初读阿Q正传的前两章,不得不说鲁迅先生有点有钱文人的自傲,啰里啰嗦阐述为什么起阿Q的名字,又为什么叫正传而不是其他的传等。特别是我刚读完老舍的四世同堂,让鲁迅这个大家显得格外的繁琐。读到后面,阿Q这个小人物的可喜可悲便鲜活的展示出来了。鲁迅没有微观叙事,只是简单叙事,通过几个故事将中国人性中的部分装入这个人物,将近代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底层民众的部分灵魂复活了。
正如豆瓣上的本书简介,我想不出世界任何一个文学人物能有阿Q那样巨大的概括性,把几亿人都涵盖进去。几乎每个中国人,你,我,他,都有阿Q的灵魂的因子。阿Q是一个“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的奴隶,比“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奴隶更可悲。做不稳,就要挣扎。他的挣扎当然不可能有过五关、斩六将或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英雄事业,但作为一个小人物,他的一生也够悲壮的了。使阿Q的一生焕发悲壮的光采的是,他不仅呈现了清末民初的一个普通百姓的灵魂,几千年来成群而生、成群而死的默默的生长和枯死的灵魂;更是藉着这个灵魂的勾勒,多方面地全国民性的痼疾爆了光。阿Q虽然枪毙了,但他的阴魂不散,时时附在中国人的身上。因为痼疾的病灶埋藏得既深且久,不时复发,至少在本世纪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愿即将降临的新世纪,这个人物在中国淡出,只留下无与伦比的形象在艺苑中永生。这肯定也是创造这一典型人物的鲁迅的夙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