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很喜欢哼流行歌曲,2005年秋季学期刚好上高中,当年周传雄的专辑《星空下的传说》正式发行,其中收录了一首歌《寂寞沙洲冷》,当时传唱度较高,校园广播、超市、小卖部门店等都会听到,可谓是红遍大街小巷。至今这首歌还记忆犹新,时常都会哼几句。
这是一首融合中国文化和印度西塔风情新式情歌,也是一首以恋人分飞为主题的单曲,表现出寂寞、孤独的格调。歌词和曲调萦绕着宋代文学家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落寞意境。歌词中,对“花儿伴着蝴蝶,孤雁可以双飞”的期盼,被“黄昏占据了心扉,夜深人静独徘徊”的氛围衬托着,显得无奈又感慨。
然而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却是来自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出其不意搭配而成的即兴花火。下面我们且来赏析一下这首词表现的内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们学过东坡先生很多诗词,对他有大致的了解,表面看似一个对外界纷扰无所谓的乐天派,但实则内心还是充满了较多的寂寞愁绪,他那满腹的“不合时宜”,又怎能不滋生寂寞愁绪呢?
这首词的地点黄州定慧院,原本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一座古刹,没有什么名气,在当时少有人知晓,但是就因为东坡先生这首词,让这个古刹也跟着煜煜生辉了。这首词主要借用月夜孤鸿,写景抒情,托物怀人。
上片是一幅寂寞清冷的月夜图,幽人独行、孤鸿缥缈,正是他内心苦闷的抒发,起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漏”是古人计时的漏壶,“漏断”指深夜,漏壶滴尽,东坡先生还未入眠,抬头望月,却看到了“缺月”的光辉从“疏桐”中透出,月亮像是挂在桐树的枝丫间,这两句词,哪怕你对诗词一窍不通,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孤寂。
这份孤寂自然而然地就引出“幽人”和“孤鸿”,“谁见”一作“时见”,“幽人”是谁呢,就是幽居的孤独之人,指东坡先生本人,也代指孤雁,说自己在这月光下寂寞孤单,就像夜空中时不时单飞而过的那只鸿雁,“幽人”和“孤雁”,不仅是孤独的,他们缥缈不定的形象,又给人一种孤高的感觉,什么意思呢,东坡先生说的是自己,虽然独自一人被贬远方,但内心依然像单飞的鸿雁一样孤高,这点小小的挫折是打击不了我苏东坡的。
下片“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如果你体会过孤独就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无论外表现得多么坚强,也总希望找个能倾诉情绪的人儿。于是便四处寻顾,找来找去,却找不倾诉的对象,他不是因为人际关系差,找不到人倾诉,而是因为“有恨无人省”啊。这里“恨”是指遗憾与孤独,“省”是指明白与理解的意思。说透了,即使我苏东坡把内心一切找人倾诉,也未必有人能真正的理解我呀,颇有知音难觅之伤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就是这句词最好的诠释。
最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也是周传雄《寂寞沙洲冷》这首歌歌名的出处。孤鸿是不幸的,它可能掉队了,或者被排挤了,一只鸟心怀忧惧,在寒枝间飞来飞去,始终不肯栖息,最后宁愿选择寂寞荒冷的沙洲来度过这个寒夜。看似写孤鸿,实则写自己,孤鸿为什么要“拣尽寒枝”,因为良禽择木而栖,当时因为党派之争,朝廷中可供东坡先生栖息的寒枝都在新党,而东坡先生是反对新党的急先锋,所以他不肯留下来向大佬低头,这样的结果就是遭遇一场乌台诗案,差点丢了小命,最终被贬到边远的黄州,暂且给了个有名无权的小官儿,黄州就是苏东坡这个孤雁的寂寞沙洲。所以你看,为什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千古名句,为人称道?
东坡先生在整首词中,自己与孤雁或分或合,语语双关,相互映照出孤高凄凉的景象,这是苏东坡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惊起回头、拣尽寒枝、寂寞沙洲又体现了他品质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王国维说词有三重境界,坡仙此词,不仅有写作手法的高妙境界,更有他内心那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境界,如没有这样的境界,坡仙又怎能称之为坡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