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余生要如何诗意栖居

余生要如何诗意栖居

作者: 川上清雨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8:14 被阅读0次

“人生也不过七十,除了十年的懵懂,十年老弱,只剩下五十。……那五十中,又分了日夜,只剩下二十五。……遇上刮风下雨,生病,危难,东奔西跑,还剩下多少好日子?”                              ——李碧华《诱僧》

是啊,人生这么短!只怕过着过着才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已经迟了。

余生要如何诗意栖居

独自坐在寝室,听着手机里的音乐,眼前电脑里是待写作的论文。还有半年多毕业,又是这让无数人或喜或悲,或迷茫或畅快的时节。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是热烈的追求、激情的打拼,还是带编的工作、安静的苟活?我不知道。

即使再平庸的生活里,也会感到这世间的无奈。难怪乎张爱玲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而上帝“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生死。”生于这世上,没有一个人不会感受生的艰难和痛苦,然而又都贪念这艰难夹缝中的少许幸福。我贪念亲情的温暖,贪念友情的快乐,贪念爱情带来的甜蜜,贪念这一切爱的温暖。

“知恐惧,成人;知艰难,成人。”是该庆幸自己的长大成人,还是要为不得不面对恐惧艰难而悲伤?

自我的创业是这个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福利,然而我既没有资本的能投入,也没有商业的头脑,更为重要的,生于农村的我,父母亲人的观念都以公务员等带编制的工作为人生最大的光荣,我不想让父母失望,在这个庞大的传统的熟人社会让他们“面上无光”。然而当公务员的生活并不向往,当中学老师吗?我不甘心,我成了这个时代的懦弱彷徨者,一边纠结痛苦,一边迈入不想过的生活。

小城市比大城市的竞争更小,物质资源也更容易获得,但是越是小的城市其传统意识更加浓厚,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资源的获取、自我的实现不仅取决于自我的能力,社会关系脉络也至关重要 。更为重要的,个体的行为在越小的地方越容易被放大 这也是不想回到小城市的原因,在大城市可以获得更多自我实现的公平的机会,可以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感。


从人生之路的起点一路想来,自己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不顶撞老师,虽是班级中最为安静的学生,成绩也并不算坏;也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不谈恋爱,不打架滋事,乖巧懂事。在偏远的小山村一路走来,走到现在这一步并不容易。小时候每天往返于学校要走四五个小时,课程只有语文数学,偶尔有政治课,幼小的年纪并不知道英语和电脑为何物,更别谈其他。

在这样的环境中,顺利进入县城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级,除了课堂课本之外,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知识,可笑的并不知道有图书馆这样的东西,我的生活只有课堂、课本。家庭贫穷、学校落后、县城偏僻……到了高中,境遇和初中并差不了多少。

幸运的进入了大学,小县城而来的人也许天生的有一种胆怯感,这样的胆怯是成长环境不足带来的自卑,加之天性里的懦弱使然,我并不优秀。

然而不管我多么卑微、弱小,溶于社会就像融化在大海,我也想有自己对人生、生活的定义,不管身边的言论怎样,不管结果怎样,尽我可能的决定好每一步想走的路。未来的路并不知道会怎样,命运像生命两旁的高墙,把人向前推挤,那就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相关文章

  • 余生要如何诗意栖居

    “人生也不过七十,除了十年的懵懂,十年老弱,只剩下五十。……那五十中,又分了日夜,只剩下二十五。……遇上刮风下雨,...

  • 【如诗如画】住如此居所,心情会怎样呢

    //雅致生活,诗意栖居/...

  • 2018-07-09

    栖居在诗意的国度

  • 诗意栖居

    刚开始发布活动时,一些想参与又退缩的读者发来信息说诗会是很高雅的活动,想参与又担心普通话不标准,也没学过朗读怎么办...

  • 诗意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想这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诗情画意,更应该是内心的...

  • 诗意栖居

  • 诗意栖居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接近期末考试,学生的校园生活大概是紧张、埋头苦做试卷。而我们的每间教室依然充满诗意,...

  • 诗意栖居

    最近,去了一趟南京的百家湖美术馆,原本打算找策展人谈些现代建筑与当代艺术方面的展览合作,未能如愿,却有幸成为一名听...

  • 诗意栖居

    一个孤单的诗客, 愿在诗意里栖居, 不求远方的热闹, 不甘流年里的平凡, 化作一叶扁舟,随波逐流。 在江水涛涛中领...

  • 诗意栖居

    音乐就是 分享难过 树上有个天空 一本书里有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生要如何诗意栖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gy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