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复盘:关于生活、学习、沟通

复盘:关于生活、学习、沟通

作者: Memo_Mo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14:54 被阅读0次

                        01 当下VS过去

上一周好不容易从湖北辗转回到大广东。这一周来,杂事碎事繁多,很多事情来不及过多或集中细想,想提笔行文时,却发现真的很难对某件事或某个观点进行深入的探索。

这才发现,原来在湖北婆家时,充裕的空间和时间给了自己莫大的灵感和热情能就某个主题展开奇思妙想,那是多么难得和宝贵的时光!比如,我当时写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观后感,以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都是加入了自己大量的见解和心得,以至于赋予了这些文章一些内涵和深意,才让它们有了那么一丝丝的阅读价值。

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的感受是……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回到广州的初始两天真的很不习惯,两夫妻窝在自己的屋子里,感受到一份前所未有的冷清和安静。

此时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连串在湖北的画面:宽敞的大房子、阁楼,两个侄儿嬉笑打闹,隔壁三宝小孩整天“大姐姐”的叫喊声和乖巧模样,婆婆每天做的美食和糕点,怎么也吃不完的各种零食,那一碗再简单不过却总是百吃不厌的面条,还有那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那些人和事,还有和广东形成强烈对比的不一样的人文气息和风光,让我在湖北的日子过得十分热闹、充实和充满了新鲜劲儿。

可是过去的快乐俨然只能让它停留在记忆里,生活还需向前,活好当下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02  职场技能提升

学习仍然是我最爱做的事。

之前由于比较系统地学了一些PPT的课程,最近顺便也把Excel的课程给捡了起来。学的过程中,感觉Excel比PPT真的容易了很多: PPT的制作很考验一个人的创作和审美能力。其中版面的设计我认为是最难的,因为怎么使用文字,图片,形状,图标等元素,没有固定答案,完全在于对所有素材的选择和灵活运用。而内容/即文字又是变化的,所以很难完全套用模板,这就需要个人习得大量的图文搭配技巧,以及能快速建立对美的敏感度。拿我们职场人士经常使用的商务PPT来说,设计如何既能体现高大上,又不至于落入俗套,并不是一件易事。我甚至还发现,有些讲师他们自己设计的 PPT就显得很乏味,中规中矩,毫无新意。可见想要做好一份 PPT并不简单。而 Excel的操作,就像是一个标准答案,你只需要记住这些操作流程便可。只是步骤的顺序容易混淆,尤其对不是经常使用Excel的人士来说,就需要多做笔记了。

有一句话说:“做Word的比不上做Excel的,做Excel的比不上做PPT的。”Word,Excel, PPT,越往后,学习难度增大,对人的要求就越高,越能体现一个人的职场价值和综合实力。

但是我并不是想表达学好这些办公技能有多难,相反,我自己由于在过去一年解锁了很多新技能,比如打字,学车,写作,整理收纳,英语口语,到office软件,深有体会的一点是:学每件事情一开始都觉得难,有时候觉得难死了,甚至会怀疑自己怎么可能学得会?但再学一会,再坚持一会,真的就突然有一天发现其实它挺简单的。真正是应了那句:万事开头难!同时,通过一次次的学习经历,也大大提升了对自己自学能力的信心!


                                  03 读书

那几本电子书:《抱怨的艺术》、《如何学习》、《干法》还来不及看完,所以读书笔记也暂时没法写。我的阅读器上收藏了很多书,但都静静地躺在那里来不及翻。每次读书的时候,总是很想一下子把它们读完,那种心急之情,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我对知识是真正的贪婪和热爱。所以有时候读书,感觉自己有点囫囵吞枣,一下子汲取太多但却没能对知识真正地理解和很好的吸收。我最近慢慢也悟出来了一个道理,就是:要把大量碎片时间的学习投入到整块知识的学习上,多学习系统性的知识

具体到行动上,就是少看那些知识服务平台碎片化的内容(尽管它们有时候包装得特别高大上),而是多把时间投入到看一本好书,或真正学习一门技能上,并注重知识的输出。我们大多数人过去学习的知识,大概只停留在头脑层面(甚至不知道有没有真正过脑),很少进行二次或深度创作,更别提有没有利用它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了。这样子的读书和学习方式,即使读再多或学再多,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

(后来在著名自媒体人SPENSER那里看到,我对于碎片时间和整块时间的学习心得,和他竟不谋而合,他认为:在这碎片化的时代里,大家一定要想办法拥有整块时间,因为碎片的时间,就像碎钻,是没什么价值的。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都是花整块时间来完成的;比如吃一次不用看手机的晚餐,写两个小时的公众号文章,做半个小时的冥想……)

关于读书方式,我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就是通过听书的方式来读书。著名的商业顾问刘润,他就是通过每天听本书来进行快速阅读的。他认为,本来很多书表达的观点简单明了,但作者却非要把它拖沓成书。他通过听书的方式实现快速“阅读”,确实大大提升了掌握更多前沿思想和知识的效率,这对需要对各行各业进行快速学习的商业顾问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有段时间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听了很多书,但后来还是发现听了就忘,完全不记得自己听过或书中讲的是什么。而且听书,它体现的是解读人的思考逻辑,那你的逻辑和看法是什么?如果没有看过原著,还是很难形成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刻洞见的。所以我认为,书还是要自己去读、去体会。【《故事力》作者高琳说“听书没有给你思考的空间,也没有给你机会反复咀嚼文字之美,它至多可以帮你筛选一下什么书值得读,但不能代替你真正去读这些书。”这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读原著,尤其是好的书必须亲自读,这是没法偷懒的事。


                                  04 沟通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作者的一个表述让我觉得挺不舒服,截图如下:

我认为,在这里通过底层社会的人和中产进行对比的方式不妥,而且“那些底层社会的人”读来让人有一种有色眼镜的论调和不尊重。我这么说可能很难理解,举个例子:即使是作为首富的马云,估计也不敢“居高临下”地轻易说出“那些底层社会的人”这样的字眼。除非马云想对穷人大发善举。

我当时有些愤慨,然后做了下面的评论:

由于当时的表述带着情绪,在表达方式上也不够精准,导致作者也未能理解我的意思,所以作者在一直喊冤。但其实作者不冤。如果这是一篇严肃的社会学文章,可能这样表述的问题不大,又或者,“社会底层的人”这个词可以拿来自黑。但是在公众场合,不要轻易使用这种含有阶级偏见、歧视、有色眼镜,或给别人贴标签的表达方式。

我们每一名笔者,都要对自己使用的文字含有敬畏之心。

昨天,朋友发来这样一个问题:

鉴于总是收到这样的提问方式,所以我不得不重视起来并提醒她:

为了让对方理解,我又换了一种沟通方式,并用了一些例子辅助说明:

我不知道对方能理解多少。但是对方如果无法一下子get到你的意思,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去反思自己的表达是不是足够清晰,而不是去责问对方:我这样说你能明白吗?反过来,建议的话说不好,对方也会很容易认为你喜欢讲道理、难伺候,甚至认为你在挑刺。

有效的沟通从来不是一件易事。我自己在沟通上就经常遇到词穷、或“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甚至词不达意的尴尬情况。

在沟通/文字表达上,我们其实要走的路还很远啊!

相关文章

  • 复盘:关于生活、学习、沟通

    01 当下VS过去 上一周好不容易从湖北辗转回到大广东。这一周来,杂事碎事繁多,很多事情...

  • 复盘很重要

    生活需要复盘 学习也要复盘

  • 每天三件事178/366

    2020.08.02 小雨 备考学习 备考学习 备考学习 小确幸 唯一答题讲义收到 和小妹沟通 今日复盘 学习复盘...

  • 20181228 践行笔记 002

    关于复盘 1、学习一个技能,一定要去实践,实践就是一种复盘,2、深度复盘:实践验证,文字复盘,分享输出。 关于用户...

  • 《怎样和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怎样和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学习复盘

  • 复盘2019.2.9  大年初四

    复盘有三种类型:自我复盘、团队复盘和复盘他人。 今日复盘我的:生活 学习 娱乐 大年初四 生活:走亲戚拜...

  • 每天三件事163/366

    照顾家里 备考学习 亲子时光 小确幸 吃披萨 今日复盘 学习复盘 生活复盘

  • 2020-11-03

    20201103复盘###复盘1###【事件】:关于沟通问题,起因拟草维保请示,由于信息不全(部分项目要解约的信息...

  • 公益小班复盘记

    7天公益营有关于我学习的复盘,也有关于我做为同行的学习伙伴的复盘,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做为301舱小班的复盘...

  • 复盘的重要性

    坚持每天对工作,生活学习 复盘,复盘,复盘 总结,总结,总结 改进,改进,改进 提升,提升,提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盘:关于生活、学习、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qb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