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刊号 |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对话

创刊号 |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对话

作者: iGuo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23:23 被阅读0次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问题开始困扰我至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自我这场漫长的对话里,我至今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答案。幸运的是,这个过程里很多很多的新发现,让我的人生开始变的有一点点不一样。与世界分享这份新奇的渴望一直在折磨着我,于是有了这么一个订阅号,希望记录和表达我在这场漫长的对话中的自我发现。

我的成长史大概是用书堆起来的。小时候有天和我爸讨论开国十大元帅,然后我爸说:那我给你从图书馆借本讲这个的书吧。然后就是十大大将、上将、中将……然后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沉迷中外历史。那个时候我爸把他学校图书馆各种各样的书都借了一遍,而我一周就会把他借来的几本书刷的干干净净。后来看到神五上天,觉得造航天飞机好厉害,就把去酒泉当成了我的人生理想,也因此开始感兴趣头顶上的天空,小时候最爱看的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太空历险记版本,则彻底激起了我对天文学的兴趣。初中的时候因为学语文需要,开始囫囵吞枣地读起中外名著,大多不怎么理解,但也多少有点收获。高中的时候,因为想弄清楚如何让自己学习能力进步,班主任的书柜变成了我的图书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被我一本一本地刮搜了一遍,虽然最后我发现我只要不学和考试相关的科目学习能力都有显著提升,也是很无奈。不记得什么原因,我一度开始沉迷红学,经常趁着周末遛到新华书店去红学区看书。再后来最艰苦的高二高三之交则是贡献给了物理竞赛和大学物理课本。大学以后的生活单调乏味了很多,大部分时间是和专业课本度过,每天和各种经济模型和数学模型斗争。唯一一个插曲,是意外迷上编程,开始走向了码农道路,又因此开始喜欢上数据,又因为一个一个项目,开始喜欢上营销和管理等商科。

我就是这么一个喜新厌旧的人,每一年我都无法预料下一年我会最感兴趣什么,甚至无法预料自己会是理科生画风还是文科生画风。我喜欢学习新的知识,也喜欢自己去发现新的知识,用新的知识去刺激越来越麻痹的感官,有时候觉得兴奋,有时候觉得乏味。我因此时常会茫然自己到底是喜欢学习知识的新鲜感还是知识本身。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喜欢知识本身的美感,还是因为知识真的对我有用而让我信赖,也可能是这些感觉都被混杂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也有很多学习是目的性很强地为了了解自己。为了把自己从高度焦虑的状态中拯救出来,高二到大二的几年里,我经常一本一本地刷我能找到的所有变态心理学领域的书籍,而这场漫长的自我拯救仍然在继续。

最近几天回学校参加两场答辩,借着机会约了一大波一个月没有见到的朋友和队友们,这几天连校园卡都没刷过几回。和队友们泡在一起讲课、开会,和学妹约饭谈天。单身三人组的同班同学一起讨论业界,老乡们聚“重”约饭吹牛、在海边散步、互相吹捧,突然感觉自己又重新连接回了人群中,一个人在上海实习的孤独感被解救了很多。

在很多人的眼中,我大概是个非常外向、活跃、爱表现的人。这几年里,我的性子倒是变得越来越内向,在超过三个人的人群里面,我越来越不爱说话,经常会落单想自己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与孤独感挣扎了很多很多年以后,对自己彻底妥协,开始弃疗。然而当我真正的一个人去一线城市过起了一个人的都市白领生活,那种与人群失去联系的孤独感再次更深地开始困扰我,让我经常容易失去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晚上在海边,想到这是我大三在学校里的最后一天,想到我又要回去继续一人的生活,那种不舍的感觉,不亚于从大学里毕业。

这几年事业心越来越重。听到的最多的评价就是“你真的好拼啊”,从大一一直听到大三。大一一年,拼命修数学和计算机课程,大二一年,拼命刷各种各样的项目,大三一年,拼命挖巨坑填巨坑。吃饭睡觉洗漱的空隙,想的最多的,要么是论文的模型怎么构建或者解释,要么是团队怎么建设和调整;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地思考问题在哪里,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评估效果;一次又一次地心力交瘁,又一次又一次咬咬牙说,再继续下去吧,还没做完呢。在了解我的人的眼里,我大概是个看起来很自律很坚决的人。其实是焦虑感让我必须做完每天要做的事情,否则会睡不好;是孤独感让我不停地去找事情做,否则会陷入一种空虚感无法自拔。再后来,我干脆研究起自己的焦虑感和空虚感,用以理解为什么各种各样的都市产品(i.e. 陌生人社交、个性化Feed流、手游视频小说娱乐等)得以风行。我大概就是一个连自己都不放过的研究风格。

我喜欢做研究,但是更希望把研究成果产品化、商业化地落地,而不仅仅是一个思路。为了理解从研究到产品到营销的整个流程,读了很多新资料,也因此改变了自己很多想法和方向。我遇到困惑如此,往往习惯于读材料,不习惯问人,只有在实在无解或者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才会去厚着脸皮问人,瞎喷了N次以后,慢慢地开始搞明白为什么。所以对我来说,处在一种觉得什么都不会的痛苦感是一种常态,习惯了这种状态以后,居然觉得还不错。然而我以后究竟会站在整条链条的哪一环,我也不知道。

最深的感受是,每次我以为我很了解自己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事情冲击我的价值观,让我又一次开始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发现一点点新的东西,积累到今天,积累成现在的我。未来的我还会发现什么新的东西呢?我不知道,也许这需要时间来回答。希望这个公众号可以成为这场对话的见证,可以与你分享我的自我发现之旅。

iGuo
2017-07-17于厦门

相关文章

  • 创刊号 |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对话

    一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问题开始困扰我至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自我这场漫长的对话里,我至今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

  • 日常对话: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和解

    漫长的沉默和无言的压抑,是《日常对话》带给我的直接观感。 这部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由导演黄惠侦自导自...

  • 余生,我们终将孤独

    人生是一场自我修行的过程,无关乎他人,只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感知不断完善,因为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哪怕是血缘至亲,...

  • 是什么主宰人的一生

    世界之大,于亿万人中,你我相遇便是缘分。我认识过你,把你想起,有共同的对话和记忆,真的是你我的境遇。人生是一场漫长...

  • nirvana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那么我无比庆幸在这条路上找到了方向。我终于明白,我们的一生,是一条通往幸福的漫漫长...

  • 人生感悟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塑造的过程,沿途有旖旎风光,也有痛苦的觉醒。 我们无奈于世界,却无法改变世界...

  • 看完它,还要不要来碗鳗鱼饭呢?!

    今天想分享一本书:《鳗鱼的旅行》 一场与自我的对话? 一场与生命的对话? 一场与父亲的对话? 真的是在讲鳗鱼吗?讨...

  • 生病也是一种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在这场漫长的修行里面不断磨砺自我,修身修心。 我们最讨厌生病,可你知道吗?生病其实也是我们人生...

  • 《漫长的告别》|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文|末安笙 周末时光,我最喜欢的事情是捧一本书,泡一杯咖啡,窗台落座,静静的独享阅读的乐趣。 许久没读小说了,拿起...

  • 《想想创刊号》发布

    《想想创刊号》epub下载地址 - 推荐《想想创刊号》mobi下载地址《想想创刊号》Kindle版地址《想想创刊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刊号 |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jw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