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岁月中,有些别离如同被时光遗忘的伤口,虽不流血,却永远疼痛。
时光回溯到那充满时代印记的岁月——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中国农村。“二妹妹”,这个曾在中国无数家庭中响起的名字,代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纽带,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特殊现象。
由于政策的限制,在那个时候,“二胎女儿”往往被迫分离,离开熟悉的乡土,离开了亲生父母的怀抱,成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命运共同体的一员。
记得那时我八九岁了,一天放学回家发现巷口有辆小汽车,在那个年代农村里开进一辆小汽车是很新奇的事。
刚进院子就听妈妈和奶奶在堂屋里说话,我在门外偷偷的听,原来是隔壁刘婶快要生了,她的一个亲戚在城里挺有门路的,来接她去大医院生孩子。我奶奶还说:“去大医院花那个钱干啥,咱村的锁他娘就是接生婆,咱村有几个去医院生娃的,瞎花那钱!”
我妈赶紧制止奶奶:“娘,你可别瞎管人家的事,再说去医院安全,有条件谁不想去医院生孩子呀”
过了几天,刘婶肚子平平的回来了,奇怪的是没见到孩子一起回来。听大人说孩子刚出生就夭折了。
后来也有传言说,刘婶生下的孩子并没夭折,只因又是个女孩,就被送给城里一户有钱有势的人家了。
事情过去很多年,刘婶终于忍不住对孩子的思念和愧疚自己说出了此事。原来当初她为了生个儿子,经远房亲戚介绍,正好有对年轻夫妇生不了孩子,想收养一个孩子,当时刘婶并不知自己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就口头立了“君子协议”,如果是男孩就自己养,如果是女孩就送给这对年轻夫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
这些年每当夜深人静时,刘婶会望着星空默默流泪,念叨着被她送出去的二女儿。
她也去寻找过,但远房亲戚也是听了别人的介绍,并不知道这对年轻夫妇的具体地址姓名,谁也不会傻到留着真实姓名去要孩子呀,所以这些年一直寻找无果。
那个时候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希望那些“二妹妹”们都所托良善人家,有缘与家人能团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