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醉乎山水之间

醉乎山水之间

作者: 水木佳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15:04 被阅读0次

中午吃完饭,和姑娘去公园玩。

天气晴朗,车内有些闷热。下车后,微风一吹,感觉恰好。

进了南门,姑娘一边拉我手,一边说:“妈妈,你哪个胳膊受伤了,我总记不清,这个吗?好的,我会轻轻拉你手的。”不得不服,小棉袄就是底细贴心!

我们携手途经园内的游乐场时,姑娘远远望着滑梯上、秋千上上下翻飞的孩子们,问我说:“妈妈,你不是说病毒还没消失嘛,那他们的妈妈怎么还让他们在那玩啊?好像有的小朋友还没戴口罩。”

“可能是他们妈妈没想到这个问题,或者是他们不听话,非要玩。”我说。

“哦,那么看来,还是我的妈妈厉害了,知道让我躲避病毒。”她自豪地抬起了下巴。

“还有你也很听话啊!”我夸奖着她,继续往前走,我们径直来到秀水湖边。

记得半个月前来时,湖里的水干了很多,都快见底了。可是今天,这里的水又恢复了原样,远处墨绿色,同冒出水面的水草相映成趣,近处有些泛黄,依稀可见大小不一的鹅卵石。

水,总是让我情有独钟。或许是五行木命的缘故,或许是皮肤干性的缘故,我以为,有了水,世间的一切都变得柔软起来。

我喜欢爬有水的山,嶂石岩,天河山,紫金山,云梦山,云台山,莫不如此;行进时,有水路,绝不选陆路。一路驻足,一路清凉,一路探幽。

山有树,只是增加了色彩。山有了水,便有了灵气。曲径流水,泉水叮咚,便多了许多情趣,少了一些单调,缓解了劳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山穷水尽之时,或路转山岩忽见瀑布,或幽洞尽头天池赫然呈现,清凉袭来却无寒意,一簇簇白色水花推搡而来,一入池不仅立刻哑言禁声,并且通体翠绿,融入池水,再经由山势开启下一段旅程。

人往高处走,水却在往低处流。水自高而下,见惯了高大巍峨,气贯长空;人自下而上,习惯了仰望与追逐,志在高山。人们期待水在山巅唯我独尊的感觉,也羡慕水柔韧温婉的姿态。水尊重人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也期待人有随遇而欢的心态。

所以,人与水更多的是擦肩而过,各奔前程。而那邂逅又懂得的则是少之又少。水希望人不要疲于高处的严寒,人却执念于未知的秘境。只能等到有一天,人立足山顶睥睨万物后再原路返回时,才会回味偶遇水时,水那欲说还休的眼神和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尘埃的欢歌。

水的伟大就在于此,生于伟大,而甘愿渺小;生于磅礴,而选择平和。变换于有形和无形之间,顺遂万物而又游刃于万物。可柔可刚,滋润万物而又无惧于万物。这恐怕是我喜欢水的又一个缘由。

山离不开水,水应该也是喜欢山的。山创造了水的高度,造就了水的气场,而水的宿命却是奔流而下,流浪远方,见识不同的风景,在游历中获得生命的升华。就像山会迎接下一轮水一样,新的生机和欢乐,会一遍遍冲刷山脑海中一轮轮水的印记,直至渐渐模糊。

壁立千仞,在于那厚积不发的肃穆威严;海纳百川,在于那绵延不绝的浩瀚无声。

对于生长在华北平原上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山水很难遇见。小城公园里,这焕发生机的一湖碧水自然就引发了许多的关注和惊喜。

沿着湖上曲曲折折的木板路行走,可见一些拿着鱼竿的老先生,时不时突然起竿,查看是否有鱼上钩,没钓到的摇摇头重新放钩;钓到的便放到身边的一个小水桶里,鱼不大,观赏还可以,鱼竿倒是有两三米长。远处湖的低洼处,有家长陪着孩子拿渔网网鱼,网竿有一米长。

湖西边紧挨着就是山了,即使是假山,也撩拨着平原人永不休止的探索精神。

一个朋友,生长在大山,因为高考改变命运,走进城市上大学,毕业后随丈夫落户我们这个平原小城,她曾经讲过第一次带丈夫回老家时的场景。丈夫迫不及待地一路小跑爬上山顶,顾不上喘气,就挺直腰板张开双臂仰头闭眼地对着四周大声欢呼,欢呼之后,坐在地上再也不想下山了,累着了。随后上来的朋友打量着平时稳重内敛的丈夫,讶异于他的如此表现,心想着,不就是个土山冈嘛,至于兴奋成这样?

当然,吃腻了精粮和大棚蔬菜的人,对粗粮和野菜还是赞不绝口的。同样,农民只知道烈日下汗珠子是没来由地往下滴答的,乡间公路上坐在空调车里的人则会被这种劳作精神感动,抒发着自己的敬佩。农民也只有在双脚奔走在地畦水沟里,被清凉的地下水浸泡时,才能由衷发出一声“爽”的赞叹。车里的人也只是在走出车门的一瞬间,才突然发现,夏日里,什么诗情画意都是多余的,去田野里实打实地劳作一番才是硬道理。就像柳青先生为写《创业史》辞去县委副书记定居皇甫村,在一个破庙改成的住所里住了14年。

隔行如隔山,不爬过这山,内行也会看不出门道来。平原人爬山,也是外行看门道的过程。

姑娘每次到假山这里也是要爬爬的,虽然她还小,只能爬一两块山石,但是很快就被我叫停了。出于安全考虑是一方面,尊重公园管理规定也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我始终感觉,假山真不是山,它的出现只是为了迎合身旁的水,那微黄的颜色,玲珑的造型,更带有一种小家碧玉的别致,完美无瑕地呼应着这一池湖水的心境——静雅灵秀。这假山和这湖水一样,只可欣赏,不可亵渎;只可静悟,不可喧闹。

著名书法家耿文海先生曾经来小城采风,凌晨五点半,天色幽蓝,他独身来至公园的珑山秀水旁,闭目静听,任思绪驰骋于这一方天地,体悟身心和周身自然山水的融合。他说,小城历史源远流长,小城人博学热情,小城环境生态宜居,小城公园钟灵毓秀,仅此珑山秀水就足以融通灵识,怡养性情。

耿先生是一位大家,贯通于书法绘画、诗歌散文、摄影音乐,也许还有其他,我不得而知。然而,他又视自己如尘埃,沧海之一粟,昆山之一石,他很是谦虚。这又同水的品质不谋而合,怪不得他作为一名外乡人,初来乍到便很快感应到小城人文山水的玄妙。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人却未曾有过此种心境。

于是,当姑娘兴致勃勃游走在珑山秀水之间时,我也紧随其后审视欣赏着这里的每一寸区间,水中倏忽闪现又消失的草绿色小鱼,山石缝隙里用以凝固的黄泥。假山后一棵棵绿树,假山前一簇簇黄花,山脚下一个个试图攀爬的顽童,山对面一片秀水五六钓叟,柳树下,得闲坐于石上,春光不错,溜娃挺好。

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间,自醉人。

相关文章

  • 醉乎山水之间

    中午吃完饭,和姑娘去公园玩。 天气晴朗,车内有些闷热。下车后,微风一吹,感觉恰好。 进了南门,姑娘一边拉我手,一边...

  • 游花溪湾记

    游乎山水之间,而乐乎人文之下也。昨日闲暇,饮酒既醉,余自游于花溪湾,漫然微步,兴之所致也。花溪湾者,隐于小...

  • 学生习作

    (一)同“醉翁”游亭 醉翁之意不在醉,而在乎山水之间也。 ...

  • 山水之间系列作品-数码绘画

    作品:《山水之间01》 作品:《山水之间02》 作品:《山水之间03》 作品:《山水之间04》 —————————...

  • 醉·柳

    山水之间春旖旎 柳梢丛中燕阴翳 碧帐垂帘绿罗裙 轻烟细柳河堤醉 ——蔷薇

  • 滕 怡.醉

    醉 ——读《醉翁亭记》有感 滕怡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简洁...

  • 山水之间

    从土地里跳脱出来 扎根于最深最远的天空 手心叠着手背 春色借着雾色 偶尔甩下几粒种子 便成这水波缱绻之间 绿的精灵...

  • 山水之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多么文人的一句话,诗酒山水,醉意人生,是很多文人通有的性情。山水,古往今来都是令...

  • 山水之间

    蟒山环抱 仙雾缭绕 峰峦叠翠 烟波浩淼 湖光塔 望海亭 波起一浪一浪涌 锯齿崖 鸽子洞 风动一船一船行

  • 山水之间

    这是来秦岭实习的第二天,有幸见识了一些美景,虽然我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但对一直想寻求山水之间隐士般生活的我来说,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醉乎山水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ec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