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看到一个好久的帖子“读书到底有多少用,为什么有人轻轻松松就能年薪百万?”
正好在准备博士考试,前几天回家,也被亲戚朋友问,好好的工作不做,辞职考博士,读那么多书有用吗?你看看***,高中没读完,现在有车有房,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我:……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大学毕业考研究生的时候,有人问我,我会给他列出各种读书的好处,比如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遇见更好的人,多读书毕业之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等等,可是现在不会,是因为我发现,读书有用论也好,无用论也罢,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对错之分,而且在评价之前都有一个前提,这里的读书是指学校教育,读书无用论并不否认学校教育。确定了问题的边界,那么,读书有用无用之争,就可以拆分为两个问题“读到什么时候合适”和“读什么书(专业)”。
一、读到什么时候合适
很多人准备考研时,被家人和朋友问到的高频次问题之一就是,你准备读到什么时候或者你还准备读博吗?
我最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爸妈很支持,读到研究生二年级,导师问想不想要直博或考博,然后将这个问题抛给爸妈,他们是非常反对,认为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当然当时没有选择申博,并不是因为爸妈的反对,而是自己觉得那时候的状态应该出来工作一段时间在考虑做决定。
所以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最佳回答就是下图的两个字:
分人,目的不一样,要选择的方向也不一样,读多长时间就没有限定了,这应该很好理解,但往往很好理解的道理,是最难做到的,要不然也不会“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考会是一个岔路口,大学毕业时又是一个岔路口。有一部分人自带导航,最开始就知道自己去的目的地,所以不管多少个岔路口都不会影响他的选择;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随意选择了一条路,发现越走越顺畅,也就不纠结;还有一部分人,每到一个岔路口都会犹豫,没有目标而且目前的路走的似乎也不顺利,注意了,这个时候就引发了“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有用吗”的疑惑。
因此,读书的长短不是回答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看你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标在哪,比如你想要进一个公司,发现这个公司最近几年都在招聘985高校的学生,本科学校没达标,考研考个985,这合适;但如果你发现,其实不用考研,有某个方面的工作经验也可以,那去积累工作经验,也合适;当然,一毕业就进入心仪的目标公司,就更好了。
前几年,有一篇文章《吴军:为女儿访遍英美名校,发现好学校只教一件事》,提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 1/4 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读书有用无用,限定在学校教育的场景下,才有可能继续争论下去。但是如果把“读书”这件事仅仅限定在学校教育上,那也许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二、读什么书(专业)有用
这几年考研报考热度最高的10大专业中,金融、会计必在列,因为就业率和薪酬都高于其他专业;考研选择专业时,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怎么样?”但专业有用没用,单纯某几个统计机构给出的专业薪资排行榜很难去判断。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去年在得到订阅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其中有一期提到了6家他看好的未来很可能会增长的公司,是可以把握的机会。但6家公司都是在美股上市,要买股票比较麻烦,我前前后后用了两周的时间,查资料开账号,跑了三家银行了解购汇、国际汇款的事情(后来发现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因为本金有限,买了其中他推荐的两家和工作公司,一共三家股票,到目前差不多一年收益率远远超过银行一般理财产品和支付宝。
其实,我的专业跟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工作也跟金融不沾边,K线图也不懂,但我知道从哪里看到公司财报,懂点英语能看懂国外财经新闻网站对这三家公司的评价报道,了解最近公司的动态,确定确实没有太大问题才买入;而且购买的本金是通过所学专业找到的工作积累的。
是不是我学了这个专业就需要做跟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是不是我就做不了其他的事情。当然不是,事实上,学校知识能够在工作中用得上的很少(除了某些专业性强的工作)。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的是思维方式、应用能力以及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习惯力量。
总结来说,读书有用还是无用要分人,关键看清楚目标;所学专业会帮你积累“本金”,但想要将“本金”增大,不要囿于自己专业,将边界在向外不断延伸;在讲求“跨界”“斜杠”的时代,你会发现职业之间专业限制的越来越少(公务员除外)。
以上是我现在的看法,会有些凌乱,也许之后我会“打脸”反驳我自己。目前在准备申博的考试,考上的可能性在逐渐变小,但不管结果如何,总算是了结了一个小心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