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长相漂亮的女生,在13岁的时候被补习班老师性侵长达6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林奕含的真实经历所写。
故事的最后,房思琪疯了,被送进精神病院。
而林奕含在2017年4月,小说出版后2个月,在家里自杀身亡。
即使是小说,结局也好过现实生活。
我要说什么呢,是家长的性教育不到位?是社会对老师监管不够严格?是女主人公心理素质太差?
不知道怎么的,我想到《洛丽塔》。因为房思琪被性侵时,也是差不多和洛丽塔一样的年纪。
除了故事情节,还应该关注文字本身的美。
比如李国华说的那些情话,语言只是他的控制性侵对象的工具。
关于房思琪为什么不主动离开李国华。
一开始,是因为房思琪的自尊心和羞耻心,她这对她来说太肮脏,见到喜欢的伊纹姐姐在她和刘怡婷面前哭,她都觉得这比伊纹在她们面前排泄还要肮脏。更不必说被喜欢的语文老师猥亵。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房家性教育的缺失。
思琪妈妈饭桌上的那句话,打断了思琪所有的退路。
她站在悬崖边上,试图像妈妈伸出手求救,但是却被无情拒绝。
她只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继续每周去老师家补习。
再后来,为了能够不让自己崩溃,她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爱上老师。因为“你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可以”。
如果她是爱老师的,那么老师对她做的事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她也能心安理得地继续活下去。
再再后来,她开始习惯这段畸恋。
即使再不堪的东西,时间久了也会慢慢变得习惯而不肯轻易丢弃。
文中的另一个女性伊纹,她和思琪有着类似的命运。只是她是自愿嫁给了爱情,没想到却被丈夫家暴。
伊纹和思琪一样,热爱文学,素养很高,同样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
她和思琪彼此知道对方的困境,却碍于这种素养,不愿意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我不愿意责怪受害者,她们承受的一切都不是她们的错。但我又不得不说,伊纹和思琪都有懦弱的部分。
伊纹明明被家暴,但是却为了贪恋丈夫一维的温柔,自我麻痹,除了喝醉酒,其他时间一维都把她捧在掌心。
直到伊纹失去自己的孩子。
但是我知道这么想是不对的。
站在阳光下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到站在阴雨下的人的心情的。
要责备只有责备加害者,责备父母养育不当,社会对女人的苛求······
还好伊纹是大人,她还能够全身而退,并且拥有幸福的人生。
而思琪则永远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如果伊纹发现思琪的异样后,能够伸出援助之手,而不仅仅是送她项链;如果她的“双胞胎姐妹”刘亦婷听到思琪每天晚上放声痛哭后,能够主动询问这其中的缘由,结局会不会不太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