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9-终其余生,探索并发现神秘的内心世界

1.9-终其余生,探索并发现神秘的内心世界

作者: 尼农的小鹿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02:18 被阅读0次

    “心灵对话•写作”小组第7篇文字——关键词“欣赏”

    引言

    首先说明,这是一篇伪访谈文章。

    看到“欣赏”这个关键词,我便打定主意,要写我的一位忘年交好友。之所以想要写她,是因为我欣赏她在探索和整理内心世界时异常认真的学习态度,并深受感染;也是因为,我们相识以来,她在内心世界给了我许多帮助和支持,是我的一位良师益友。

    我没有按照作业要求去约访,原因之一是我们相识几年来的信息已经足够我写一篇短文了;再一个,我对于访谈,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些打怯。她目前人不在北京,我默认她不方便接受访谈,便“纵容”自己,写了一篇伪访谈文章。下次再来写“货真价实”的访谈文章好了。

    1.

    她是我初学心理咨询的入门老师,作为她曾经的学生,我们都喜欢称呼她为曾老师。

    我和她相识于2011年的9月。彼时我刚刚跳槽到一家国企,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遇到了障碍,按心理学的说法,社会功能已受损,连正常买个包子都有些精力不济了。当时我参与的青川大朋友志愿者计划,提供有心理支持服务,我报名参加了某次心理支持小组,带组老师便是她。

    我生性内心敏感、纤细,在与人相处时,一遇到风吹草动,自己先跑远了,很少主动去接近人。参加了小组后,她给我留下的感受很舒服,我主动过去攀谈,告诉她我最近有很多困扰,想单独聊聊,她给了我手机号码,嘱我约她单聊。

    第一次见面,约在她家附近的茶馆。熟识后,她说,最初本来打算约我去她家,考虑到我也许会心生不安,才约在了茶馆里。

    见面后,我开始了磕磕绊绊的讲述,思绪乱飞,极其跳跃。她说,看,这是憋坏了,不急,慢慢讲。她建议我把谈话录下来,回去之后认真听。

    我讲了足有两个多小时,她一直很专注地听我讲,等我讲够了,停顿下来,才开始讲话。我已记不清她讲了些什么,只记得与她作别后,看着无边的黑夜,浑身充满了力量。第二天,我便能坦然面对工作中的人与事了。转过年来,一年之后,我还被所里评了个十佳优秀员工,得到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奖品。

    随后,我报名参加了她带领的心理咨询师实习成长小组,跟着她学习如何做一名心理咨询师。

    2.

    我有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无法有逻辑地当众讲话。曾老师很用心地想办法帮我改进问题。参加实习小组后,大朋友志愿者计划再次邀请她提供心理支持,她带上我作为助手,并提议由我来带组。我咬牙答应了,在她的帮助下完成了作业。

    小组结束回到住处的时候,她打来电话,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坐在小区里的长椅上,欢欣不已,回答说,感觉良好。她说,她太吃惊了,她看到了另一个侧面的我,感受力很强。

    她总是这样生动和富有表现力地去表达。她从不吝赞美别人,却不带有任何虚夸的成分。她总能看到他人身上的闪光之处。

    她虽然五十多岁了,却活泼像个孩子。记得有一次,嘉林格的老板Nancy说,远远看到曾老师走在前面,袅袅婷婷,背影宛若少女。若干年后,我们由师生关系变成了同学,共同在某个心理小组里学习,一次有朋友带了小砂糖桔给大家吃,她手心捧着一只剥了皮的桔子,连声夸赞它十分漂亮、美丽,笑得肩膀直颤。我在旁边看了,要被她的笑容融化掉。

    3.

    我那时候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却还是敏感易受外界打扰。一次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我落落寡欢,第二天,她邀请我到她家做客,跟我聊了很多。她认为我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的位置,总想要别人给自己发证,她苦口婆心地说,“咱不要别人给自己发证了行不行!”

    她热情地邀请我参观房间的布置,把自己心爱的书架指给我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书是她最爱读的,她几乎买全了市面上出版的他的所有著作。临走时,她借给我一本克里希那穆提(简称克)的书,薄薄的一本,书名大约是《生与死的冥想》,督促我回家细细阅读。

    2012年7月,曾老师了解到,魏公村的一个小咖啡吧,会定期组织克的读书会,她带我参加了这个读书会,由此认识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个人和我们不同,他没有常见的焦虑情绪。我暂且称呼他为W。

    大概是2012年底,心理咨询师实习成长小组学习满一年后,我没再参加后续课程,倒是会经常参加咖啡吧的读书会和成长小组,曾老师也以讨论者的角度参与了进来。我们由师生变成了类似同学的关系。那段时期内,我们还是经常会在咖啡吧见面,内心的距离却慢慢变远了,甚至我对她多出了莫名的排斥和抗拒,会觉得她其实并没有那么理解自己,往日的亲密变得淡漠了。

    2014年初,我邀请W帮助我做个人成长,主要聊一些心理和情绪类话题。某次聊到一个话题,我一时消化不了,便约了曾老师,想请她帮我梳理一下思路。这时候,我们早已恢复了往日的亲近。

    这次谈话中,我提到了前一段时期内心对她的排斥,表达了歉疚之心。曾老师抚了一下我的手臂,微笑着说,“看,我们现在坐在一起,这说明依然有着很深的联系呀!”

    据说,曾老师小时候,经常把落魄的乞丐领回家吃饭,内心淳厚,可见一斑。幼稚无知的我,对她没来由的不友好,她并未放在心上,依然愿意真诚待我,令人汗颜。

    4.

    曾老师非常喜欢内心整理与探索,我们见面的时候,除了内心的感受交流以及心理话题的探讨,几乎没有聊过其他的话题。

    前文说到那个有意思的朋友W,曾老师遇见他后,感叹于他头脑的清晰与看问题的透彻,开始了长达四年半之久的探讨学习,并仍将持续下去。

    我和其他朋友也是这个小组的“常委”,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会错过小组。然而,客观地讲,我的学习态度,不及曾老师的十分之一。她会很认真地把每次小组谈话录音,整理成文档,并在文档中注上自己的思考体悟,进行理解和再消化,提出新的问题,在下次小组中加以讨论;然后回到家中,再次整理录音文档、理解消化,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2015年冬天,关于人内心的结构与痛苦的根源,曾老师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犹记得某次小组,她拿着本子描述自己的发现,提到人性格的形成是情绪反应的结果,“啪”的一下,将手中的记事本,痛掷于地,声若洪钟,“性格,它居然是一个情绪反应!”

    她震惊于这个发现,并感慨我们每个人,都几乎在用情绪反应来回应着周围的世界。

    思考每每有了进展,她都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讲给身边同样爱好心理探索的朋友听,希望我们能够提出问题,帮助她澄清和梳理其中的疏漏与不足之处。

    当时,消息已经确定,曾老师要举家搬到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居住,大概是要充分利用这最后相聚的日子,多聊透一些话题,她时常邀请我与另外一个朋友sun到她家做客谈心,并给这个聚会起了个可爱的名字——“小小组”。

    那时节,北京的雾霾天气相当严重,却也阻挡不住我们举办“小小组”的热情。有时候,我们也会约在牡丹园翠微百货的KFC里,一聊就是大半天。

    还记得,曾老师为我们开门的时候,会极富感染力地说,“我的小朋友们来啦!”

    那时候,她为自己能够不断发现人内心世界的规律而激动不已。她提到人内心的感知力,她认为,人内心有一个不苦,可以识别痛苦。她说,人内心的规律一定有迹可循,她内心有的,别人的内心也一定会有。她经常说,她余生会不断探索和发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寻求走出痛苦、消解情绪的药方,而即便在她临死的那一刻,她没有走出去,也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没走出去。

    5.

    如今,曾老师搬到河北去住,也快要满一年了。期间,我与几位好友,曾于去年8月,去她家探望过一次,小住了两日,之后便再未见面。大概一个月前,她有事回到北京,我们才有机会重聚。

    临来前她听我说内心有些疲态,提议要和我喝酒,以使我振奋。她依旧是这样的满怀热情。

    见面后,酒倒是没喝,话题却是聊了不少。我之所以对碰触真实世界有深切的体会,能够以较为积极敞开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也多半得益于这几日的会面谈话。

    写到这里时,已经接近1月10日的凌晨2点,我丝毫没有睡意。

    这虽不是一篇合格的访谈文章,却是我内心的真实表达。

    未来的日子里,我想她会继续自己的学习、探索之路。事实上,我感觉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她表述的很多内容,我已经听不大懂了。这也敦促我不要懈怠,要加油学习,能够亲眼看到她眼中的世界。

    我在自己的内心,也明确了成长的方向。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并不知道,在佛陀与耶稣的眼里,真正的爱与关心,意味着什么,没有自我,又意味着什么。

    这并没有关系。我想会有一批人,愿意从自身做起,纠正目前的不足,去了解和发现那美丽的事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终其余生,探索并发现神秘的内心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cq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