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组很可爱的图片,一个熊孩子在家里的墙上乱涂画——我想这是很多家庭都会有的情况吧。
就像这样:
可是,父母没有责骂他,反而“将错就错”,他们买来画框,给了孩子信手涂鸦一个规范的介绍和展示:
介绍文字是这样写的:
不禁让人觉得很温馨,当父母用画框把孩子随意的涂鸦裱起来并编辑上文字,也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种下一颗秩序的“种子”:
美只有在一定的界限之内,才能被放大、被珍惜,它需要被审慎地对待。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自由和边界。
父母没有直接说教,却生动地为孩子呈现了边界感,并且表达了对孩子创造力的保护。
而在相反的情形中,父母可能说:你怎么能在这里画画,这是家里的墙,你不是搞破坏吗?
显然这样一个家庭“故事”是在说,你画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不让我满意。这颗埋在孩子心里的种子,叫做否定和内疚控制。
可见,在这两种处理中,孩子所能感受到的自我价值感天壤之别。
很多家庭教育实际上是负面潜意识传递
很多说道理的父母总是赢了道理,却输了好感。心理学认为,实际上,每个孩子都会按照父母的潜意识长大。不管你说的应该做什么有多么正确,孩子最终却会长成“你认为他是谁”的样子,因为日常的细节传达的是家庭成员真正的价值观。
而家庭教育难,也正是难在细节的“功夫”里,因为它无从隐藏,考验的正是家长的自我认知和爱的能力。要知道在日常里,语言只是低维,体验才是高维的。
一次在游乐园,一个两岁的孩子在玩一个布娃娃,另一个大些的孩子走过来就抢走,小的孩子当时就大哭起来。
在一旁的妈妈看到这个场景,当时就说:“谁叫你不抓紧。玩具被抢走了吧。”说完孩子哭得更凶。
后来跟这个妈妈闲聊起来,她说自己和爱人都属于比较内向的人,在单位上,属于领导说什么做什么,兢兢业业完成工作的那类,但是最后却发现功劳都被在会议上善于表现的同事抢走。
她自己很苦恼女儿的内向,她遇到生人会下意识地逃避,被别的大孩子抢走玩具,她也只是呆呆地在原地,完全没有反应,这次又是这样,所以她才发火了。
她问我内向会是一种遗传的性格吗,对于孩子的内向和弱势要怎么改变呢?
其实,一个两岁的孩子,甚至没有太多社交意识和物权意识,很多情况下看起来不主动、不会反抗,是由于没有社交技巧或者还不会沟通。
这个时候,孩子应该学会分清什么是我的东西,如果是我的,别人应该先问我才能拿走,如何表达这个归属权?
而最不适合被贴上“内向”这个标签,也最不该听到父母的责备:你怎么搞的,不把玩具拿回来,就等着被人欺负你吗?怎么那么没用,每次都被欺负?
语言是一把利剑,也是一种创造世界的方式。而“你是一个被欺负了的人”,这个种子一旦被埋下,孩子也许在今后社交中就再难有平和之心。
比起孩子,看起来这个母亲也许更有一些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由于自己的人生局限,以及对自己的不接纳,她放大了孩子身上的某些东西,给了一个偏狭的定义。
结果很可能是孩子在一次次被否定的社交问题中,真的变得不会社交,不善社交。
母亲最后会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潜意识塑造了一个内向的孩子。
在父母的心中,有一个关于自己的人生故事,这个故事里有过往经验给我们的价值观,有恐惧和未完成的遗憾。
在育儿中,多数父母会认为自己和孩子是一体的,深恐于一个悲剧的重现,结果反而导致下一代的强迫性重复。
不要让家庭的期待封印孩子的生命活力
很多家长无意识中从负向去塑造了孩子的自我意象。
我中学的时候就是有一个同学,由于我那时候成绩非常好,每次我去他们家,他妈妈都说:你要是像XX就好了,成绩这么好,考大学就不发愁了。
说多了之后,我很诧异,在我们这个年代,上大学有什么难的,考大学为什么要发愁?
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个好朋友的妈妈,当年数学成绩全市第一,只是家里没有钱供她上学,没上大学,因此留有永远遗憾,她总希望家里下一代出个大学生。
而我的这个朋友有个姐姐,70年代的人,她高考过两次,都没有考上,所以一切的希望在她的小儿子身上,他考得上、考不上大学对整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高考之前,不知道为什么,一向身体都不错的这位同学忽然病了,他最终放弃了高考。
我想,对他来说,不考就永远没有失败的可能,也许因为潜意识的压力太大,于是他启动了疾病这个自我保护程序。是妈妈无意识对高考意义的诠释太大太重,压垮了孩子。
与此类似,生活中更常见的是,有很多过度包办代替的家长,最终会养出一个“啃老”的孩子。
因为家长每一次越界的包办代替,都是在潜意识里对孩子说“你可能不行,只能由父母代劳”。这个担心最终封印了孩子生命的活力。
与负面的自我意象塑造相反,积极的生命诠释能导引出孩子正面的力量。
初为父母最大的功能,一是诠释世界,对生活事件正面赋义;二是尽力托举,引导孩子的内在力量。
随时都是家庭教育的好时机
教育专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其实没有真正的“坏情境”,所有的情境都可以说是时机。
家长最重要的教育机会,也就是这种信手拈来的时机教育,它往往效果最好,三言两语,看似平淡又影响深远。
我的朋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外向优秀,小儿子有点胖又木讷,他总是成长在哥哥的阴影下,有点自卑。
一次旅行,路上大儿子又忙着社交,与陌生人飚外语,小儿子没事干,给妈妈递来一瓶水,妈妈动情地一把抱住了他,说:“真谢谢你这么体贴,你看哥哥总是很忙,只有你这么体贴温暖,陪着妈妈,还好妈妈有你。”那一刻小儿子有点意外,也有点不好意思。
朋友跟我说其实早就想跟孩子传递“不要因为哥哥自卑”,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表达。
而在这个时机,她用夸张感恩的方式说出来时,小儿子最能感受到自己早就无条件地被接纳,而完全不需要像哥哥那样优秀。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
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画好孩子心中这张潜意识地图,用生活中每一次随意涂鸦,一次普通哭泣带来的教育机会,去链接孩子心中巨大的能量库。
家长无非是竭尽所能,成为那把启动人生旅途的钥匙。
什么样的家庭养育什么样的孩子,以下是一组正面和负面家庭教育的对比,不妨来看看你的家庭是什么风格:
好的家庭积极对话、有效沟通;坏的家庭消极对话、沟通不畅。
好的家庭多赞美表扬;坏的家庭多批评指责。
好的家庭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坏的家庭很少跟孩子互动和陪伴。
好的家庭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坏的家庭很少说出自己的感受。
好的家庭经常表达爱;坏的家庭把爱藏起来。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的教育是一场父母的自我认知,与成长能力的考验。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正能量的传递者。
作者 | 蘑菇姑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