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忙着收发快递。一方面是收平时忍不住剁手的小物件;另一方面是开始闲鱼上卖东西发货。都大四了,也想着把衣柜清理一下,把闲置东西卖出去,也能给双十一回点血......
闲鱼上我总共上架了四件衣服,卖出了三件:穿过两年半的衣服,33%原价卖出去;穿过两年的衣服,60%原价卖出去;穿过一年多的衣服,143%原价卖了出去(这个真是骚操作)
这次卖东西的行为,实践了最近看的经济学讲义(见我其他的读书摘录文章)中的一些理论:
1.物品的价值是人的主观产物,与原材料的成本无关,与供需有关。
那件穿过两年半的衣服,我感觉已经是破破烂烂了,还有点脏,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还能够以33%原价卖出去,我觉得是不可思议的。说明这件衣服对于别人来说,有他自己认可的价值,可能是因为衣服的款式、配色等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物品价值的判断,不同人对同一物品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2.锚定效应
无论什么活动,在活动的开始,双方都有着自己的心理预期,就像船上的锚决定船的位置一样,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面的交易。
我的营销软文的撰写,拍照以及修图,也能相应提高货品在买家心理预期的价值。这样,交易的开始就在买家脑海中置入了较高的心理价值判断,这样我就更有可能卖出一个好的价格。(这也是我143%原价卖出衣服的原因)
3.最好的商业行为是双方互利共赢的
对于闲鱼上转手物品,我能得到相比预期较高的经济回报,而买家也能够通过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称心满意的物品。这种互利共赢的行为,大概就是商业的魅力了。
4.谁更需要,谁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对于闲鱼上讨价还价“刀不刀”的问题,如果买家很少,而卖家很希望迅速把自己的闲置物品出掉,那么他就更可能“接刀”,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卖出去,即卖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果买家很多,或者一个买家非常需要这件商品,那么卖家不太可能“接刀”,甚至涨价,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卖出去。买家更需要,所以他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还要合理的把控时间,缩短交易时间。根据需求第二定律,随着时间的增加,人们对物品的弹性增加。即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对商品没“那么需要”了,这会导致你付出更多的代价-即更低的价格卖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