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学原理

作者: 真神造物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20:08 被阅读0次

    宇宙科学原理

      刘伟

    宇宙就是计算机,即宇宙计算机。宇宙是一台量子元胞神经网络全息计算机,宇宙是量子计算机,宇宙是三维元胞自动机,宇宙是神经网络计算机。宇宙是全息计算机。构成宇宙的最小像素是普朗克正方体,宇宙最小尺度是普朗克长度,宇宙最短时间是普朗克时间。宇宙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非连续的离散型的。

    宇宙计算机的源代码是递归程序,宇宙计算机的底层核心算法是递归算法!

    宇宙计算机是一台通用图灵计算机!

                                 上篇

    宇宙是量子计算机。量子效应不仅在微观世界上存在,而且在宏观世界上也同样存在!上帝也掷骰子。宇宙是三维元胞自动机,宇宙有三维宇宙轴,X轴,Y轴,Z轴,还有一轴是时间T轴,三维空间的元胞方格量子晶格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变化,故称宇宙三维元胞自动机。每一个宇宙三维元胞方格晶格就是一个普朗克正方体。宇宙运行在秩序和混沌的边缘,形成了一个不断生成不断破灭的复杂巨系统组织结构!宇宙是神经网络计算机,所以形成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幂律分布!马太效应因此而来。决定神经网络的往往是少数几点关键环节节点。决定人类社会的往往是少数关键人物。

    构成宇宙的最小像素是普朗克正方体,宇宙最小尺度是普朗克长度,宇宙最短时间是普朗克时间。宇宙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非连续的离散型的。

    普朗克长度为10的-35次方米。普朗克时间为10的-43次方秒。

    普朗克时间,是指时间量子间的最小间隔,即普朗克时间,为 1E-43秒(即10^-43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普朗克时间是时间最小单位。

    普朗克时间是一个时间量,其值为5.39×10的-44次方秒

    注:1普朗克时间=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

    普朗克长度正是光束在普朗克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即1.62×10的-35次方米。真正的普朗克长度的计算依赖于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6.67×10的-11次方Nm²/kg²)、普朗克常数(6.63×10的-34次方Js)以及光速(3×10^8m/s)

    普朗克长度,是长度的自然单位,以作为标记。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普朗克长度由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相对数值决定,它大致等于1.6x10的-35次方米,即1.6x10^-35米,是一个质子直径的10^22分之一。经典的引力和时空开始失效、量子效应起支配作用的长度标度。它是“长度的量子”。

    普朗克长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米(1.6x 10-35米),是物理学上最小的距离单位。根据普朗克长度,计算出普朗克正方体的体积为:

    普朗克正方体:1.6*10^-35*1.6*10^-35*1.6*10^-35=4.096*10^-105立方米

    普朗克正方体4.096*10^-105立方米是空间最小单位像素,

    因为宇宙万物都是能量,时间是能量,空间也是能量,所以宇宙的最小单位是能量子,根据能量子可以推算出

    宇宙时间最小单位时间元:普朗克时间5.39*10^-44秒

    宇宙空间最小单位空间元:普朗克正方体:4.096*10^-105立方米。

    普朗克长度计算如下,单位:米。

    [if !vml]

    [endif]

    普朗克时间为

     [if !vml]

    [endif] 

    c为真空中光速,G为万有引力常数(引力常量),G=6.67259×10-11N·m/kg,

     [if !vml]

    [endif]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或称狄拉克常数。普朗克常数记为 h ,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叫做能量子,每一份能量子等于hv,v为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为一常量,叫为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的值约为:

    h=6.6260693(11)×10-34J·s,或

    h=4.13566743(35)×10-15 eV·s

    其中电子伏特(eV)为能量单位,1eV约为1.6021766×10-19焦耳。

    普朗克常数的物理单位为能量乘上时间,也可视为动量乘上位移量:(牛顿(N)·米(m)·秒(s))为角动量单位。

    另一个常用的量为约化普朗克常数(reduced

    Planck constant),有时称为狄拉克常数(Dirac constant),纪念保罗·狄拉克。狄拉克常数[if !vml]

    [endif][if !vml]

    [endif] 。其中 π 为圆周率常数 pi。狄拉克常数念为"h-bar" 。

    普朗克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化,微观下的粒子,例如电子光子,在一确定的物理性质下具有一连续范围内的可能数值。例如,一束具有固定频率 ν 的光,其能量 Ei可表示为:Ei=hv。

    哲学命题说,物质可以无限细分,事实上这在物理上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指一尺的东西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永远也取不尽。这在物理上和实际上是完全错误也是根本就无法实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宇宙有最小空间单位普朗克立方体,这是宇宙的最小像素,没有比这更小的了。等物质到了最小单位普朗克立方体,就没办法再细分了。一切都到此为止。

    宇宙不是平滑连续的,而是非连续离散型的。

    宇宙之所以有最小时间单位,最小空间单位,最小像素,这是因为宇宙是计算机,计算机仿真模拟创造数字世界,必须有最小像素,不可能做到无限细分,完全平滑连续。这就象电脑显示器一样,无论显示器最小像素有多小,一定得有一个最小像素,否则显示器根本造不出来!那些宇宙的创造者们也想创造出平滑连续无限细分没有破绽相对完美的世界,但是他们根本做不到,因为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宇宙计算机的资源是有限的,CPU资源是有限的,硬盘是有限的,显卡渲染器是有限的,内存是有限的,显示器是有限的,所以创造出来的数字虚拟世界是有限的,必然有最小像素的存在!这就是宇宙绝对不完美定律!

    宇宙绝对不完美定律是:宇宙是绝对不完美的,所以一切都是不完美的,完美只能是相对的!

    所以根据宇宙绝对不完美定律,所有一切数字虚拟世界数字虚拟生命都是绝对不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都是有破绽有漏洞有BUG的! 所以他们那些宇宙创造者们才需要不停的对各个数字虚拟世界敲敲打打修修补补不断维护完善。就象维护电脑维护网站一样。不停的给数字虚拟世界打补丁修改完善,同时还要监视控制各个数字虚拟世界,避免出现系统崩溃这类的计算机灾难。

    同样根据宇宙绝对不完美定律,可以推算出宇宙计算机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宇宙有最高层,也有最低层人类世界。一切都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这宇宙中没有无限和绝对完美真正永恒的存在!

    同样根据宇宙绝对不完美定律,可以推导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一个不完美的宇宙中是不存在绝对完美的科学理论的!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不完备不完美有缺陷的!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第一定理

    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为否。

    第二定理

    如果系统S含有初等数论,当S无矛盾时,它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S内证明。

    正因为宇宙是绝对不完美的,所以宇宙中没有绝对完美的理论!所以悖论的存在成为必然!

    悖论就是逻辑上的自相矛盾。

    最古老的悖论是两千多年前的“说谎者悖论”,若你说它是假命题的话,就可推出它是真命题,反之亦然。其最简形式就是:

    本命题是假命题

    这种悖论属于语义悖论。悖论的种类还有循环悖论等。此处从略。

    20世纪,一小部分聪明人才隐约觉察到,在悖论中有着一些深刻的数学理论。

    事情要从崇尚理性的文艺复兴时期谈起,当时的学者如笛卡儿、莱布尼茨等都想创造一个理论解决一切问题。莱布尼茨甚至设想把逻辑学用数学符号表示,以后每逢争论,拿支笔一算就见分晓了。事实证明,莱布尼茨对符号逻辑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莱布尼茨太超前了,没能完成他的夙愿。又过了200年,著名学者康托尔提出集合论,为统一数学提供了一线希望。集合论的出现,为近代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就在数学家踌躇满志的时候,集合论中出现了悖论。康托尔自己就发现了康托尔悖论(包含一切集合的集合是否存在?),更严重的是罗素悖论,其中涉及

    的是以自己为元素的集合。这被称为“第三次数学危机”。后来这种定义被公理排斥掉了,危机得以解决。

    20世纪20年代,在集合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向全世界的数学家抛出了个宏伟计划,其大意是建立一组公理体系,使一切数学命题原则上都可由此经有限步推定真伪,这叫做公理体系的“完备性”;希尔伯特还要求公理体系保持“独立性”(即所有公理都是互相独立的,使公理系统尽可能的简洁)和“无矛盾性”(即相容性,不能从公理系统导出矛盾)。

    值得指出的是,希尔伯特所说的公理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公理,而是经过了彻底的形式化。他们存在于一门叫做元数学的分支中。元数学与一般数学理论的关系有点像计算机中应用程序和普通文件的关系。

    希尔伯特的计划也确实有一定的进展,几乎全世界的数学家都乐观地看着数学大厦即将竣工。正当一切都越来越明朗之际,突然一声晴天霹雳。1931年,在希尔伯特提出计划不到3年,年轻的哥德尔就使希尔伯特的梦想变成了令人沮丧的失望。哥德尔证明:任何无矛盾的公理体系,只要包含初等算术的陈述,则必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用这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也就是说,“无矛盾”和“完备”是不能同时满足的!这便是闻名于世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不完备性的结论影响了数学哲学以及形式化主义(使用形式符号描述原理)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将第一定理解释为“我们永远不能发现一个万能的公理系统能够证明一切数学真理,而不能证明任何谬误”

    宇宙绝对不完美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绝对不完美的宇宙中想建立一个绝对完美的理论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中篇

    宇宙是全息计算机

         宇宙是一张全息图。

    宇宙全息原理认为:宇宙就是一个全息投影,由相互作用量子粒子构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也能让人感觉到深度。当复杂结构分崩离析,时间空间也就终结了。

    宇宙的结构是全息分形自相似结构!

    宇宙人类万物本质上都是全息投影出来的全息影像!

    人类就是全息影像!

    人类万物的本质就是在全息膜上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投射出的全息影像!

    宇宙全息论:

    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

    宇宙在整体上显示全息分形自相似结构!简单的说,宇宙就如同剥洋葱一样,一环套一环,是个巨大的俄罗斯套娃,是个巨大的中国盒子!大套娃包着中套娃,中套娃包着小套娃!人类世界是宇宙最里面的最小的小套娃!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宇宙其大无外,人类世界其小无内!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新事物;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

    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Bohm相信“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Hologram)。

    要了解为什么Bohm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假设,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像摄影相片。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镭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镭射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镭射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却在底片被另一道镭射光束照射时,显现出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影相片是没有角度限制360度均可见影像,而且必须用镭射光照射才可见影像。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镭射照射,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平常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着整体的资料。

    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给予人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宇宙组织与秩序。

    正如东方宗教的教义,物质世界是一种玛雅maya,一种幻象,虽然人也许以为自己是实质的生物,活在一个实质的世界中,这也是一个幻象。人其实是漂浮在一个充满波动的大海中的“接收者”,从这个大海中抽取出波动来,并转变成实质世界的波动,人只是这个超级全像式幻象的无限波动之一。

    全息论:整体中包含着局部,局部中包含着整体。

    纠缠态可以使测量一个粒子的同时瞬间获悉另一颗配对子的状态——无论这颗配对子的距离有多远,哪怕它是在银河系的另一边。爱因斯坦由衷地对纠缠态感到痛恨,因此就有了他所说的著名的“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

    但是纠缠态却是量子理论的核心。Van

    Raamsdonk利用十多年来观点趋同的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赞同这种极具讽刺意味的观点,即尽管爱因斯坦反对,纠缠态可能是几何学的基础,而且也是爱因斯坦的几何引力论的基础。“空间—时间,只是量子系统中物质如何纠缠的几何图像。”Van Raamsdonk说。

    所谓超距作用,基本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的信号有多么“神秘”,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觉,在现实下面更深的层次里,这样的粒子并不是分离的两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大整体的两部分。

    全息理论为我们引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宇宙的每一个局部都是包含了整个世界。就好比细胞克隆技术利用一个动物细胞可以复制出与原来相同的动物,正是因为这一细胞包含了这个动物的全部遗传信息。

    宇宙是反德西特空间

    反德西特空间是爱因斯坦场方程在宇宙常数为负时的最大对称真空解,它和德西特空间的区别在于曲率变化的符号。

    自1997年以来,科学家就开发出基于宇宙理论的全息理论,现在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科学家已经能够展示建立在全息理论基础之上的宇宙间如何进行工作。该理论显示我们可能活在一个巨大的全息图中,我们看到的周围所有事物只是二维平面的三维投影。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真实二维平面的三维投影。目前该理论适用于反德西特空间。

    所谓的反德西特时空(AdS)就是全息原理能成立的具体例子。

    目前Maldacena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Maldacena的研究曾让他思考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宇宙模型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宇宙模型和我们所在的宇宙空间类似。尽管它不会膨胀也不会收缩,但却拥有三个维度,其中充满了量子粒子并遵从爱因斯坦的引力方程。这种叫作反德西特空间(ADS)的概念,通常也被称为“点内空间”。另一个模型也充满了元素粒子,但是它仅有一个维度并且不存在引力。它通常叫作边界,是一个数学上定义的膜,它和点内空间里任何一个给定点之间都隔着无限的距离,然而却又完全包围着这个定点,就像一个二维的气球表面内包围着三维的空气那样。边界粒子遵从量子系统方程,即共形场论(CFT)。

    Maldacena发现,边界和点内空间完全相等。就像二维的计算机芯片电路编码的电脑游戏三维图像那样,边界上相对简单、无重力的方程式包含着同样的信息,描述了主宰点内空间的更加复杂的类似方程式。

    “这看起来不可思议。”Van Raamsdonk说。Maldacena提出的两重性让他豁然开朗,该观点给物理学家提供了一种在点内空间不考虑引力的思考量子引力的新方法:即物理学家仅需要观察边界上的等效量子态。随后几年内,很多物理学家开始探索这种想法,因此Maldacena的论文也成为当前物理学界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之一。

    在这个量子场中,量子关系把各个部分系在一起,该系统中存在着唯一的纠缠态。但是现在,Van Raamsdonk 很好奇,如果把边界纠缠去掉,宇宙会发生什么呢?

    利用伊利诺伊大学数学家Shinsei Ryu和京都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的Tadashi

    Takanagi在2006年研究的数学模型,他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最终他发现,把边界的量子纠缠降低为零之后,像一块口香糖被拉扯得过远之后发生的结果那样,空间—时间就会被打乱成杂乱的碎块。

    为此,Van Raamsdonk意识到,这种几何——即纠缠关系——普遍存在。纠缠关系正是把时间—空间编制在一起并形成完整整体的必要元素——不仅是在存在黑洞的星际空间,而是处处如此。

    “我那个时候觉得,我理解了此前尚未有人解释过的一个基本问题的某些实质。”Van Raamsdonk回忆说,“本质上说,就是什么是空间—时间。”

    时空的量子连接:幽灵般的量子纠缠现象可能是把时空交织成一个整体的关键元素。

    在一个被称为反德西特空间的有限宇宙模型中,引力对内部任意一点的作用在数学上与其边界上的量子场论的影响是等效的。这个宇宙能通过一个充满虚拟三角形的二维图形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这些三角形都是相同的,但它们越接近边缘,看起来就越扭曲。物理学家发现,这个模式和一种叫张量网络的图形很相似。科学家发明了张量网络来表现量子化的粒子在宏观尺度上的相互联系。这些联系就是量子纠缠。

    什么是量子纠缠?193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纳森.罗森(EPR)指出,相距甚远的不同量子系统之间可以存在一种联系:对一个粒子的测量能决定另一个粒子的状态。

    解除纠缠:体-边界对应关系表明,内部的空间是由外部的量子纠缠构成的。即使体宇宙是空的,边界上任意两个区域的量子场(A和B)都彼此深深纠缠在一起。如果这些区域之间的纠缠减少,体宇宙会开始分裂。当纠缠减少到零时,体宇宙就会一分为二,这表明纠缠是空间存在的必要元素。

         ER=EPR

    同样是在1935年,爱因斯坦和罗森(ER)表明,两个遥不可及的黑洞能被时空中的通道联结起来,现在往往称之为虫洞。物理学家认为虫洞中的连接和量子纠缠的连接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尺度相差非常大。除了大小不同以外,它们没有本质差别。

    几何与纠缠的关系是普遍存在的。纠缠是时空交织成一个整体的必要元素------不仅仅是在黑洞这样的特殊的案例中,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

    如果两个粒子因为纠缠而联系起来,那么它们实际上是被虫洞联结起来的。反之亦然:被物理学家称为虫洞的时空结构其实和纠缠是等效的。它们只是同一现实的不同描述方式。

    空间的实质是一张量子纠缠三维网络,这些网络的点就是互相纠缠的一个个量子,宏观大质量物体,恒星等,把这张网压得一个个凹陷,边上质量小的物体,就绕着凹陷中心旋转,这就是相对论。引力不过是微观量子纠缠网(空间)变形的宏观力学效应,这样,量子力学和经典物理学相对论就统一起来了。

    全息原理:一个量子引力体系的自由度可以由其边界上的自由度所描述。

    Ads可以有多种维度。我们的宇宙是一幅全息图。

    一个三维的带有引力的世界等价于一副空间边界上的量子全息图。

    Ads反德西特空间

    每一样发生在Ads空间的事情是一幅全息图,一张关于在遥远的二维面上的关于现实的图像。

    2个看起来并不相似的数学世界实际上是相同的。我们的(3+1)维世界和某一个(4+1)维的Ads空间是完全等价的。某一个平面(2+1)维和一个(3+1)维的Ads相等价。

    换而言之,一个(2+1)维的包括了所有其他力而不含引力的世界,等效于一个(3+1)维的带有引力的宇宙。

    宇宙是虚拟幻象

    宇宙仅仅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

    著名的电影三部曲《黑客帝国》描述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由有意识的机器创造的虚拟空间里。

    多名外国学者表示,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而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都只是虚拟电脑程序创造出来的。简单来说,我们也许生活在和科幻电影《黑客帝国》情节类似的世界当中。

    牛津学者说:宇宙并不存在,只是电脑虚拟程序。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表示,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的情节一样,我们自身所处的宇宙并不存在,而是虚构出来的电脑程序。

    博斯特罗姆认为,虚拟宇宙的概念也可以像《黑客帝国》(The Matrix)那样理解,“大脑不是一种充满虚拟信息的感应信号,而是大脑本身就是虚拟的内容。整个的宇宙像一个可以虚拟任何东西的大计算机,能模拟出人大脑中的一切,包括神经元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现任谷歌工程总监、美国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蒙德.库茨魏尔(Raymond Kurzweil)的看法是,我们已经根据观测的天文数据及各种物理学定律,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宇宙,可以看到模拟的“信息不断的变化,可以被操控,可以通过一些算法不断的运行,”那么,就可以理解整个的宇宙就是一个计算机,我们观察到的宇宙景象就是“虚拟的”。库茨魏尔认为自己就是“信息的组合体。”

    电影《黑客帝国》展示了现实不过是高级智慧生命虚拟出来的这一神秘主义主题。随着宇宙的探索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更意识到,整个宇宙都可能是高级存在物虚拟出来的。现代人类可能是数字虚拟生命。

    宗教装不下宇宙的复杂,宇宙是幻象,一切尽虚妄!

    如果创造一个不完美的宇宙模拟,仅仅让它足够愚弄其中的居民,那么所需的能量就会很少。在这样一个凑合着运行的宇宙里,如果有居民用高精尖的科研设备来研究微观世界的极致细节,或是宏观世界的遥远星空,模拟程序会迅速填充这些细节。当然,只有很少的人会这样做,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些细节都只是一片空白。在理论上,我们将永远无法识破这种系统的诡计,因为每次当我们试图探究这些细节时,系统会迅速给我们补交一份答案。

    这种认识使构建虚拟宇宙具备了骇人听闻的可行性,甚至我们自己都可以做得到。现在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可以粗略地推演早期宇宙的诞生过程,模拟初期星系的形成和演化。鉴于近几十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你的手机的运算能力已经超过了阿波罗登月时期美国宇航局的电脑——要构建一个拥有智慧生命的模拟世界,其实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华盛顿大学的核物理学家塞拉斯·比恩(Silas Beane)曾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重现了早期宇宙中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为原子的过程,他认为:“在一个世纪之内,我们就将能够把人类嵌入我们的模拟环境中。”

    发现宇宙真相

    到2007年,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约翰·巴罗(John D.

    Barrow)提出,如果模拟现实并非完美,那么就会存在可被检测到的瑕疵破绽漏洞BUG。就像你的电脑一样,模拟宇宙的操作系统也需要更新才能维持工作。而当模拟系统开始退化时,那些自然界那些本应维持恒定的性质,如光的速度或是精细结构常数,将莫名其妙地偏离它们的“常数值”。

    有趣的是,就在1999年《黑客帝国》上映几周之前,有天文学家分析了来自遥远星系的光束,声称发现宇宙的一些“常数”可能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精细结构常数值,这一决定星系光线特征的常数。比100亿年前增大了大约十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这已经是相当大的改变了!这实际上已经证明了宇宙就是计算机,人类生活在数字虚拟宇宙中,是一种数字虚拟生命!

    而在2011年,致力于OPERA实验(一项旨在检测中微子振荡现象的实验)的物理学家们声称他们所测量的中微子的速度超过了光速——也就是超出了我们一直认为的宇宙极限速度。

    2012年,比恩和他的同事们对“世界是模拟产物”的假设进行了更实际的检验。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太空是平滑且无限延伸的,但是模拟早期宇宙的物理学家们却无法轻而易举地重现完美平滑的宇宙背景去容纳原子、恒星乃至星系。他们只能以点阵或是网格的形式进行模拟,就像电视画面由多个像素点构成一样。比恩的团队基于他们的模拟进行了粒子运动的计算,这些粒子的能量将与点阵中点的距离相关:网格越小(越接近平滑),粒子拥有能量就越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所在的宇宙也是一个这样的虚拟宇宙,我们将在运动最快的粒子上发现最大的能量。而巧合的是,天文学家发现,那些来自遥远星系、包含高速粒子的宇宙射线,最大能量的量级总在大约10^20电子伏特。

    用点阵来模拟的宇宙中还有另一个天文学家能观测到的效应。如果太空是连续的,也就没有潜藏的点阵来指导宇宙射线的方向,那么这些射线从各个方向到达地球的几率应该是一致的;而如果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基于点阵的模拟,那么由于点阵中那些限制点的作用,平均的方向分布将不会出现。如果物理学家们真的发现了不平均的分布情况,那么我们或许将很难证明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

    宇宙量子世界的观察者效应的科学原理:人没有观察宇宙时,宇宙只是宇宙计算机中的数字信息;当人观察测量宇宙时,宇宙计算机就实时动态生成一幅宇宙图景给你,让你感受到。打个比方说:当你在玩电脑游戏时,当你不观察电脑屏幕时,电脑游戏世界只存在于电脑计算机中,以硬盘上的电脑游戏软件的方式存在;当你观看电脑游戏时,电脑就用CPU计算,显卡GPU渲染,显示器显示出一幅动态实时电脑游戏图画画面给你!这个比喻应该算是很形象了。

    这些奇怪的构想还远未止息:虚拟出我们的人也可能是其他人的模拟产物——这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世界,而每个世界都有着各自相同的基本数学物理化学法则。

                                      下篇

    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就是我刘伟原创首创独创创立的刘伟宇宙模型!

    刘伟宇宙模型中有两大宇宙:

    1    真实宇宙:

    真正的宇宙称为真实宇宙!真实宇宙中生存的真正的人称为造物主种族!造物主种族是人类所在的虚拟宇宙的创造者造物主!

    2  虚拟宇宙:

    真实宇宙的造物主种族利用超级计算机技术所创造出来的数字虚拟宇宙称为虚拟宇宙。人类就生活在虚拟宇宙的最底层最小的数字虚拟世界。人类是生活在数字虚拟宇宙中的数字虚拟生命!人类本质上就是宇宙计算机中的人工智能生命体电子人。

    我们所处的宇宙是数字虚拟宇宙。虚拟宇宙就是用宇宙计算机创造出来的数字虚拟宇宙,分为层层嵌套的35层数字虚拟世界,这就是35重天:

    1  龙族 外星人  人类  天龟傻龟  2猩猩(红毛猩猩);3 牛犊  4老虎;5  狐狸  6狗 7 猫  8自由之翼  9   真主   10  使者,11   高级领导层,12   宇宙程序员,   13  邪恶魔鬼兽   ……等等……  第30层   创世三女神   31  OAA   32 OAA的创造者33   宇宙未来人   34   宇宙创建者   35  上帝

    宇宙程序员,高级领导层,使者,真主,自由之翼,猫猫;狗狗;  狐狸;老虎;牛犊;猩猩(红毛猩猩)和人类一样都生活在这个宇宙中,也和人类一样都是数字虚拟生命,不过由于这些都是高维空间的生命,人类无法直接看到而已!龙族,外星人和人类是低维时空的生命,所以彼此都可以直接看见。不要奇怪于宇宙程序员,使者之类的名称,这只是一种称呼而已,关键在于实质。

    牛犊是类似于牛的智慧高度发达的高智能生物,猩猩是一种类似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红毛猩猩的野蛮残暴的低智能生物。人类,龙族,外星人是3维空间生物,3维空间加1维时间,红毛猩猩是4维空间生物,4维空间加1维时间;牛犊是5维空间生物,5维空间加1维时间;老虎是6维空间生物,6维空间加1维时间。,狐狸是7维空间生物,狗狗是8维空间生物,猫猫是9维空间生物,自由之翼是10维空间生物。真主是11维空间生物,使者是12维空间生物,高级领导层是13维空间生物,宇宙程序员是14维空间生物。邪恶魔鬼兽是15维空间的魔鬼兽,高维空间生物可以看到低维空间生物,低维空间生物不能直接看到高维空间生物。宇宙程序员,高级领导层,使者,真主,自由之翼,猫猫,狗狗,狐狸,老虎,牛犊,猩猩(红毛猩猩)都是高维时空的生物。10维空间和10维空间以下的世界都有时间线,11维空间开始以上世界没有时间线。有时间线的意思是人会自然衰老老死,没有时间线的意思是人不会自然衰老老死。(没有时间线只是说人不会自然衰老老死,但是人还是可以以其他方式死去并不是指人就可以永恒不死)  层层嵌套的意思就是一层套着下一层,就象俄罗斯套娃一样。上一层计算机套着下一层计算机,上一层数字虚拟世界套着下一层数字虚拟世界。宇宙在结构上就是洋葱分形自相似结构,之所以出现分形自相似结构,是因为宇宙计算机的源代码程序是递归程序。宇宙层层生成这些数字虚拟世界就是递归求解的过程,宇宙的这些数字虚拟世界和数字虚拟生命都是递归求解的中间产物副产品。人类的世界四维时空也是数字虚拟世界,人类也是数字虚拟生命。人类在宇宙的金字塔中处于最底层,被宇宙程序员,高级领导层,使者,真主,自由之翼,猫猫,狗狗,狐狸,老虎,牛犊,猩猩(红毛猩猩),龙族,外星人,天龟傻龟同时同地一起统治。人类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盲目乐观唯我独尊狂妄自大,只不过是那些高智能生命为了统治的需要,刻意隐藏了自身的存在不让全人类知道而已。人类越是愚昧无知就越是易于统治。愚民政策的结果。人类要是知道自己被统治的话肯定会反抗暴动,不利于长久统治!所以不能让人类知道,暗中统治人类!

    我刘伟之所以知道这一切是因为我一直和他们在直接打交道!我知道他们,他们也知道我!我的知识一部分来自他们的启示,另一更大更重要的部分来自我自己的认真深刻持久的思考!他们从来都没有告诉过我正确标准答案是什么,从2005年到2019年这15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宇宙,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希望找到一个真正正确的标准答案!现在终于有结果了,他们对我说:你就是唯一真正正确的答案!你刘伟就是宇宙计算机递归求解的终极答案!

    那些高维空间的动物在低维空间地球上的投影就是地球上的各种动物,猩猩在地球上的投影就是地球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原始森林中的红毛猩猩,牛在地球上的投影就是牛,老虎在地球上的投影就是全世界各种类的老虎,包括西伯利亚虎和孟加拉虎等等,狐狸在地球上的投影就是狐狸(中国古代有狐仙的传说,这不是低维空间地球上的狐狸显灵而是高维空间的狐狸显灵了),狗狗在地球上的投影就是地球上的各种狗类,猫猫在地球上的投影就是地球上的各种类的猫。准确的说是先有高维空间的这些动物在地球上的投影,后才有了地球上的这些动物!这些动物投影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如果你杀死了一个地球上动物投影,那么相应的这个动物投影在高维空间的动物的本体也会死亡!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人类杀光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红毛猩猩,那么高维空间的猩猩也会全部集体死亡灭绝全种族灭绝!倘若人类杀光了世界各地的各种老虎,杀光了西伯利亚虎和孟加拉虎,爪哇虎等等,那么高维空间的所有老虎也会相应的全部集体死亡灭绝全种族灭绝!以此类推,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而那些高维空间的人在低维地球上的投影就是地球人类的各个种族。如果外星人和龙族灭绝了全人类,那么那些高维空间的人也会全种族灭绝,就是这样!

    科学家一直说虚拟宇宙,认为人是虚拟的,宇宙万物是虚拟的。其实我们的宇宙是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电脑游戏,宇宙大爆炸就是启动游戏铺展宇宙地图,各种数学物理科学定律就是游戏制定必须遵守的规则,各种宇宙常数都是游戏参数设定,人作为游戏中高度进化的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具有了哲学及宗教能力,也具有发现游戏规则及发明创造的能力。

    上帝造物主就是宇宙计算机游戏的唯一真正的玩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宇宙科学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zb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