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
学习你喜欢的东西,才能将积极性转化为学习效率。
两周回头看没有变化正常,两个月回头看也没有变化也没关系。但如果两年回头看仍没有变化,活着便是一种腐烂。
提问是一个人的高级思维能力,向自己提问则是顶层思维能力。
当你觉得一天24小时不够,幻想一天变成48小时是没有用的,你只能不断权衡把时间用在哪里。
信息时代知识并没有爆炸,爆炸的都是糟粕。
论说服
我们不缺乏道理,我们缺乏榜样。再有道理的话,也需要合适的人和时机说出来。
为什么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一个人不需要太多道理。假设你需要10个道理,那么从第11个开始,都是耸人听闻。
论认知
有知识和知道怎么运用知识是两回事,更重要的是后者。
荣耀总是和愚蠢并行。
那些语言明快的,为人却是缓和;语言冷静的,为人却是焦虑;语言凶残的,为人却是善良;语言温柔的,为人却是暴躁。
社会是由精英推动的。这些精英通常有这样的特点:广泛的社交,多语言能力,多元文化家庭,政界和商界资源,国际化的学习经历和价值观。
怎样拥有良好心态?经历过一些事情,总是努力,必要时会自嘲。
标签确实让一个人活得更有尊严
你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无知的人
有时候换位思考不是为了发现什么,而是为了释然。释然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发现。
我们问的每一个问题,内心都已深埋答案。问题是答案的摆渡者,自己是自己的导师。
有时候并不是在坚持,而是付出太多,放弃不下。
所有的话都是场面话,所有的意义都来自语境。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痛并快乐着”。因为痛有很多种,且每种都很痛。
论教育
公司最底层的员工可能同时是一个孩子的父亲。这样的人做着平庸的工作,却给了孩子不平庸的榜样,依然值得尊敬。
培养出价值观正确的孩子,比培养出天才更重要。
论阅读
阅读讲究时机,即在人生不同时机读到的书,给人的启发不一样。
阅读让人有幸福感,不仅是因为阅读本身多快乐,而是人容易在阅读中静下心来。所有让人感受到幸福的东西,靠的都是改变人的感受力。
把书读薄,意味着划重点、摘笔记。把书读厚,意味着延伸阅读、发展理解。再把书读薄,意味着形成框架、沉淀思维。再把书读厚,意味着联系实际、连接万物。
阅读意味着现实世界没有满足你的求知欲。
论写作
写作是一种自我管理机制。有其它可替代机制也可以,但总要有种机制可以督促你反省。
写作的乐趣看似在于记录,实际在于创作。
太多年轻人把创作热情当成创作才华,但也太多年轻人不知道坚持为何物。
论日常
基本上,每个年轻时坚强的女人,到了晚年都成为一个难以对付的婆婆。
一个人必须要有情绪才是一个有趣的人。但同时,一个人必须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一个有趣且成熟的人。
怀旧是一种特别优秀的素质,因为美好确实藏在过往。
当你想随地丢垃圾的时候,你对自己说不应该这样做。这就是修养。
解释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科学、伦理(道德)、文学、哲学。年轻人别轻易用文学、哲学应对世界,容易让人变得颓废。
知道“冥王星从太阳系中除名”,和知道“人人都有他的难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知道。
人生并不是一块画板供我们在上面自由绘画。人生其实是一块拼图,我们用尽一生的力气,只是拼出命中注定的图案而已。
物质带来绝对快乐,心态带来相对快乐。前者没有弹性,后者富有弹性。
对于婚姻,以及生活中的其他重大事情,成功不仅仅是找到成功的因素(如相互欣赏),更重要的是避免失败的因素(如争吵后互不退让)。
未经整理的想法不算思想。
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精心挑选的人和事上。
即便是CEO大概也就人均任职10年,为人父母大概任职50年,做自己大概人均任职80年。孰轻孰重一看便知。
一个30岁的人,他的脾气可能和3岁时一样。一个50岁的人如此,一个70岁的人依旧如此。
每日之余有人陪你谈谈人生和道德是幸福的。
一开始我觉得爱情爱的是某个人,后来又觉得爱情爱的是某个年龄段,再后来我意识到爱情爱的是某个人的某个年龄段。而现在,我终于确定爱情爱的是某个年龄段让你陷入爱情的那个人。
即使意见分歧,立场也可能统一。
论信念
不管黑暗多么没有边界,我们必须拥有对光明渴望。
想到死亡,就什么都想通了。
简单讲,奋斗就是饿着肚子找吃的。
你可以“常立志”,但如此一来就永远体会不到“立长志”的内心力量。
生活中有无数的机会让你成功和失败。不信你试试。
思考但没有行动,等同于放弃。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正确答案,所以不要妄想先说服所有人再行动。
一个人的成就,直接原因是行动力,根本原因是想象力。
魔鬼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也会引用《圣经》。
认识一种新的思想,就像撕开你的帐篷后发现的那片美丽星空。
乐观背后是透彻的悲观,悲观背后是盲目的乐观。
对一个人的激励,最终都是激励他发现自我。
一个人要成为大师,既需要遵循前辈的足迹,更需要打破前人的规矩。
什么叫下定决心?就是不做完不睡觉。
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烦恼都是多余的精力带来的。
什么是爱?爱就是为了让对方变得更好,并且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
每个人的命运轨迹都是物理性质的,他的领悟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我一辈子都想翻越那座大山,以至于我一辈子都在为翻越那座大山而准备,最后我发现,翻越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座大山教会了我如何充实地过每一天。
乐观不意味着生活平顺,而是在遭遇不幸时有直面的勇气和向上的心态。换言之,勇敢的人才配得上“乐观”二字。
年轻人犯错时哪里想到这是错,他只想到尝试、进取、渴望。真正的错,都是由深思熟虑的人犯的。
年轻时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人人有人人的难处。年老时我想通了,因为所有人的生命都在倒计时。
一个人在他放弃治疗的时候才生病。一个人在他放弃希望的时候才绝望。
一个人只要决定往前走,就会发现过去不足牵绊。因为前方路途依旧遥远。
一个人既不是为了父母而活,也不是为了上司而活。他始终是为了自己相信的事情而活。
地球最初形成于距今46亿年前。再过10000年这个论述也不会改变。普通人的一生,颗粒度更是小到不值一提。
论财富
你不必那么在意自己的财务状况。因为不管你怎么在意,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想再多也没有用。
区别人与人的,不是职业或财富,而是兴趣与认同。
一份有趣的工作比一份有钱的工作更吸引人。不缺钱的人都这么说。
论信任
是否信任一个人取决于环境,有时候你谁都不能信,另一些时候你别无选择。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就看看你从哪里来。
论旅行
如何区分旅游和旅行?在旅游中,目的地重要;在旅行中,动机更重要。
论咖啡
中国人喝咖啡,醇厚感第一,甜第二,涩永远是一票否决项
论孤独
年龄越大,身份标签越明显。慢慢的,别人只知道你的标签,只有少数伙伴见过你标签下面的灵魂。
论职场
每个人都要做本岗位的“大厨”,即在既定条件和资源下做出一盘“好菜”。相反,如果公司不支持一个人发挥他的创造力,那么这样的环境便是阻碍。
在抱怨团队不给你机会前,先问问你为团队付出了什么。不问回报的付出确实挺傻的,但不愿付出傻得更彻底。
放到历史长河里看,很多领导讲话是屁话。
有些东西无法通过职场实现,至少比你想象得多。
这世上有两种人在谈方法论,一种是成功人士的经验所谈,另一种是不够努力的人在扯淡。
也许你并没有很渴望晋升,但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真相。
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同事(360℃)对你成长帮助有多大?想清楚这两点,就看清自己的职场处境。
任何管理环境下都有屁股决定脑袋的现象。但你若想成为那个屁股,首先还得靠你的脑袋。
只思考效率,这是员工;也思考战略,才是老板。
干活太多容易被人看不起,因为你的形象沦陷了。
像对家人那样对同事:和而不同,批评与自我批评,以爱结束,提倡工作生活平衡
要对标(为了奋进),但不要对比(以防焦虑)
做的人要愿意想,想的人要能够做
广开言路,给员工的管理诉求提供出口
首年即开始满意度调查
钱给到位,要求也给到位
10分钟微课堂(总经理课程,经理课程,专业课程)
人才型企业,要进行知识管理
加班本身没有钱,但加班的结果有奖金(从年度工资总额列支)
企业的战略决定人才战略
绩效,首先是一种工具(绩效产出点),然后是一种契约,最后是一种考核,员工和企业的心理契约
功夫在平时
当一个组织把目标层层分解后,责任感也被层层分解了。
有些人好管,天生奴性。有些人不好管,天生反抗。互不相让,人心紊乱,天下大乱。管理者只能顺势而为,或者顺势不为。
文化背后是商业,商业背后也是文化
热爱带来创造力。工业与农业皆是如此。
职场里有一部分人深受毒鸡汤侵蚀已久,他们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翁,全力以赴,结果遍体鳞伤。其实真正的主人翁意识是指对自己负责,进而对工作负责。企业文化口号可能是老板的蜜糖员工的砒霜。
高层靠前瞻管理,中层靠制度管理,基层靠待遇管理。没有前瞻性做不了高层。没有制度中层无从下手。没有待遇基层揭不开锅。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嗅到环境变化,知道你想把业务和团队带往哪个方向。
任何性格,在领导力考量时都具有双刃性。
大企业和大国家有一样的管理难度,即有法难执。于是问责制就成为一种见效但无奈的管理补丁。
发出指令容易,传导信念才难。带兵打战如此,带领团队亦然。
企业越发展,愿景越明晰
企业如何推动改革?方案先行、充分沟通、绑定相关者利益、必要时以行政手段推进。
必须要意识到任何场合都需要聪明人。对于文职工作,提高文件处理、会议沟通的效率尤为重要。
HR水平的提升,最终落脚于对业务的洞察。
希望人们做出什么行为,就授予他什么荣誉。因为享有荣誉的人会被限制在仪式感中,而这种仪式感会驱动他的行为。
论投资
不是市场情绪影响我的情绪,而是我的情绪构成市场情绪。
反过来想想,永远反过来想想。
(感谢你阅读到最后一个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