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鱼的身上坐着海

鱼的身上坐着海

作者: 可可小马 | 来源:发表于2016-05-09 10:54 被阅读0次

    我在一些城市承受着不必要的压力。每天相对要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然后再走上半小时,赶往地铁站,并麻木的挤进车厢,有时甚至挤不进去,冷漠的等待下一班。工作性质大同小异,却没有因为城市的贫富差距而改变,即使有,我粗略一算便可一目了然的发现,物价和租金高出三分之一,这样比较,原来我并没有在这座城市获得更多,却付出了更多。这令我哭笑不得,但却没有勇气选择退居二线,原因不多,竟也说不出一个能说服人的所以然来。

    总之内在的心里背负决定了我的“轻重”。在上海呆了几天,回到家,父母一眼看出我瘦了,并黑了。那一刻我还在问,我在图什么。我回答不出自己的疑问。但在家里呆了两天,答案就自然而然的油然而生了。我发现自己空虚,心没有支柱,并且迷茫,甚至读不进最爱的书,害怕孤独和寂静。

       这一切源于心的忧郁,当我的心找到切实的依靠,有了平安,就会喜乐,充满自由的精神,此时做什么都会有激情,有盼望。可这些成为迷茫时,我就会觉得一事无成,毫无意义,产生很多消极的情绪。当我放弃安稳,选择尝试跟朋友搞些小项目,下定决心时,却在等候中,因为入不敷出,而逐渐失去了信心,并产生苦恼的情绪,和对未来的压力,随着时间的白驹过隙,心越来越累。于是开始寻求神的帮助,从神的真理中找解脱。

      我频繁的进教会,唱赞美诗,读经,祷告,向神渴求。把压力、重担、烦闷,统统交托给祂,并肯定祂的力量和地位。我逐渐发现,即使聚会到很晚归家,心里却说不出为什么的舒畅,更不会有漂泊凄冷的感觉。我一直找寻的真理的状态,我不敢确定这是不是,但经验告诉我,我不能时而悲伤时而快乐,这些已经在我信基督之前存在了,而且那种状态短暂、不真实,是属于本我的需求。

        我真正的需求不是平安、喜乐、踏实、满足,不亢奋么!是啊!我真正的生命的状态应该是这些。这些我曾经间歇的拥有过,却不长久,还没有好好回味,便被忧愁占据了。我也曾尝试过,使自己的生命状态趋于平稳,但这需要多大的心里作用呀!我衡量不出,我以为这光需要时间和空间还远远不够,就连大智慧的孔子活到了七十岁才发出“不逾矩”的感叹,但我想这代价太大,也曾自我安慰的说这是生命需要的历炼,只有经历了这些波折和风风雨雨才能看到真理的彩虹。

        然而我并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和挑战,我深知这路程的艰辛,它可能会埋葬掉我的理想,它也有可能兴起我的理想。但这“可能”还会建立在可能上,这些鱼钩挂着蚯蚓,吸引众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鱼儿,因为物质世界虚无的表象而蒙蔽了纯真的心灵之窗,结果在世事无常中葬送了五味杂陈的生命。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一眼便可看穿世界的性质和生命的本质,但大多数人挣扎着与这个现实世界战斗,也有一部分挣扎着与自己战斗,从来只有很少数人遵循自然法则不刻意的奢求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恶性循环式的繁衍不息的创造力,则归属于信仰的缺失,对古典原始能力的挑战。同时因为一辈架于一辈人身上的寄托,产生于原始的压力,根深蒂固的悬在人的心智里,导致一种羞耻或罪恶感的判断存在每个人的性格和人格里,框固和约束着人的原始性格。于是我们明知道却还理所当然的接受,结果用痛苦、金钱、权利、荣誉、掌声,去换取被我们锁在心灵里的自由。

        所以这样看来,我们既不是房奴也不是车奴,而是自己原罪的奴隶,是承载着家族寄托的奴隶。这种原罪,我在圣经的创世纪里找到了,就是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善恶树上的果子。除去基督教而单纯的讨论这善恶的果实,不从表面而从根源去探究,你会发现,善恶的对立成就了人的判断力,也形成了这个世界的格局,在此基础上,我们很容易看出,因为判断的能力存在,而引发对与错、美与丑、失败与成功的战争;又因为对立的格局出现,我们的判断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模糊不清,而迷失自我,从而产生在原罪基础上的一切罪恶的或大或小的呈现。

        久而久之,你偶尔发现,无论安逸时还是劳累时,你总不满足,甚至情绪絮乱,产生消极、悲观的精神状态。你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只能自我安慰,等待下一场的循环,以此麻痹或激励自己,成为物质世界的奴隶,被表象所影响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结果,我发现,人除了灵魂和肉体缺少一个完全的正直的自己住在我们内部,时刻的提醒和安慰我们,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怎么去找一个这样的自己,孔子说,吾常日三醒吾身。孔子这是在省察自己,在做人的标准上有没有复合正义,但从本质上看,这是对自己的管制,存在着被动的束缚。与他的另一观点“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形成了一个潜在的隐形的矛盾。也就是说孔子在自己的品性上设立了标准,并以此标准表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自我出发去有意无意教导身边的人。

        那身边的人就会因孔子的思想和行为去映照自己,于是模仿和反醒、检讨和自私的厌恶便不断的产生,并形成当时人性发展的推动力。但我们知道孔子并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标准,他也并没有在诸子百家中统一思想战线上的标准,他只是成为了一个现象,一种标杆,一种智慧。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彻底的改变人性的挫折,因为物质世界发展的太快太强大,我们的心知意念原本在一条线上,结果像脑电波一样七上八下,横拽竖踹的,被拉扯的晕头转向,甚至失去了理智和判断的能力。

        显然我从孔子那里也得不到切实永恒的帮助,我得到的仅仅只是些生存的方法、原则,而这些并不能使人满足。于是生活令我陷入迷茫,生命令我手足无措,我无法安放自己,找不到一个永恒的国度。在浑浊窒息的状态中,我被身边的弟兄姊妹们感动,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呼召下,我来到了教会,随着他们一起赞美唱诗,分享主的话语,逐渐我发现,进教会竟成了我在这个魔都里最渴望的事。

        每次从教会出来都信心满满,充满喜乐;是一种无法述说和由衷的舒坦,即使再晚再累,都不觉得了。当我试着不去想耶稣,想一些世俗的杂念,我会发现束缚力变的微不足道了,我整个的身心都像洗过了一样,充满平和、满足,和喜乐。我也不在因为开始时的反差而苦恼,我觉得即使我到了哪里,只要这颗心不能够平静,没有那种发自身心忘我的依靠,我依然会烦躁。

        有一颗圣灵住在了我心里,更新着我的生命状态。我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属灵的生命,祂眷顾了我,并让我领受了祂的爱。因此我整个身心,甚至心智都被打开了。我开始发现自己始终乐观的微笑着对待眼前的一切,看什么都温柔贴心,由衷的舒服。

        当我来到民工教会,这些外来务工的百姓,他们比我还要火热,即使衣衫褴褛,即使瘦弱肌黄,但他们举起的双手快乐的舞姿,带着方言的赞美,令我眼眶湿润,祂们爱主胜过自己的父亲。他们紧紧的抓住耶稣,丝毫没有没有放手的心思意念,因为他们知道,“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对啊!抓住祂,我们是祂的孩子,没有父亲不爱孩子的。

04.20.2016

相关文章

  • 鱼的身上坐着海

    我在一些城市承受着不必要的压力。每天相对要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然后再走上半小时,赶往地铁站,并麻木的挤进车厢,...

  • 爱人

    爱人是一片海 她的眼睛是海水 她眼里的我是一条鱼 我们的距离是鱼身上的刺

  • 经典诵读(七十四)

    《千字文》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注释: ①鳞:鱼身上的鳞片。此处指鱼。 ②羽:鸟的羽毛。此处指鸟。 译文: 海水...

  • 鱼厌倦了海 海沉默不语 鸟婉转歌唱 鱼听见召唤 太阳缓缓落入海 鱼悄然游上岸 渔夫弯腰拾起鱼 鱼开始想念海 海沉默...

  • 鱼王的故事

    印度有一个鱼的故事。鱼问鱼王:“什么是海?”,鱼王说:“海在你生活的地方,海在你身体内,也在你的身体外,海是你生命...

  • 海的鱼

    夜深的似海 奔涌的是思念 吞噬了理智的灯塔 一秒一粒沙 填进这深海 早晚渴死你这条作恶多端 我却爱到痴狂的鱼

  • 鱼,海

    鱼的泪 海是否能够感觉他的伤 海在哭 鱼是否能够触摸她的愁 我在你面前放肆哭泣 是因我愿意相信你值得 鱼哭了 海说...

  • 二十一天,我们相约一起写小篆

    二十一天,相约一起写小篆 就像鱼和海的记忆 海是一片广阔的海 鱼是一条小丑鱼 初来时,小丑鱼很胆怯 这片海里的鱼太...

  • 一张海

    不长植物 不养动物 渔夫说 这海是一张破海 胡说的渔夫 让鱼看到海哭了 拥有思想 拥有善良 这海说 这鱼是一条好鱼...

  • 云鱼有志

    海有鱼,随潮而生,绵绵千万里,而向云空尽头。 海有鱼,随浪而起,迤逦千万里,而观沧海之秀。 海之鱼,如海之粒粟,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鱼的身上坐着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ce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