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Create a new healthy life!
求知若渴,求知若愚!创建健康新生活!
中国实践营养师的摇篮 “东方均膳营养学院”
今天我们来说说婴幼儿的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问题
文章的开头,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2.73亿5岁以下儿童贫血,其中铁缺乏约为42%。
“全球的数据?那肯定很多都是来自贫穷国家的孩子吧?中国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差,更何况哪家的宝宝不是被家人百般呵护着?”
那是不是中国的宝宝就不存在缺铁的问题呢?
我们来看看《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给出的数据,报告显示,我国6-24月龄儿童(应该是婴幼儿)贫血病率最高,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率达31.1%,也就是说差不多3个宝宝就有1个贫血!
所以其实婴幼儿贫血(其中较多数是缺铁性贫血)在我们的宝宝中还是相当高发的,比如我的女儿球球在6个月做儿保就筛查发现血红蛋白稍微有点低。贫血的类型非常的多,大家可能有听说过的比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新生儿溶血这些,那比较常见的就是今天会与大家提及的缺铁性贫血了。
通过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学习到:
铁在人体中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铁缺乏是否等同于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会给宝宝的健康造成那些危害?
为什么我们的宝宝那么容易出现铁缺乏?
预防或纠正宝宝铁缺乏的一点思路。
文章有点长,且略显乏味,但对于宝宝来说非常重要,育儿先育己。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1.铁对于人体来说有什么作用?
铁(Fe)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营养素,对于人体而言,铁的作用主要是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的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参与含铁化学基团相关的功能;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A、嘌呤、胶原)的转化与合成相关等。
用一句形象一点的话来讲就是我们人体要正常的呼吸离不开铁;缺少了铁我们人体就容易出现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然后缺铁到一定程度的话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大、然后也会造成相关化学基团的正常运行及影响其他营养素的转化或合成等。
2. 铁缺乏的分期
人体铁损耗是一个循循渐进(逐渐严重)的过程。一般从轻微到严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铁减少期,这里的铁指的是储备铁。因为人体摄入的铁不足,所以为了保证功能铁的充足,机体就消耗原先储存起来的那些铁。这个阶段即使储存铁耗竭了,也不会引起明显的生理后果,直接表现是人体一种叫做血清铁蛋白的物质浓度下降。
(不太正经的讲解:人体的铁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叫做功能性铁(可以理解为流通中的货币,占人体铁含量的2/3;另外一种叫做储存铁,可以理解为是活期存款,占人体铁含量的1/3)
第二阶段: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红细胞是我们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血细胞(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就靠它),人类成年人每秒产生新的红细胞大概有240万个。红细胞是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在它分化的过程中,需要蛋白质、铁、叶酸和B12这几种营养素的参与。简单的说,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所以第二个阶段的铁缺乏就是当人体存储的铁耗竭了,摄入的铁又不足,那直接导致的就是血红蛋白的生产原料缺乏了。这个阶段呢,人体会出现各种早期的症状,如疲劳、工作能力、智能行为下降等,但其血红蛋白的值还是在正常范围,所以我们也叫这个阶段的铁缺乏为隐性贫血或亚临床贫血。
第三阶段:就是缺铁性贫血期。这个阶段除了出现第二阶段的非特异性症状外,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这些指标也都下降。这个时期贫血的严重性取决于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
一般来说铁缺乏的儿童易烦躁,对周围不感兴趣,成人则表现为冷漠呆板。当血红蛋白继续降低,则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黏膜和眼结膜苍白(即医生经常说的“贫血相”),有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指甲薄脆、反甲等非特异性症状。
总结来讲就是铁的缺乏是一种慢性的,从轻到严重的过程。很多人确诊缺铁性贫血时,其实已经是处于铁缺乏的晚期了。以前小编也有看过很多关于铁缺乏的文章,但基本讲的都是铁缺乏第三阶段的缺铁性贫血期,容易让妈妈们觉得是等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才需要去纠正,这样的误区。而站在营养师的角度,我们更侧重预防大于治疗,我相信很多家长也是有这样的意识的。
3. 铁缺乏有什么危害
以下用文字简短的概括一下:
(1)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这里不单指身体的发育,也包括了宝宝智力的发育。缺铁的幼儿可伴近、远期神经功能和心理行为障碍、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学龄期儿童缺铁可出现学习记忆力降低。(所以宝宝很烦躁,很难哄、很难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甚至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弱,有时候真不是个性问题,而是你没有去关注她的营养问题呀)
(2)使得宝宝的活动和劳动耐力降低。那些动不动就说累,跑几步就气喘吁吁的宝宝,家长要注意一下。
(3)铁缺乏到一定程度,还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对比成人,这种影响在宝宝身上尤为明显。
(4)消化道改变。包括口腔炎、舌炎等。胃活组织检查发现75%缺铁性贫血患者有胃炎的表现。
(5)皮肤毛发变化,如头发干枯脱落,指甲缺乏光泽、变薄、变脆。
(6)神经精神异常,尤其是小儿,约1/3患者出现神经痛、末梢神经炎,有些会出现异食癖。(吃土、煤球、墙泥、生米等)
(7)此外,缺铁的宝宝还会出现抗寒能力下降、及对重金属如铅的吸收增加等等的问题。
可见,铁缺乏的危害涉及到宝宝生活的方方面面。铁缺乏对儿童大脑认知发育,特别是学习和行为能力的影响已得到世界公认是不可逆转的。(就问你怕不怕)
什么是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感知觉、逻辑性、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等等,与宝宝整体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这些能力在同为宝妈的我看来重要极了,现代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宝宝是否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对于她成长过程的学习和以后的职业发展都十分关键。因此站在妈妈的角度,我也很希望家长们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可以更加全面的去关注宝宝的营养状态。
4. 为什么我们的宝宝那么容易出现铁缺乏?
(1)辅食添加不当
铁的摄入量提供不足,当家长长期提供给宝宝的食物选择不当或宝宝出现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时,会影响宝宝食物摄入的种类与数量,从而限制了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最终导致膳食铁缺乏。
家长选择的食物中,膳食铁的生物利用率低:这与食物中铁的含量与存在形式、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相关。比如膳食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血红素铁,其有效吸收率在15%~35%之间。而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植物性食物及乳制品中,其吸收率在2%~20%之间。除了膳食铁的存在形式不同,膳食铁的吸收利用还受到膳食中几乎所有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影响(促进或抑制)。此外因为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在实际营养干预当中,有时还会涉及到宝宝先天营养代谢能力的问题。
那么除了铁缺乏,婴幼儿贫血的辅食添加问题还可能是饮食来源中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缺乏相关,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2)机体对铁需求量增加
婴幼儿、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时,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及组织铁相应增加。生长率越快,铁的需要量愈大,宝宝每增加1kg体重需额外增加铁约35-45mg。足月儿出生的时候体内约会存储有300mg的铁(但也受到孕期妈妈营养状况的影响),大概可以满足其出生后4-6个月的需要,此外足月儿在出生的第一年内还需补充外源性铁200mg,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胎儿期铁储存不够,而其生长发育速度又比足月儿快,基本上出生后2-3个月体内存储的铁就消耗殆尽了。因此相比较足月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第一年需补充铁约280-350mg。
所以,还在计划怀孕的准妈妈、已经怀孕的准妈妈,都一定要重视你自己的营养状况。妈妈怀孕前是否有贫血、孕期是否贫血、宝宝的出生体重、营养状况与她在宫内的营养状况(即妈妈的营养状况)息息相关。
(3)其他因素
铁丢失增加、铁吸收减少等。(比如慢性过敏、慢性腹泻、某些寄生虫等导致的消化道损伤或隐性出血等)
看到这里,很多妈妈可能已经在考虑要不要买朋友圈或者小红书等网红推荐过的铁剂了。但是我必须要严肃的强调,妈妈们千万不要自己盲目给宝宝补充铁剂,需要的话也要先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才行。任何营养素都是,过多或过少都是有危害的,不要把孩子当试验品呀哈哈哈。
5.预防或纠正宝宝的铁缺乏的一点思路
那关于如何预防或纠正宝宝的铁缺乏,我相信也是每一位家长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这里涉及到的营养知识点包括早期辅食添加(如合理判断宝宝辅食添加的时机,避免过早过晚添加辅食,理论上不早于四个月或晚于8个月;辅食早期由于宝宝进食量很少,所以选对食物很重要,(最好是血红素铁或强化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强化铁米粉等)的食物品种并逐渐辅以各种促进铁吸收的食物类别为佳;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避免一些可抑制铁吸收的因素)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要预防或纠正偏食、挑食的问题,尽量做到营养均衡。这里又涉及到很多与喂养有关的问题需要个体化的去干预改善。
针对已经出现缺铁性贫血或筛查时发现有隐性贫血的宝宝,根据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补充铁剂,补充多久,补充多少遵医嘱。但由于铁剂的补充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胃部灼热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腹泻等,所以学会合理选择铁剂也是一门功课。
......
以上是给到大家预防或改善宝宝铁缺乏的一点思路,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化很大,有时候更多是喂养做的不好及父母正确辅食添加的知识储备不足等看起来不直接相关的内在因素影响着宝宝的健康。篇幅好长好长,所以今天暂时不展开来讲。
我坚信当家长越重视宝宝哪方面的问题时,通常宝宝那方面的问题。
—END—
投稿作者:王淡埼 注册营养师RD备考ing
审稿专家:谭荣韶 教授
若想提升营养专业水平或了解更多营养相关知识,可关注公众号:东方均膳研修中心
阅读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