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琴所得

听琴所得

作者: 华阳真逸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0:30 被阅读0次

龚一,吴钊两位老先生的讲座发人深省,特将感触及心得归纳如下:

无数的事实证明,学习是必须要复盘的,那天听完龚吴两位老先生的讲课,白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有点想忘记大部分内容的感觉,留住的只是自己愿意留住的,已经和真正的讲课内容越来越远。

学习,从倾听开始,要做到真正有效的听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脑袋里都充斥着各种知识和不同的经历,所以总是有选择的听,或者只拣着愿意听的听,由此才造成了语意的偏差,甚至可能会出现矛盾,听课,读书,学习,概莫如是,当然,也都没有对错之分。

阅读,最后也在阅读中如实关照着自己,发现着自己,仿佛自己也多了一次书中的经历,思想也会慢慢变得厚重。

听琴所得

我记得有人说过:当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候,作品已经死了,因为此刻的作品已经跟创作者没有关系,其所有的价值将在和观者的交流中产生,也就是观者能够通过作品为媒介发现自己。

作品完成,作者已死。

千家有水千家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当琴声将我们带入不知何境时,万里无云也无我。

再来复盘一下艺术的学习与成长。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每当画画写字感觉不能进步的时候,各种困惑和疑惑也就疯狂丛生,脑袋里不能专注,甚至会有强烈的浮躁感,其实这时候恰恰是在火中淬炼,需要做的只是再拿起笔,安抚一下自己的内心,从新开始,迈上台阶,此阶段之疑惑立解矣。

所以说,艺术解决的都是自己的痛苦…

先技后艺,无技不成艺,无艺技无义。

技术的训练永远不可少,甚至需要日复一日的重复刻意练习,现在的艺术思潮喜欢标宗立派,又或者称自己为学院派,其他者为野逸派云云,龚一批判了这样的论调,不管如何,得先把最准确的声音发出来才行,也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循续渐进,也绝对不可以随意标新立异。

百工从事,皆有法度。

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但肯定有一条是最近的。

晚唐琴家陈康士曾言:

前辈得名之士,多不明于调韵,或手达者伤于流俗,声达者患于直置,皆止师传,不从心得。

宫廷宴乐声达直置,不为平民所受。

名士雅乐曲高和寡,从之者寥寥。

流俗小调靡靡之情,易为人所接受。

庄重,精致,粗俗,琴音有别,角度不同,师传固然重要,最重要的,实乃自悟,即心得。

琴声既出,对听琴者也要求很高,也无怪乎古琴为高雅洁净之士所喜爱。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情。

听琴者也需要很高的境界…

最后以孟郊的一首诗结尾:

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

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

                                    华阳真逸  戊戌寒露

相关文章

  • 听琴所得

    龚一,吴钊两位老先生的讲座发人深省,特将感触及心得归纳如下: 无数的事实证明,学习是必须要复盘的,那天听完龚吴两位...

  • 听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指上有琴声,何不于君指上听?

  • 听琴

    黑夜 精灵一样的音符 点亮一盏盏星星 白色的音符 白色的精灵 似从圣境飞来 心存高贵和悲悯 白色的清脆 不近人间烟...

  • 听琴

    二胡的哀伤 一曲颤音 拉弦的手生疏 弹不出优美的弦律 曲哀致心 断句成弦 割不断的忧愁 一锯一锯 在听琴人的心上拉...

  • 听琴

    文/兮槿 突闻清月弦, 然记浮生欢。 好歌一曲安, ...

  • 听琴

    疏剌剌恰似晚风落万松 响潺潺分明是流水绝涧中 这分明是我试谱的鱼龙曲 恰为何竟在这仙客指下弄 适才我琴思忽断曲未终...

  • 听琴

    琴声入耳曾相识,旧地重逢两客身。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 听琴

    灵动的音符 在指间幻化行云流水 霞光映照飞翔的翅膀 光影如泉 奏成欢欣乐章 树林的呼吸均匀流畅 月出天涯 把美妙光...

  • 听琴

    琴声穿透了房间 把每一个细胞唤醒 旋律的海洋 涌起一排排浪 带着难以名状的情绪 冲将过来 淹没了一切 当人醒来 琴...

  • 听琴

    听古琴曲常在寂静的夜晚,暗淡一些灯光,打开音响,让琴声缓缓地飘逸。这时你可以自由地诠释每一个音符,让琴声成为或好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琴所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ae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