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写这类文章大半是陪不了父母身边,为自己的愧疚找一个理由,为心中那份情感找一处宣泄处。
就像我感叹不能陪着父母时,老姐就会很烧包谷的说,我又在家啦!
我偶尔发张吧女儿图片时,媳妇就发一堆娃娃照片视频来显摆。。。
对母亲的印象其实更多是严母,曾经写过一片单独的。
从十三岁起就开始在外求学,到现在一算在外时间远远超过家里。以前回家,不到家门口基本不给家里打电话,因为从成都到家辗转还是要很长时间,他们一知道就会不停催问,到哪了,什么时候到家啊!年少气盛的那时是感到比较烦的,不过现在也逐渐明白那是一种关怀。
母亲善于唠叨,却不善于关怀的言辞,打击人可以让你欲仙欲死,关心人只能自己体会,每次打电话回家,老爹叫她接电话,我和她不到三句就会把天聊死,然后就听到电话那面老爹说“你不会问问这,问问那啊?”的埋怨,之后一场家庭口角避免不了。
由于家庭原因,她自己的头发总是梳不顺,家里也总是看起来乱糟糟的,但她有一颗爱干净讲卫生的心,所以对于我和老姐的邋遢~懒惰,恨之入骨,为此没少挨揍。
老爹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不是说他种地,而是骨子里的那种家族观念,有时不得不感叹生育的力量,据可靠信息来源,明初我们这一支“王姓”来到贵州安家,三四百年时间,从三户人到现在数万人,就我们这个小村落而言,当初的十兄弟,从民国开始,百来年,人口就达十倍。。。。几何增加啊。所以父亲对于家里的每一个人,能有所成就,他都有一种与荣共焉的感觉,hin开心。
每每多喝两口,他都会感叹当年要是条件允许,他也算大学生了,全镇第一名却不得不因生计辍学,赚钱养家,那时他只要微有醉意,就会默默的背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全文不拉。在学习的劲头上经常会感到惭愧。
时光如梭,每一次会议,父母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都会多出一些,曾经遮风避雨的大树慢慢的佝偻着,衰老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