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进”?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肯定认为我写的应该是一个纠结曲折的故事,可是我只能有点遗憾的告诉你,不全是呦!
我要写的是吴敬梓笔下《儒林外史》中的两个人物——周进和范进。
在作品的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这一回,我们的主人公之一周进就登台了。只见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玄色绸旧直裰,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倒像个叫花子,周进头上的旧毡帽与当时在座的梅玖的新方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赤裸裸的标榜着地位的不同,特别是右边袖子和后边坐处的破旧,可见周进当时的穷困和写字的辛苦。
再来让我们看看,另一个主人公范进是如何走近大家的视野的?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穿着麻布直裰,(当时是十二月份)冻得乞乞缩缩!读到这儿,是不是忽然好像有似曾相识之感,好像又一个“周进”来了,但是我们还发现这位戴破毡帽的“周进”比当年那位戴旧毡帽的周进更加穷困潦倒,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时做主考官的周进为什么对范进有一种怜惜之情了?周进从范进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周进询问范进相关信息,问“如何总不进学时”,范进回答道:“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进道:“这也末必尽然”,从这一对话中可以看出周进的善良淳朴难能可贵来!
小说中两位的出场有着太多的相似,也有许多的不同,今天仅从出场来谈一谈二者的相同与不同,后面会继续,到底“进”不“进”?下次我们接着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