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我,不是别人,我只知道我自己心理的想法,不知别人心里在想着什么,好吧!那我就从基本功出发吧。
人的心脏有四房,可却只有三户人家居住,分别是:大房(意外所得)、二房(情感维系)、三房(零钱)和四房(习惯);人嘴上下两张皮,可把好的说坏,坏的说好,可你可以从说话人说这话里去洞察其人性的动机和本质,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可否认我是一个非常看重“得失感”低头做事,不常用头思考问题的人,正在寻找一种方法希望可以通过设定、改变、移除心里的参照物来达成共识。这可能有,可能………哈哈,但不能过于“盲信”。
偶像曾经教过我“概率权”第一性原理即把目光从别人做的事上挪开,不管做什么选择,都以最根本的那个原则为参照点,不断用那个参照点为自己纠偏(确定效应)而达到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反射效应)。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世界不管怎么变、人性不变,营销的本质就是洞察人性,在合适的情况下人们会更“迷恋小概率事件”,请学会联合评估(敌强独立、敌弱联合,看别人时要看强处,看自己时要看弱点)把握自己。
比“得不到”和“已失去”更珍贵的东西是“将失去”(现状偏见——缺乏改变的动力)当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和一粒黄金同时出现时,人们更容易看到黄金忽略沙子,只注意看得见的往往忽略看不见的,对相对大小,和实际大小常常混淆(比例偏见)总想着以少的付出来获得更多的回报(合算偏见)女人啊往往被自己的“感觉”驱使了。跨越时间期限的选择心理(跨期偏好)相对于“延迟满足”大部分人都有“即时满足”的偏好。把价格很高的商品,平摊到每周甚至每天,让用户产生“也不贵嘛”的心理,而忽略总价格马上购买。(价值重构)
选择“流量洼地”摆放“引流品”勾搭“异业联盟”合理利润、贴近用户及增加且解决实际问题比什么都好。当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并异业联盟多推广且产品有保证后,你还会担心“转化率”吗?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需要利用、分析好大数据,洞察人们底层需求的逻辑,且做好“连带率”从而影响“客单价”促成“复购率”(要学会不断框定自己问题的范围,找到本质,要让自己从经销商的身份逐渐转变为服务商。)不容错过的“流量红利”(新零售、去中心化趋势、人工智能)
营销中的五娃每个都是那么的不同,分别是简单又直击人心,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陈述事实,营造画面感的欢欢(内容)、魅力十足的贝贝(传播)、憨太可掬的晶晶(媒体)、展翘飞翔的妮妮(品牌)、机敏灵活的迎迎(公关),我有没有能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品牌,哈哈,这可能要我不断的坚持努力和学习,可这或许会是一个“概率思维”我得心平气和地承认,就算我做对了所有事情,我成功的概率也不高,可能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只有不超过5%。
一季(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