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已经结束,21考研人必须关心的这些几个点。
1. 招生人数(统考):
研究生当中有保送上去的,也就是推免生,还有一部分是参加统考招生上去的,我们这些考研的就是指的参加统考的学生。现在的大趋势是保送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好学校,更偏爱保送,夏令营。所以这里也要提一句,想考研的朋友们早考早好,统考招生的比例很可能会越来越低,当然这不是今天的重点。关注该校该专业的统考人数,关系到你有多少机会考上,竞争有多激烈。比方说有的专业每年只招一个人(当然这很极端了),你有多大把握这个人是你呢?水平相当的同一专业,不同院校之间肯定要选择招生人数更多的。就算是两者相比,院校可能稍次,但招的人多,也还是要选它。
2. 分数线
主要指复试线,历年平均分你应该达到的目标。研究生考试的复试线有三种,一是国家线,二是院校线,三是34所高校是自主划线。先说国家线,国家线是进入复试后最最最低的要求,每年三月在研招网公布,国家线都过不了基本不可能进入复试了,也没有调剂的可能。院校线是指现在大多数学校为了控制复试人数,在国家线的基础上自主划线,在自己的院校官网上发布,达到分数线的进入复试。34所高校是自主划线其实相当于他们自己定的国家线,实际上学校的各个学院还会划分一次自己的专业线,这些都可以在院校官网上查到。查不到的可以直接参考以往的复试名单。看往年年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成绩,加起来去平均值,即为目标分数。
3.报录比
报录比很多学校并不会直接公布,或者根本没想过公布,以免学生觉得竞争激烈而不参与报考。所以只能在“民间渠道”自己查,像是我在表格中举的例子:考研帮/公粽号:大数据考研/中国考研网等。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的比例,比例越大,竞争越激烈,自身基础情况不是很高的同学不要报竞争太激烈的学校专业,以免成为炮灰。
4. 考试科目
研招网和院校官网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上都有考试科目,这会让你知道考几科,分值是多少,大致考什么内容。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了解目标专业考些什么,是你接触跨考的第一步,可以看看是不是你能驾驭的领域。
5.专业课参考书目
我之前有个同学选学校,就是回去看,他们的专业课书籍用的什么版本,是否跟自己本科院校的一致。如果是一样的版本,其实是一件好事,第一你学过要求的专业书,再复习起来不那么费力。第二说明两个学校的老师眼光相近,观点也会比较相近,你上研后学习也会连贯一些。
6.所在城市
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大家研究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资源还有将来的就业发展,去自己打算就业的地区去读研是最好的选择,三年时间可以接触更多好的资源和人脉,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为自己的工作、事业做准备打基础。
7.导师情况
选择院校时,师资配置的水平一定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考研的人逐年攀升,虽说上研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但是相比以往,学校的研究生院压力增大不少,而授课老师人数有限,质量水平不一。大家也都知道,一个好的导师对你的研究生生涯,甚至是整个人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多多了解还是有必要的。可能初试了解的条件有限,导师的选择只是很其次的,有条件的可以了解一下,万一某位导师是你失散多年的舅舅,那你的上研希望不就大了几分。(疯狂暗示:人情社会,人脉还是很有用的。)
8.有无特殊要求
院校官网的招生简章和目录要仔细看,上面对于招生的要求有详细的说明。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可能对英语四六级有要求,有的可能很看重本科阶段的表现:成绩、竞赛、论文发表等等。还有的学校对跨专业的同学有特殊要求,还有的不接受跨考。这些都要注意,免得自己一腔热血想报,但却没有资格,竹篮打水一场空哦。
最后,关于资料2021初试公共课资料怎么找,大家可以去公从号:外星人学士。 自己用了一年了,真心感觉不错,后期的冲刺、押题找管理员要一下就好了。哪需要花几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