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于我来说,是一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简单是因为它只需我将脑海中的文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既可,复杂却是因为我时常不确定那些已经排列组合的文字是否具有逻辑性且令人印象深刻呢?
不论是学生时代的作文,还是职场生涯中的文案、报告,抑或是光阴生活的记录,写作,似一面镜子,让我在岁月中一次次看清自己的面孔。
然而,当拜读了布兰登·罗伊尔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后,我才发现那些早年老师教导的理论,前辈传授的经验,自我探索的规律,都在这本小红书中完美呈现了;当然,它也提醒了我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写作技巧。所以,当合上书时,我还在不断感叹:如此实用的写作套路,为何居然现在才看到?
相见已晚成事实,感激遇见正当时,开启写作大门的基础套路就在这本100多页的小红书中,一两个小时就能将它读完,其内容可概括为“九字真经”,即结构、风格、可读性、语法。这九字看似基础,但往往越基础的东西越容易让人忽视,越基础的东西越体现着本质,也越有效。
全书主要介绍了“九字真经”中前三招:结构、风格及可读性,每一招中又包含了简单明了的写作原则,本书的可爱之处在于这些原则下还附带了不同的实例,且有部分习题,当不清楚自己是否掌握了真经中的招术时,这些习题及书后的答案会让人豁然开朗。
比如在讲结构这一招时,作者提出了一般要遵循自上而下、分解事物、使用转折、按照范畴/评价/时间/比较/线性/因果等顺序、整合相似学会合并同类项这五大原则。这犹如在平地上建一座大楼,遵循一定的建筑原则,大楼的设计样稿及模型就搭建出来了。
又比如在写作风格上,你不得不去关注支撑你内容的词汇、例论的个性化、语言如何简洁、语态、动词/形容词/名词的运用、句式变化、语气及文章性别等原则。
再如针对可读性,作者提出了写作者还需关注排版设计、可读性工具、标题/提要及回顾修改这些原则。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回顾修改这一部分,原来大多数写作高手都需要至少三遍稿才能完成一篇短小写作,甚至有些已经发表的文章在时隔多年后仍会进行修正。
当然,这本小红书在中文写作的前提下,也会伴有水土不服的一点小症状,某些原则在中文写作中并不值得特别关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
“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构建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相信在读了这本哈佛大学毕业生写的写作入门小红书后,以后的写作,你会不由得想起九字真经来。
说那么多,练起来才是关键!期待这些基础套路会让我们的写作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