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衡阳城祭拜船山先生
函谷关奇遇神秘仙师
衡阳城,回雁楼客栈。
店小二问道:“古兄,你今天说得真好!短线应以题材为依归,兼具各派之精华,建立交易系统,但交易系统具体如何构成呢?”
古道秋正在思考陈近南临行前对他讲的话呢;若有所思,仿佛在自言自语:“这也正是我在考虑的问题,还不成熟。我等短线铁血战士,如果没有完备的交易系统,终会是一事无成……”
古道秋与店小二几乎闲聊了一夜。原来这小二,本名裘思进。武汉人氏。本也是秀才出身,知书达礼,还写得一手好字。本来忠厚老实的小二,有个好工作,与未婚妻很是恩爱。因为酷爱股票,就辞职了。但又不得其门而入;虽然十分勤奋,几年下来,还是屡战屡败,弄得未婚妻嫌弃,家人也不待见。最后弹尽粮绝,胡乱找了个工作,暂时在“好又来”酒楼混口饭吃。好又来酒楼位于九省通衢,来往客商极多。倒也听说了不少股林奇闻。
原来,陈近南口中的云师,名叫“云中幽燕”。名字特别,人也特别,是股林中绝无仅有的奇人异士,通晓各派绝技。但据说云师年轻时,却是以短线技法见长,“龙头战法”当世无双。二十年前,三次与股林各派会盟于华山,无人能敌。江湖人称:股侠风清扬。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从此遁迹江湖。许多人都以为云中幽燕已然仙逝,未曾想尚在世间。
古道秋终于明白,即使常心凡那么厉害的短线英雄,熊太平也很不服气;但常心凡一提到云师,熊太平却立刻哑巴了。黎天行这样老子天下第一的人物,见了云师,也跪得口服心服。可见,云中幽燕在股林中至高无上的名望和地位。古道秋心想:无论哪个领域,都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哪!将来无论何时何地,做人千万不可自负,一定要懂得谦虚。
——裘思进与古道秋相约华山再见,然后告辞北去。古道秋闲来无事,径直去了衡阳大罗山凭吊“天地大儒”王夫之。
王夫之(1619 — 1692 ),湖南衡阳人。早年起兵反清。后隐居石船山著书立说。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但以王夫之对后世影响最大。古道秋对王夫之的学说其实知之甚少;之所以敬佩王夫之,是因为王夫之年轻时就主张男儿一生应该沿着“君子、豪杰、圣贤”的道路学习实践,而他自己就是身体力行,年轻时敢于举兵反清,后来专心治学,一生追求不懈,世存《船山遗书》288 卷。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其精通经学、史学、哲学和佛学。被后世称之为“天地大儒”。令古道秋印象深刻的就是王夫之的墓志铭,古道秋之所以取名“求道”,就是受王夫之墓志铭的影响。
王夫之一生最仰慕的是东晋的刘琨和北宋的张载。在政治上,他以力图挽救危局而壮志未酬的刘琨自勉,在学术思想上则以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为榜样。他在墓志铭中这样说道:
“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我怀抱着刘琨一样的志向,希望匡复社稷,但却没能完成使命,我敬佩张载,希望像他那样研究学问,但却达不到他那样的水平。虽然保全躯体埋葬在这里,但我心怀忧愁啊,永远没有尽时。)
王夫之钦佩的张横渠,叫张载(1020 年—1077 年),字横渠,陕西眉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青年时喜论兵法,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在陕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打算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范仲淹在延州军府召见了张载,热情赞扬张载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但范仲淹认为张载可成大器,不必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在儒学方面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成一代儒学大师。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历代传颂不衰。王夫之又承继张载,开创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百折不屈”为特征的“湖湘学派”,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古道秋在墓前感慨万端:股市有道,股市之外更有道啊。古道秋下定决心早悟短线之道。他对着王夫之墓深深地鞠了一躬。仰首向天大声说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然后毅然转身,直奔华山而去。
衡山距华山迢迢两千里,经岳阳一路向北,经郑州向西,少不了一路风餐露宿、晓行夜驻。不一日,终于到达了函谷关。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四周布满了深沟狭谷,是我国古代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地。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函关古道极狭窄,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公元前 241 年,楚、赵、魏、韩、卫诸国合纵攻秦,也至此败还。战国七雄,唯有秦国偏居函谷关以西。秦国凭借函谷关隘,阻击其他六国的觊觎、要挟、结盟侵犯,并最终兼并六国,终成一统大业。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承载着丰厚内容的雄关险隘;但唯有这函谷关,既承载着战争史诗,也承载着哲学史诗。——大约公元前 485年,老子看到周室衰微,准备出函谷关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
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经典——《道德经》。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上至皇帝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这部经典著作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不仅在国内影响广泛深远,以后逐渐风靡世界。据不完全统计,有史料记载的版本达1800 多种。是全球出版最多的著作之一。英、法、美、日等 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研究老子思想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都曾说过:“《道德经》像一口永不枯竭的古井,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古道秋沿着函关古道婉蜒向上,一路走,一路想:这《道德经》既然包罗万象,能否助我等散户参透悟道呢!?
股民天生就有恐高症。山势越来越高,古道秋看了一眼下面,只见深不见底,云雾迷漫,脚都软了!但别无他路,想想破山祖师求道之决绝,只好硬着头皮向上!一边感叹函谷关之险,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当年战国诸雄,屡屡合纵攻秦,终是败还。
不一会大雾渐起,古道秋看到旁边有个小亭,上面写着“致远亭”三个大字。竟然是范仲淹所题!亭外,古道秋举目望去,隐隐可见重峦叠嶂之下,是滚滚东流的黄河,煞是壮观!这还是古道秋第一次见到黄河呢!他一下想起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啊!古往今来、岁月悠悠,这函关古道不知有多少求道者由此经过!
突然,古道秋隐隐听到亭外黄河水如万马奔腾,不知怎的又联想到那日在岳阳楼上,观洞庭湖的情景,联想到阿锐讲到的钱塘潮,忽然脑子灵光一闪,如有神助,不由脱口而出:
“择时重于选股,周期重于题材。诚哉斯言,诚哉斯言!想不到短线的重要道理就隐含在这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中。”
“个股先于情绪,情绪先于大盘”。——古道秋定睛一看,只见对面的山崖上不知何时站着一位老者,伫立在淡淡的云雾中,宛如仙人。
古道秋想不到,函谷关这样一个绝险之处,也能遇到股林同道!求道心切,忍不住向那老者拱了拱手,说道:“请老人家赐教”。
老者却反问道:“个股先于情绪,如何理解?”
古道秋:“一般的短线选手,意识到情绪周期的重要性,已是难能可贵了。但最后还是要落足到选股上。而龙头,总是先于短线情绪回暖前出现;而短线情绪往往又先于大盘回暖或者与大盘同步。在短线情绪和指数情绪低迷时,能跟随龙头,那才是真功夫啊。”
老者:“没有预判,如何跟随?”
古道秋:“预判?啊,短线高手不是说禁止预判吗?”
老者道:“没有预判的跟随,与赌博何异?!”
古道秋想了想,突然茅塞顿开:“原来如此:前瞻者策动、聪明者跟随。聪明的跟随者之所以聪明,就在于跟随更聪明、有“预谋”的前瞻策动者!超短炒作,似乎今天买明天卖,不必看得太远。但超一流的选手,从不轻易入场。较高的报风比才是重仓入场的前提。而报风比=时机+龙头。而龙头启动往往是资金前期策动的结果。”
老者微微一笑:“如何策动?”
古道秋想了想:“我会先考虑题材,只有足够强的题材才能号召接力资金前赴后继。其次我会考虑时机,关键是大量潜在的接力资金已经从场内转到场外。”
老者追问:“然后呢?”
古道秋:“当我考虑好后,同时就会反复折腾,用“诱,吓,迷,磨”,耗尽浮筹的耐心;最后在关键时刻,出其不意,发动涨停!当然有时候是临时起意。”说完,古道秋感觉自己似乎真的就是那个策动资金的“前瞻者”,心中隐隐有些罪恶感。
老者似乎看出了什么。缓缓道:“不错。情绪周期+题材逻辑+资金意图=短线大局观(共振)。但如果没有相当的技术功底,要能看出资金意图也不是易事”。
说罢,只见那老者身躯微微一动,手上已然多了一根枯枝,随即只见剑气上下翻飞,古道秋还没反应过来,一幅K 线图跃然空中!
老者道:“能看出此图中,有哪些技术吗?”
古道秋:“弟子不能。”
老者:“有道无术,术尚可求。”
古道秋:“何为交易之道?”
老者:“交易之道,刚者易折,知弱者强,借势者王。”
古道秋:“请老人家明教”。
老者:“秦偏安一隅,较之六国为弱。知弱而后慎战,知弱而后借这山川之险,从而击退强敌。股市千万亿人动而成之,混沌深邃尤似浩渺天宇,以一人之力能敌天乎?”
古道秋:“万万不能”。
老者:“故智者洞烛幽微,知弱自强,借势成兵。”
古道秋接口道:“借时机之势,题材牵引之势,板块助攻之势,龙头人气之势,情绪逆转之势”。
老者道:“天地本无心,人为天地立心,市场本无法,人为市场立法。~ 法,亦术也。借势而为,道也。以道御术,方能有成。”
古道秋突然想起陈近南也说过这话:“那,法是什么?”
老者:“交易系统。”
古道秋有点兴奋了!自己也曾隐约在思考交易系统;但交易系统的构成却是大多数人头痛的问题!店小二不也在问吗?
古道秋问道:“晚生理解交易系统好似一个人的能力圈,属于你的领地。可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老者似乎有些满意,微微一笑:“交易模型”。
古道秋:“弟子愚钝,难解其意”。
老者:“独孤九剑而已。三板斧而已”。
——两人萍水相逢,却在这绝险处,致远亭畔一问一答。浑然忘记了时间。古道秋似懂非懂。但能强烈感觉到其中大有深意!
古道秋想了想,又问道:“龙头买点,临盘总是忐忑犹豫,如何破解?
老者:“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古道秋不解:“弟子愚鲁,请师父明示。”
老者:“向死求生而已。”
古道秋完全蒙圈了。
老者转过头来,缓缓道:“道可道、非常道。”顿了一顿又道。“迷时师度,终需自悟。”
老者说罢,飞身跃入山涧,如大鸟一般直直下坠。古道秋大惊失色,肝胆欲裂,失声叫道:师父!师父”。一会儿,只见老者又从涧底跃起,落于岩石之上,借力使力,一纵一跃,转眼间便杳无踪影了。只远远地飘来一句话,在山谷中反复回荡:“顺者凡,逆者仙,玄机只在颠倒间”。
古道秋骇然!惊出了一身冷汗。见老者平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半晌才缓过神来。他对着老者离去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沿着黄河西行,一路回味老者说过的“向死求生”,越想越觉得大有深意!大多数人总是倾向于做令自己感到舒服的买卖;而股市总是大多数人亏损;这就意味着,舒服的操作往往是错误的操作!
不多时,就过了潼关;过了潼关再往西,很快就到华阴。华山近在咫尺了!离“实操比剑”的日子尚有时日,古道秋想去看看横渠书院,据说诸葛亮庙也在不远的五丈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