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27 说话的客观和主观

2019-02-27 说话的客观和主观

作者: 笑掩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5:15 被阅读0次

是时候深入思考自己的说话方式问题了。

上午有两件事,虽小,但给我印象深刻,感受深的是说话背后的思维方式。

客观与主观

一个是领导询问对某个问题的看法,L君从程序角度分析流程处理过程,不完全表明自己立场,但看起来有理有据;自己则从感觉出发,虽然也对,但终究是一种推测。我想,这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区别,或者是从客观出发还是从主观出发思考、描述问题的习惯。后来表态时,L君又明确表示认同领导意见,自己自叹弗如。

这件事,让我思考一个问题,说话背后有固定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客观思维和主观思维。

客观思维从客观事实出发,比较冷静,不夹杂感情,特点一是用固有的框架去框这个事件,得到的结果符合基本要求,有理有据,别人挑不出毛病,显得很专业,而且直接到了执行层面。这个虽然不一定真的符合事实,也 可能达不到实际成效,就是走形式,但它真的很高级,总能让自己占据高位,不陷入被动。特点二是处理问题更加简化,因为程序、标准是现有的,不符合的直接去除,符合的处理过程已经明确,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特点三是有交流基础,这个标准和程序大家都认可,交流就会无障碍。

主观思维是更重视感受,看到现实背后的东西。特点一是更注重人际交流,这次谈话,仅从客观表达效果肯定不好,因为领导已经有看法,只是看看其他意见,也是履行集体决策(实际上客观表达是建立在对方主观已经明确的基础上的,是共情行为的一种方式)。特点二是联想广泛,能引出很多深入的思考,看到深层次的问题,但这个思考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可能符合对方需要也可能是对方不想听到的。特点三个人判断太多,增加犯错机会。

总结:客观也好,主观也好,前提是看需要,表达之前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看能用什么。这个判断要形成习惯。

用客观保护自己

另一件事是和同事交流文风的问题,说以前文风虚话、套话多,现在更实。自己解释说,虚是做的虚,不好实。这是不对的,犯了过于主观的毛病。虚的原因有很多个,有环境、风气、水平等各方面原因,不能只主观认定一个。另一点,应该就事论事,不能把工作都否定了,既看低自己,又得罪别人,害人害己。

在这一点上,必须反思。一是必须养成就事论事的习惯,坚决不扩展,要说大话,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既有水平又保护自己。二是低调,不过多解释,不贬低自己更不贬低别人,甚至主动想和说自己及别人的好,哪怕不一定是真的。要给大脑积极的信号才更重要。

相关文章

  • 2019-02-27 说话的客观和主观

    是时候深入思考自己的说话方式问题了。 上午有两件事,虽小,但给我印象深刻,感受深的是说话背后的思维方式。 客观与主...

  • 客观和主观

    最近看的几本书和一些文章(原则,beyond feelings,吴军和万维钢老师的专栏),都恰好和观点有些联系,关...

  • 主观和客观

    最近在硅谷来信中,吴军谈到了主观和客观的问题。他的来信让我更新了认知,发现主观的看法很多时候比客观的更重要。 他曾...

  • 主观和客观

    我从来不怎么相信运气,但令自己比较尴尬的是我一直都是用运气这个形容词作为自己不敢理所当然享受赞美与赠与的一种托词。...

  • 客观和主观

    我们做一个项目或者做一件事情,要有逻辑有标准,客观标准是我们参考的理论标准,主观是我们以自己的认知进行评判的。 最...

  • 主观与客观

    客观与主观,人们经常谈起。说话要客观些,看问题太主观了等等。 个人认为,客观就是从客人的角度考虑问...

  • 关于主观和客观

    在我的世界里,事物渐渐被我分成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别,主观是通过我努力能改变的,客观是是无论我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的。 宏...

  • 关于主观和客观

    这个立场确实很难把握,不管站在主观还是客观,因为角度不一样,你无法做到理智,就算你完全没有感情色彩。 公说公有理,...

  • 主观和客观的区别

    对于主观和客观,我基本的看法是这样的: 1. 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客观,因此人不能偷懒,不经过思考就接受所谓权威...

  • 客观 主观

    没有客观原因,只有主观因素,我认为没有困难,在哪里努力,哪里就会开花结果。只为了对得起自己,和信任我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27 说话的客观和主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b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