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夏2017
营销推文是互惠原理使用的集大成者。
第一:这种文章会告诉你一个大众痛点或大众关注的东西,进而通过分析众多名人、明星及成功商人的案例,重点说明这个东西或这件事的重要之处。比如:刘强东家也在用的扫地神器,马云也在参加的20万写作神课,让马化腾也受益匪浅的一堂普通话课等等。
第二:不断再次深化、强化。诸如如果做不好这个,我们会无地自容、生不如死,无法立足于天地之类的煽动语言,强化它的重要性,并触类旁通,联想到一些深述关联并不相干,但在不明白的人眼中却看起来十分重要的蛛丝马迹。比如,不会写作就没好朋友,不是男子汉,不会演讲,就找不到女朋友,可能要打光棍等等。
第三:引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重述这样做才是至为之理。讲述自己以前的悲惨经历,自从一个偶尔的机会看到、得到它,如何如何做之后,现在是什么样的,让读者的兴趣和想要获得它的冲动达到了most级别。比如:以前的自己,除了周末睡懒觉就是泡剧、追剧,自从知道了《罗辑思维》,不只是跟随罗振宇的思维买了很多很多的新发书,也让自己认识了诸如和菜头、李笑来、李翔一样诸多的自媒体人,让《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抛櫝案头、植根心底,写作这件可以充分让人思考的事情,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写作至今也有20万字有余,从一名地地道道的胸中无墨的人变成了出口还算顺溜的选手。
第四:说了这么多,主角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钻了出来。先介绍它的作者、谁给它作序,孵育了多少出名的人,以及怎样才能够得到它,需要多少银子等等。
一般在这个阶段之后,绝大多数的人都甘愿掏腰包去获得它,而读者之所以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决定购买,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互惠原理的作用。作者给你讲述了一个好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好的发财或者提升能力的机会,无形之中你觉得有义务或不得不反馈于他,而购买推荐的东西或转发此篇文稿,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试想如果现在不立即入手,相信隔夜后很多人就会放弃购买它的念头,这也就是有人说的购买是一种魔鬼式的冲动,仅在一念之间,也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2.默认文中所说的理论和举例属于事实。明星、名人或者个人效应。进而在脑子中出现如果我学了这个,也会如何如何,取得什么什么样的成就,这是一般购买者的想法,于是它也就成了购买这件东西的冲动之源。一般的推文这是其中最吸引人的精华部分,买得好不好就看这一部分。
3.犹抱琵琶半遮面。前段推文只会说出此文、方法、东西其中的比较重要的一半,等到最为关键的阶段,则会戛然而止,如果想要获得你想要的另一半或更为重要的精华,抑或是究竟如何做的方法论,一般都只有在你购买它之后才能获得。
事实上,购买之后才发现,其实有些东西确实就像推文中所说的那样特别有道理,可实操性实在太差,也许自己前一两天津津有味地在看,几天之后已经成为了书架上的座上宾。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推文类东西都是如此,并无实际用处,而是说在购买一件东西或虚构资料时,请先在心中想好拿定——究竟是否有必要拿下它,拿下它之后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掌握?反之请不要受文稿的影响而冲动快下决定。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