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了很多遍,但大部分人就是无法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最重要的营销思维。
后来我找到了答案。
我们无法做到?“站在用户角度”,并不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够优秀。实际上,正是我们多年基因优胜劣汰后的进化,让我们拥有的那些天生本能直觉,阻拦了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从而做出大量的自嗨方案。
这两种阻拦我们的本能分别是:
1、“自我视角陷阱”:我们关心自己,并想表达自己的感受
2、“发明家陷阱”:我们本能想改变别人的既有观念
一、自我视角陷阱
好像不论怎么学习训练,我们总是无法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因为“内在视角”本身就是我们多年进化出的天生直觉——我们天生遇到所有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关心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站在比如的视角看自己”。
不信,来做一个测试:
假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上午,你拿着一杯热冲的美式咖啡,穿着最喜欢的潮流鞋子,走在熙熙攘攘的商业步行街上。
这个时候,突然你的膝盖中箭,你痛的应声倒地,想象一下,你口中冒出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啊!我好疼啊!”
这是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数百万年来我们从进化中积累并深深植入基因的反应,但是却并不符合“用户视角”这个重要的营销思维。
如果此时的你切换用户视角,从别人眼中看自己,你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并不应该是前面那句,而是对着周围逛街的男男女女大喊一句“各位,你们将看到一个膝盖中箭的帅哥倒下啦”
几乎没有一个正常思维的人会这么做——谁不是第一反应先表达感受!
但,如果,你把这种“正常思维”应用到营销任务中,会面临麻烦。
有个经典的例子:说服司机倒车
一条双行线的道路上,路面塌方只能有一条可以走,一辆出租车和一辆私家车迎面杠上了,互不相让,作为后面的车主,你要说服出租车司机倒车,第一反应,你会怎么说:
大部分人可能是
“麻烦让一下路哈”
“师傅,你不走我们后面的也走不了啊”
“我还等着回家接孩子呢,师傅,做个好人退回去吧!”
这就是典型的第一视角,从自己出发,表达自己感受。
但如果改成用户视角,从对方真正关心的事情出发,你可以这么说:
“两辆车中,只有您是专业司机”
把自己想让对方做的事情,关联到对方真正在意的事情上。
当我们遇到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答案,这非常符合直觉,但却不是营销思维。
营销本质上并不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答案,而是用户和消费者的大脑中寻找答案。
如果用这个原则一看,就会发现很多方案,都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答案。
timg-5.jpeg看个案例:
一个美食平台的推广文案:有物 吃出生活,故事和朋友
从自我视角出发,这当然非常合理,有情调的手工美食,肯定算吃出生活;每个美食背后都有制作者的故事,肯定也算吃出故事,更重要的是,你还能跟手工美食的制作方联系沟通交友,这也算吃出朋友了。
“生活”,“故事”,“朋友”,几乎完美概括了这个手工美食平台的三大卖点,有什么问题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上面的整个思路都是从自我视角出发的,描述了整个团队对这块产品的感受。
但没有反过来从用户出发:当一个路过广告牌的陌生用户先看到这个广告牌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要去消费什么?
我想很多人可能会想晚上约兄弟们去街边撸串。即使不是撸串,也必然是一个更有参与感的线下场合,去满足边吃边讲故事交朋友以及体验生活的需求,而非去电商下单一个好几天后送到家的快递包裹。
“描述自己的感受,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答案”
二、发明家陷阱
timg-6.jpeg案例:蜜叮香薰机,想进入助眠市场,主打香薰助眠。给这个产品写文案。
你先想想你会怎么写
拿到任务后,大部分人的第一直觉反应写的文案是:
“蜜叮香薰机,给你婴儿般的睡眠”
“蜜叮香薰机,入睡就是这么快”
这样的文案有什么问题?
我想明眼人很容易察觉出来,这很难让人信任——凭什么你说香薰机可以让获得婴儿般睡眠,我就相信
那怎么解决信任问题呢?
第一种最容易想到的思路了是:找背书
比如找名人代言:范冰冰说他可以让你获得婴儿般的睡眠,这么大的明星应该不会骗我,所以我可能会提高信任
比如大规模投广告:有钱又有知名度,这么大公司应该不会骗人,所以我可能提高信任。
但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花很多钱不说,而且现在各种背书的作用都在下降。
那怎么办
实际上这些文案让人缺乏信任的原因很简单:它们不符合消费者已经知道并认可的事实。
总之,前面的文案并不符合我们已经知道的事实——在我们过去的认知中,说到减轻失眠,我们能够想到的大部分是什么安眠药,保健品,用冥想放空自己大脑,多运动,良好信息等等。
但很少能想到有个精油香气被蒸出来,就能加强睡眠。
当你说的东西并不符合别人已经知道的事实时,想改变别人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比如古代说服一个人相信地球是圆的,即使你有内阁大学士背书,也很难,因为不符合人的过去日常看到的经验。
那怎么办?那如何让消费者接受香薰机助眠呢
实际上,营销不能发明一个新事实,但是可以想办法发现并利用一个消费者脑海中早就存在的事实。
这很简单,先找一张纸,中间画上一条线,上面是你想主打的消费者的需求,下面是关于你,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存在的事实。
需求:助眠
事实:。。。
那么关于香薰机,有哪些是消费者一下子就能相信的事实呢。消费者平时可能会在什么地方看到香薰机呢?SPA房间。那可以把香薰机跟SPA联系起来,产生让人信任的方案:
睡前放松减压,用蜜叮香薰机。
我们天然会相信香薰可以让人放松,我们也会相信睡前压力大顾虑多会导致失眠。这都是已存在的事实,所以更加可信。
与香薰机助眠相比,后面的方案更像发现了一个早就存在消费者脑海中的事实,而不是发明一个尚不存在的事实。
而这就是不分要讲的“发明家陷阱”:大部分时候,营销人把自己当发明家,渴望通过文案制造出尚不存在的概念(比如助眠不用脑白金用香薰机),而实际上营销人并不能发明事实,只能发现事实。
营销人不是爱迪生,而是牛顿,你要做的是去发现。
所以真正让人相信地球是圆的,并不是说理,公式或者大学生背书,而是告诉那个古代渔民:假设地球是平的,那么远方的帆船过来,为什么都先露出上面的桅杆呢?为什么不是整体从小变大呢?
“哦,所以地球其实都是圆的”——这是利用别人已经知道并看到的事实。
发现事实并不是创造事实——大部分人不这样做,因为一个与生俱来的重要直觉:我们想要改变别人的固有想法,并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
总结:所以想真正掌握这种思维,就不得不暂时先放弃成为一个“正常人”,用着这种让人并不舒服的角度,去看待你的用户。
墨白寄语:
曾经有个前辈跟我说过:你能克服直觉的程度越大,你成功的几率就越高。此言非虚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