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今天的定义,红孩儿是典型的“熊孩子”。
在《西游记》中,红孩儿名号“圣婴大王”,虽然已经修炼了三百年,可在神仙圈里确实是个孩子。
在吴承恩的笔下,红孩儿“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眼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啧啧啧,听起来像魏无羡。
也就是下面这位:
作为一名“熊孩子”,红孩儿极其全面地具备了如下品质:
啥都不服。当叔叔辈的孙悟空口干舌燥地跟他掰扯他和老牛的兄弟辈份时,红孩儿估计已经将这位啰啰嗦嗦的怪蜀黍看作是拍马屁的小喽啰,在心里狠狠踩了一脚。尤其是听到孙悟空语重心长地说“恐你令尊知道,怪我老孙以长欺幼,不像模样”时,内心小情绪顿时爆发:你算哪个,敢把老子当小孩?在每个熊孩子的世界里,年龄不是问题,命运自己主宰,都是霸道总裁。长辈,不存在的。
啥都敢干。作为真善美的代表,在整部西游中,唯一能够使观音菩萨大动肝火的也只有圣婴小弟。红孩儿为了阻断八戒去南海求救,自己变成菩萨模样将八戒诓骗入网。菩萨听后大怒,恨地将手中的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请注意,这是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没有享受到的待遇。而后,红孩儿见到菩萨之后大骂“脓包菩萨”,不作不死,no zuo no die。
啥都我对。当红孩儿第一次假扮弱童被悟空识破,并将其肉身丢碎时,红孩儿便开始了内心戏的表演:“就作我是个妖魔,要害你师父,却还不曾见怎么下手哩,你怎么就把我这等伤损!早是我有算计,出神走了,不然,是无故伤生也。”这是多么好的一段洗白词:大家都看见了啊,不是我要抓唐僧的,我还没做这泼猴就想伤我,亏我机智,没有办法,只能吃点唐僧肉弥补一下我的精神损失。在行动上获得了正当性的同时,还夸了自己一波,妙啊。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对熊父母。于是,他们也就不觉得自己的孩子熊了。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也正是这么一对蛮横父母。
孙悟空第一次去见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时,为澄清误会,和她解释红孩儿之事:“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可罗刹女并不吃这一套,骂道:“我儿再怎生得到我的眼前,几时能见一面?”在她的逻辑里,不管红孩儿做过什么,也不管儿子现在是好是歹,只要见不到,就是你孙悟空的罪。
这就是熊父母的思维。
这不禁让小肥想起了成都严夫人,因为自己的女儿经常殴打别的同学,老师让她单独一个座位,严夫人便以书记的身份向学校施压将老师开除。更有甚者,安徽淮北的一位家长仅因孩子的几句谎话,并带着亲戚在班内将老师打伤。有此熊母,焉无熊子?
既然父母不收拾,熊孩子自有天收。红孩儿正是被观音菩萨收的。
第一步,诱敌。观音充分利用红孩儿爱用小聪明、自以为是的心理,故意落败将莲台显出,红孩儿果然认为菩萨不堪一击,便也学着菩萨,盘手盘脚坐在莲台当中。在此时,菩萨将莲台化作刀尖,红孩儿皮肉顿开,动弹不得,连连求饶。
第二步,受戒。在观音撤去莲台之后,红孩儿一看腿疼处不疼,臀破处不破,便拿起长枪朝菩萨劈脸刺去。此时,菩萨取出金箍儿,一个套在童子头顶,两个套在左右手,两个套在左右脚,念起《金箍儿咒》。红孩儿此时才明白菩萨法力深微,无可奈何,只得纳头下拜。
第三步,降心。红孩儿虽身服,但心却不服。菩萨也深知此事非一时可得,其道:“这妖精已是降了,却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这也正是,童子拜观音,五十三参,参参见佛。
就此看来,观音菩萨对付熊孩子的策略是,先抓住其自以为是的心理,挖个小坑,略施惩戒。不过,对于熊孩子来说,这种惩罚都是皮毛,一旦尝不到苦头,肯定重新折腾。因此,需要对其时常训诫,形成一种日常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片刻的教训,而是能够让熊孩子时刻感受到的存在,这样才不敢逾矩。但这种约束只能是行动上的低头,但对于父母而言,熊孩子终会长大,这种日常的训诫终有一天会失效,如果心里一直不服,情绪积攒起来可能会更加可怕。因此,最重要的还是降心,使熊孩子真正心服,这样在行动上才不会反复。
再读红孩儿,看见的不是故事,而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的道理。
不做熊孩子,也不做熊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