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王小川说“微信善良”,你真的懂了吗?

为什么王小川说“微信善良”,你真的懂了吗?

作者: 陶老师讲创业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10:55 被阅读25次
为什么王小川说“微信善良”,你真的懂了吗?

在我的装有安卓操作系统的华为手机尚未收到微信7.0版更新提醒之前很多天,网上关于7.0的各种解读、分析和评论的文章已经铺天盖地了,这使得我对微信的这次“重大更新”充满了期待。所以,今天当我在微信的界面的右下角看到那个代表着版本更新的小红点时,竟然着实的激动了一阵子。

看之前大家的各种分析文章,有谈论开屏小花的,对那句“因为看见,所以存在”各种猜测和解读;有谈论淡化处理的界面的,于是纷纷吐槽微信没有夜间模式;有谈论时刻视频的,也大多没说出个道道;当然,不可不说的还有那个变成了“好看”的点赞按钮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看一看”。一片嘈杂之中,还是搜狗CEO王小川的解读最到位,将微信7.0与今日头条进行了对比:“一个用脑,一个用心;一个聪明,一个善良。”真是精辟,大咖就是大咖,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一下子就道出了微信7.0改版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们运营天际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那是一个模仿美国linkedin.com的商务社交网站,我当时曾经写过一篇博客,大意是:门户网站时代,我们通过媒体编辑来了解世界;搜索引擎时代,我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了解这个世界;而社交网络时代,我们将通过自己的朋友圈来了解这个世界。现在看来,这个预言有点太早了,直到微信以及微信朋友圈产品出现之后,这个预言才真的变成现实了。而微信7.0的这次改版,则是将这个“通过朋友圈了解世界”的模式进一步深化的过程。

大概从2004年左右开始,在经历了第一次网络泡沫大崩盘之后,互联网经济开始再度崛起,其最主要的标志便是社交网络(SNS)的盛行,史称“web2.0”时代。但当时有人曾经写过一篇分析文章,认为所谓的web2.0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对于互联网经济来说,最核心的还是内容,尤其是优质内容的创造,而优质内容的创造并不是人人可为的,还是要依赖少数精英分子的,因此在web2.0的外衣之下,其内核仍然是web1.0的逻辑。当时的我,读到这篇文章时很是不服气的,都web2.0时代了,怎么还有人要搞“复辟”?若干年后再回味一下这篇文章,真是有见地。无数的案例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没有能够产生优质内容的稀缺资源,仅仅想通过发动群众搞UGC(用户产生内容),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但实际上,能够产生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用户是消费内容的,而不是产生内容的,真正能够产生内容的,甚至是能够持续产生的内容的人,可能连1%都不到。所以,只要回顾一下微信的历史就会明白,为什么一开始只有相册而没有公众号,就是因为生产文字内容的门槛要远高于生产照片的门槛,只有通过相册这个低门槛的产品激活了广大的用户,培养了用户使用朋友圈的习惯之后,再推出公众号才是合理的产品次序。

讲到这里,我再多说几句题外话,我觉得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特别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就是制定合理的商业策略的能力,而这个商业策略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做事的先后顺序,就好比是下围棋,有的时候一个先后次序不对,可能棋就输掉了。所以你看,即便是像腾讯这么牛的公司,在做一个新业务的时候也会仔细地拿捏各种分寸,而不是一味地高举高打,简单粗暴地烧钱。这才是腾讯这家公司真正的厉害之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绝不是财大气粗,而是永远知道从零到一做事的正确方式。

不过,经过若干年的运营,现在公众号这个产品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是否有足够的内容供给的问题了,甚至都已经不是如何才能产生优质内容的问题了,而是如何保护这些优质内容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微信7.0最大的变化在于将公众号内容(即“看一看”中的内容)与朋友圈进行了分离。事实上,仔细想一想,如果只是为了实现“通过朋友圈了解世界”这个想法,原有的模式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我们通过刷朋友圈可以看到来自朋友们分享的所有内容。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有大量的优质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也许你会说,不是有很多优质内容被朋友们反复分享从而导致“刷屏”吗?怎么会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呢?但是,能够产生刷屏效应的内容是非常非常稀缺的,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到。为什么呢?我们来想一下,当我们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我们的行为规律是怎样的。对于大部分内容来说,我们可能连点进去看一下的兴趣都没有;然后,我们会遇到某些吸引到我们注意力的内容,我们才会点开它看一下;这些被我们看过的内容大部分也被直接关掉了,只有少部分会让我们点一个“赞”;而那些被点赞的内容中又只有一小部分我们认为特别好的内容才会将其分享到朋友圈中;而那些能够达到刷屏级的内容则更加的凤毛麟角了。所以,如果只将优质内容定义为那些能够达到刷屏级别的内容,是不够的,甚至定义为能够达到10万+的标准也都过于苛刻了。

说句实话,一篇文章能够得到别人的点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相信只要是自己亲自写过公众号的人都是有所体会的。一个人能够对别人的文章点赞,就说明他认为这是一篇优质内容。但是,对于大多数优质内容来说,还远没有达到10万+就已经被朋友圈中的内容大浪给冲走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篇文章如果达不到10万+的水平,通常一周之后就不会再有人看了。因为在原来的模式之下,只有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中才能够在人际网络中产生链式传播,而点赞行为是不会的。所以当你看到一篇你认为不错的文章并且点了赞之后,你对这篇文章的认可几乎没有对你的任何朋友产生任何的影响,这是非常可惜的。

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被大家看到,也等于是不存在。所以,再仔细回味一下那句话:“因为看见,所以存在”。现在是不是更理解一些了?

现在,微信7.0将公众号的内容统一放在了“看一看”栏目内,并且通过好友点赞的方式在用户之间进行传播,这个改变最大的意义有两个:一是降低了内容在用户之间传播的门槛;二是实现了一种人工筛选机制,将那些得到了你的朋友认可的内容筛选了出来,而如果这位朋友也是你所认可的朋友,那么他所认可的内容也很有可能得到你的认可。即便不是这样,当你看到你的朋友们都在为某一篇文章点赞的时候,你也很有可能会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感兴趣从而点进去看一下。这就使得更多的优质内容有机会在朋友圈中“传阅”了。

所以,再回忆一下新版微信开屏动画中的那朵小花,你的感受是什么?好看,对不对?是的,好看,而且是你的好友认为好看,这非常重要。所以,光是“看见”还是不够的,还要好看。我想,这也许就是那朵小花的喻义吧。如果再深度解读一下,就再仔细看一下那朵花,它其实并不是一朵特别艳丽的花,是一朵非常普通但依然算是好看的小花,它喻示着什么呢?在微信这个生态体系中,真正能够大红大紫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绝大多数人是默默无闻的,但是他们也一直都在努力地、辛勤地耕耘着,可能他们所创作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的惊艳,但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是好看的,这就够了。作为一个鼓励和保护原创内容的平台,微信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个更为广大的内容创作群体。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王小川说:“字节跳动聪明,而微信善良”了吗?

相关文章

  • 为什么王小川说“微信善良”,你真的懂了吗?

    在我的装有安卓操作系统的华为手机尚未收到微信7.0版更新提醒之前很多天,网上关于7.0的各种解读、分析和评论的文章...

  • 美好生活日志: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善良VS聪明 最近王小川发布的一条朋友圈引来了很多网友转发,他用聪明和善良,人工和人格对比头条和微信的产品定位。 ...

  • 2018-08-07

    你真的懂小程序吗? 随着微信小游戏的市场升级,再次引爆了小程序这个风口,越来越多的商家又被微信小程序所吸引,准备当...

  • 《天使爱美丽》:做白日梦的女孩

    经常看着我们小编发的微博,我心里在想:这些东西真的打动他了吗? 我们为什么需要微博、微信这样的发布平台?因为有些东...

  • 意难平:全世界最好的王沥川

    上午的时候,突然收到小p的微信。 “高以翔去世? 真的假的?” 因为我以前疯狂安利过《遇见王沥川》,所以小p知道我...

  • 无微信,不生活

    今天,你刷微信了吗? 说真的, 现代人谁能离得开手机和微信? 从前,人们起床后三件事, 刷牙、洗脸、上厕所。 如今...

  • 为什么?我能从0收入的小白蜕变成月入13931元的辣妈

    请问:你微信卖货吗? 每天有多少新的人脉增加到你的微信? 你今天出单了吗? 我知道你肯定很焦虑,我懂,我都懂,你所...

  • 知行合一到底有多难?

    经常听到有人说:大道理什么都懂,就是不会做。我想问的是你真的懂了吗?你说你懂,为什么不去实践验证对错呢?我建了一个...

  • 微信小程序真的来了吗?

    对于微信小程序从发布以来,可以说褒贬不一。但我想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我作为一个Android程序猿,来谈谈自...

  • 朋友圈文化

    你微信换了吗,为什么没有动态,为什么三天可见,别人怎么了解你,怎么都不跟大家分享呢,朋友圈也是个小社会,你要好好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王小川说“微信善良”,你真的懂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ti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