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前在我的微博和QQ空间里出过一道这样的题目:
A国和B国开战了。A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都远胜B国(两国的实力对比,就像1937年的日本和中国)。此时,A国军队已经兵临B国都城下,A国提出条件:如果B国投降,则退出所占领土的一半给B国,否则将一举拿下B国都城,并摧毁B国。B国现在紧急召开政府会议,商讨是战还是和。一部分官员认为,以目前的军力对抗A国,无疑是螳臂挡车,将造成更大的平民伤亡,不如先投降,稳住A国,同时谋求国际援助,声讨A国的侵略行径。另一部分官员则反对议和,主张坚决抵抗,他们认为A国浪子野心,投降只不过是诱饵,A国的最终目的就是占领B国全境,唯有抗争到底,才能造出A国更大的人员伤亡,给A国政府以更大的压力,因为该国民众不希望自己本国军队有太大伤亡。现在,你是政府总统,你有最后的决定权,请问你会采取哪种决定呢?
我统计了一下大家的回复,主战派居多一点,主和的稍微少一点,而且两派还有一些争论。在QQ群内讨论中,双方甚至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我不得不把两位冲动的群友临时禁言10分钟才平息了他俩的争论。
其实了解历史的朋友都能看出题中的情境在中国历史中经常出现,两汉和匈奴,唐代和突厥,两宋和辽、金、西夏、元,明和蒙古、后金(清),清朝和列强,民国与日本等等。几乎每个朝代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有时是主战派的选择明智(如汉武帝时的汉朝、明英宗时于谦的北京保卫战),有时则是主和派得到了更大的好处(如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贞观初年唐对突厥的求和)。不过这些评价都是事后诸葛亮,在结局揭晓之前,没有人能够保证战或和就一定能获得想要的结果。所以抛开具体的详细的情境背景信息,单看这个题设,战与和都有各自的道理。
我抛出这个问题的本意不在于要统计大家的态度,而是想让大家能看到别人的态度,了解到看待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视角。能够从多个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的选择会少一些偏执,多一点理智。倘若我们只是固守自己的观点,不考虑其他的可能性,面对这一难题,我们的选择就会走向极端。历史上这样的教训真是太多了,最典型的莫过于崇祯皇帝。
因为有宋朝的教训在先,明朝历任皇帝面对外敌入侵都不敢轻言求和,特别在经历土木堡之变及北京保卫战之后,主和绝对是大大的政治不正确。可是,到了崇祯年间,明朝是真没有和清朝正面抗的资本了,面对大敌压境,崇祯也想以退为近,先向满清求和,等缓过来之后再从长计议。他偷偷把和议纲要给兵部尚书陈新甲,结果不小心放在桌上被仆人当成报纸到处宣扬。因为求和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崇祯觉得面子实在挂不住,就把兵部尚书当作和议的替罪羊,斩首示众。这样一来,就更加没有主和派敢出来说话了,明朝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贡献自己宝贵的有生力量让对面的清朝将领升级攒经验值。
相反,汉唐两代的选择就更为务实,该求和时能放下姿态,该言战时能亮剑取胜,这才形成了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两座高峰。如果刘邦在白登之围时不放低姿态求和,可能直接就被单于斩于马下,也没有后来汉武帝北伐匈奴那些事了。同样,如果汉武帝不适时的发起主动进攻,汉朝顶多也不过成为稍微强大一点的北宋而已。他们没有被所谓的政治正确绑架,这样才能较为灵活的处理这类问题。
作为普通人,我们一般是不会遇到题设的那种决策问题的。但是我们却可能卷入到很多类似两方都有道理的辩题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多练习一下从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角度切入来分析这些问题,真正面临这些问题的讨论时,我们就能够更包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做出更务实的决策。
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议题,之所以没有办法讨论,就在于论辩各方没有办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医患关系问题,明明是受医院、体制、医生、患者、社会媒介等多个方面影响的复杂社会问题,在网络上却真正变成了医生和患者针尖对麦芒的正反之争。
因此,知乎上很多的评价类问题到最后都成了不同观点间你死我活的战争。大部分人讨论问题时都只是在找认同,而不是真的想去听别人的观点。带着这种心态讨论问题只能增加我们已有的偏见,讨论双方也永远不可能说服对方。
也许是因为我们获得人人能够发言机会的时间还太过短暂,我们还不太适应和多个群体共同讨论某个问题的情境。所以,在谈论具体问题之前,我们可能要先学会讨论本身,比如经常主动跳出圈外,去了解一下不同的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