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2016年底自己的一篇旧文,时隔14个月做做回顾。
简单的说,我所在的行业虽然所谓黄金期已过,但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只是玩家和玩法会有巨大变化,因此既要保持信心也该慎重选择,让自己跟上行业成长的速度。
字面意思好像没有问题,不同之处在于,2016年的我眼界仍然不够高,想当然的认为地产行业还有各种可能性。而2017年的市场说明这个行业唯一的悬念只在于最终剩下的几十个玩家是谁,而不是还有什么玩法、还有什么可能。所谓的新玩法比如长租公寓、特色小镇只不过是新政策下的新瓶装旧酒。
不断有人说地产黄金十年已过,开始进入白银十年。我更愿意用另外一种表达,就是地产行业拼资源野蛮生长的时期已经过去,开始进入拼核心竞争力的稳健发展阶段。
这点判断到了现在只能呵呵了。2017时隔十年再次到top 10 房企,比起十多年前,管理规范度、精细化程度确实有了天翻地覆的提升,设计的美感和人性化程度、建筑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整体而言仍然是缺少理想的行业。毕竟长周期、高投入、高杠杆的行业属性如此,相对精细化打磨产品的香港新加坡巨头们早就成了笑话。会呼吸的建筑、恒温恒湿、节能环保是社会整体技术变更的自然产物而非行业自发的创新,这个行业不需要改变世界,专心赚钱就好了。
此外,80年代初开始兴建的各类公房已经陆续达到四十年的房龄,虽然有些公房质量确实不错,但总体而言,当年的房子无论在质量还是功能性或者使用效率上都不适应现在生活的需要。旧城区的改造势在必行,这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谁都看得到这是潜在最大的增长点,但是怎么玩恐怕还没谁想清楚,或者想清楚了还动不了,因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在父母官而非房企。
保险公司、银行背景的基金公司会大量的进入地产行业,以资金优势迅速占领大片市场和大量优质资产。经过前几年的试水,这些基金背景的企业也逐渐放弃短平快的打法,而是静下心来打造自己的实际项目操盘能力,但又会保持血液里轻资产运作的理念,也会给行业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
诚然远洋的大股东是人寿、平安系也参股控股了多家二线甚至一线地产公司不假。但是当地产公司携巨大的现金流反过来转入保险、金融行业时实力同样不可小觑,君不见恒大、复星、宝能,在有巨大政策壁垒和风险的金融行业迅速占有一席之地。金融企业在地产行业做到了的,地产公司在金融行业一样可以复制,最终拼得仍旧是地产公司最熟悉的操盘能力。至于基金背景房企的情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在哪里?没见过。
最后剩下的是一些小而美、有优秀成本控制能力、明确的产品优势、能够沉下心来精雕细琢几年的时间打造不多几个精品项目、并能抓住市场机会,缓慢但能够持续获取新项目的中小型企业。这类公司注定数量不多,也很难做大,但仍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如果不贸然扩张,也会生存的很好。提升城市居住品质的同时继续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五年之内做不到前30的,把现有的项目做完、赚完手头这点钱就可以洗洗睡了。就凭一两个项目带来的一点现金流和高的吓人的融资成本,凭什么跟融资成本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企业争项目?偶尔拍下一块地,最终也得靠与行业龙头合作才能玩的下去~
虽然在地产行业的职业生命还可以延续,但选对平台、保持自己持续的竞争力就更加重要。这是我最近思索的结论。这个行业够大,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加上我对这个行业也有足够的了解,自己的相对优势也主要集中在这个行业,因此未必一定要跳出地产行业。在这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样可以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行业够大,龙头企业的扩张速度再加剧,然而随着公司在各地布局的基本完成,加上管理水平逐渐提升,增项目、增业绩不增人的情况会在2017-2018这一波人员扩张之后开始,3、5年后,现在牛哄哄行业前100、甚至前50逐渐消失后留下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将无处可去,乐观一点,那个时候还能有30%、顶多40%的地产从业人员仍然能保有岗位。
也许地产行业将会是第一个不是被机器或人工智能取代、不是急剧扩充产能导致缺乏供不应求利润急剧下降,或者跟不上技术变革生产力低下,但又凭空产生天文数字失业人员的行业。
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下,行业的从业者们,该做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