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 O2O 在内的很多线上、线下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堕落为懒人的理由。反之,我们应该更加勤快,让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沦为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被它们所控制。
前段时间,Matrix 发起了一个话题活动 #这是一个懒人活得更好的时代#,里面着重提及了 O2O 服务,这让我想起了在大三做的一个有关早餐 O2O 的项目,一直都想回顾下这件事,趁着这个话题,说上两句。
没被美团、饿了么坑过的都是天之骄子
一周前,我发了一条微博:
因为以前定外卖的惨痛教训,我事发当日就不到 11 点就定了外卖,心想,这下我可以错过外卖高峰期了吧,但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傻太天真,拿到外卖的时候都已经 1 点了,两个小时啊,这期间我试图打了好几个客服电话,也在内心问候了无数次卖家及其亲属,但都无果而终,只能干等着。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是少数,我和舍友很多次都边吃外卖边说「妈的,老子以后再也不吃外卖了......」但每次到饭点,都默默打开饿了么、美团等 App,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哎?xxx 你吃啥,一起点吧,今天该你下去拿了,昨天我拿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确实懒,一方面是有时候确实便宜。但从外卖 O2O 这个服务本身来说,质量并不好,你甚至说它经常很差我也同意。
一次基于「早餐外卖」的项目尝试
没错,我觉得外卖的服务很差,我的几个朋友也觉得它很差,一拍即合,于是我们想看是不是能做点什么,早餐外卖项目应运而生。
团队
事实上,在做早餐项目前,我们就做了一段时间的「宿舍超市」项目,因此有新项目时,团队中的部分成员就自然过渡到新项目了,之前宿舍超市的发起人(一个研究生师兄)、一个外地读书的技术人员、还有我就是最初的团队了,后面陆续加入了两个和我同级的本科生。
你也看到了,团队组建的非常快,听起来毫不费力的样子,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给后面埋下了一些麻烦,是后话了。简单说下我们的分工:
外地的技术:主要负责网站。由于我们在广州、张家界等地同时开展这个项目,所以他在负责网站的同时还负责着张家界那边的所有事务;
研究生师兄:谈商家、楼代理培训、地推以及项目资金的把控;
我:谈商家、招楼代理、相关文案的撰写、地推以及和美工对接一些宣传单;
后面加入的两个成员:统单以及和早餐配送小哥对接;
需求
在团队基本定下来后,我们就开始认真的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哪些方面要做出差异化,我们当时想的一些东西:
- 在早中晚餐以及宵夜的选择上,午餐和晚餐就不用想了,宵夜和早餐,各方面的权衡下来,还是选择了早餐;
- 外卖不能按时送达是人神共愤的一件事儿。做早餐时我们能不能保证按时送达呢?如果没送达,我们要尽量给同学一个比较满意的补偿措施;
- 每天去校园超市买面包牛奶等搭配的同学太多了,这些人选择吃更贵但是更单一的面包有两个原因,一是,起迟了,没时间坐着吃早餐;二是,学校老是那几个品类,吃几次就腻了,还不如吃面包呢,可以多睡会。直白来说,就是懒人特别多,我们可以先从服务好这批同学开始;
- 我们只是一个小团队,零经验,唯一可行的就是和其他早餐供应商合作;
- 平台、商家、楼代理、同学这几者之间的磨合需要多走几遍流程,要先在小范围的 1-2 栋楼里内测至少一周,把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再继续拓展;
......
当时想了很多,以上的几点基本就是想到哪写到哪。想的差不多后,就开始解决各种问题:商家的合作、楼代理的招聘及培训、网站上线测试、商家入住、下单流程及支付测试等。最终梳理的消费流就是下面:
其实这个流程中还有有很多地方可以优化,但限于时间和人手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选择先做起来,辛苦点没事,后面再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效率。
更大范围的推广
小范围的内测还比较容易,1 个楼代理,1 个商家,几套宣传单基本就搞定了,但更大范围(其实也就 10 栋楼)开始就不好控制了,楼代理更多,早餐供应量更大,问题更多,但其实这些都还好,当时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把我们在做的事情给宣传出去,让同学们信任并尝试一次且能够持续稳定的在平台消费。
因为我们没钱,不能靠砸钱去推广,只能通过提高曝光率来让同学们有印象并下单。当时我们定的一个频率是:
第一周:三次递推,每间隔两天进行一次,每次的宣传花样都不能相同
第二周:观察期,根据不同楼栋的订单情况为第三周制定针对性的推广
第三周:针对性宣传
在第一周的三次地推上,我们采取过的方式有:
常规宣传单:让人们知道我们是干嘛的,这次宣传要求上门讲解加派传单。
钱币方案:这个创意其实来自快的打车(当时这哥俩还打的火热),我们也做了一个类似的,不过因为终稿在旧电脑上就没法贴上了。这轮宣传我们要求不能上门讲解(怕招同学们烦),直接塞门缝就 OK,谁看到钱币会踩两脚啊?
问卷调查:这个方式一方面可以收集到一定的反馈,更重要的是,进宿舍和同学们聊聊听他们的想法,更更重要的是:刷存在感,让同学们觉得这帮人好像不是干一票就跑的那种。
桌面长条:教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根据我们教室书桌的特点,专门做了长条状的宣传品,可以贴在桌子上。最终版同样的,找不到了.... 只好用第一版一个样稿了。最后字体、配色啥的都改了挺多。你可能会觉得丑,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因为当时也没美工,所以就以表达清意思为第一要务了。简单粗暴。
荧光涂料:大学生应该都知道,乱贴的海报不定期会被阿姨撕掉。我们想到,能不能做点「不会影响美观、无公害」的宣传,就想到荧光涂料了:白天不会显现,只有当晚上楼道里的灯开启时才会显现,而且一段时间后它会自动失效。当时做了一些 PVC 板,淘宝了一些荧光涂料,不过实践的效果并不好,我们也就放弃了这种方法。还是蛮可惜的。
免费早餐:虽然我们当时没钱,但还是拿出了一笔小钱做了一个尝试,选择了两层大三宿舍,每个宿舍都免费配送了一个标准餐,并附上一张由女生(字好)撰写的便利贴,当然,贴纸上也有链我们的网址等。从后续订单走势来看,效果是有的。当订单数萎靡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用这种方式来提醒下大家。
......
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还在读王兴的《九败一胜》,书中有一部分是讲他们是怎么拉第一批校内网的种子用户,各种线上线下的措施,其中有的非常有效,而有的就打水漂了,那个场景和我们当时在做的事情还是有几分相似的。因此到目前为止,这部分是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了。
用户体验
坦率的讲,在用户体验上,我们做的就是一坨屎。我们的两种下单方式(Web 和微信)虽然都可以顺利完成下单,但从界面的美观上来说,离我预想的及格线还有 loooooooong 的距离。在这点上,我们几个都会笑着说,嘿嘿,我们也同意。
但是我们却没有着手优化这件事,主要有 2 个原因:
1. 缺人。我们在美工以及技术方面的实力都还达不到在很短时间显著提升的地步。这中间,我也尝试找了一些比较厉害的人聊聊,但都没有特别好的进展;
2. 优先级还不够高。因为找人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加之我们也一直认为,把事情做成的优先级要远比把事情做极致的优先级高得多的多。在小范围楼栋进行内测过后,基本把业务上的一些逻辑理顺了,保证了不会在某个环节出岔子,我们这才在学校开始扩展开来。而当开始拓展的时候,就投入到保证新增的楼不出问题上,也就没有精力在优化网站了。
在用户体验方面,除了微信和网站,当然还有很多环节,比如:早餐怎样挂到门口?同学如果发现早餐有问题时的反馈和补偿措施?装食品的袋子是否应该重新设计一款以追求更好的实用性和辨识度?冬天早餐挂在门外可能会凉的情况应该怎么解决?楼代理和同学之间沟通时的话术?特殊节日的彩蛋?等等等等,我们都想到了,也有一定的解决措施,虽然距离自己想的还有一些距离得改进,但也算是把自己之前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了很多。从这点上,还是挺开心的。
这个过程的一点思考
这个项目断断续续做了小 1 年的时间,这中间确实还蛮多思考的,无论是项目本身还是自己,其中有这么几点比较深刻吧:
- O2O 项目的运营工作还蛮重的,团队里面必须得有一个擅长运营或者说喜欢运营的成员,不然很容易疲倦的。如果王兴当时没有一批厉害的区域经理,那也很难在某个片区拿到比拉手和窝窝团更多的份额的;
- 团队真的是太重要了,说它比项目重要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当时我们组队的时候看起来很轻松,但其实埋下了挺多地雷,在技术和美工方面都比较弱,导致我们的宣传品很多我们自己都不满意.... 此外,沟通能力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 打铁还需自身硬。坦率的讲,这个过程中挺多情况下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继续学习继续沉淀吧。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只会啥事都做不好;
- 未完待续,随时补充。
这真的是一个懒人活的更好的时代么?
我自己是个十足的懒人,懒到什么程度呢?我想,这里我说啥你可能都不会看了,直接看图吧:
当第一次看到话题#这是一个懒人活得更好的时代#,我也不禁问我自己,这真的是一个懒人活得更好的时代么?我想不明白。
碰巧这篇文章还没写完,我就随整个班的同学一起来外地专业实习了,因为要下车间,纪律还是蛮严的,于是我们必须每天 7:30 起床,这样一来,早上就有时间吃热腾腾的早餐了。
一周过去了,每天都是这样比较规律的生活,非常愉快,整个人的状态似乎更好了。诚实来说,我大学都快毕业了,但从来像最近这样规律的吃过早饭,都是瞎吃。我意识到,因为懒,我已经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如果我继续懒下去,可能会更糟糕,即使 O2O 的服务越来越好。
想到这里,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了:
表面看起来,懒人可以享受各种 O2O 的福利,似乎是活得更好了,但其实是更紊乱了,更容易崩塌。包括 O2O 在内的很多线上、线下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堕落为懒人的理由。反之,我们应该更加勤快,让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沦为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被它们所控制。
注:本文首发于少数派,点我 前往原文查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