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来,目前还未过27岁的生日,但是在精神上我已经进入30岁很久了,这个体验并不好,我每天如亡命之徒般被时间追逐着,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拼命地想要在30岁之前多积累着资本,以防止自己的30岁过于窘迫。奈何,一日终究只有24小时,工作之余每天能够抓住的时间在5个小时,然而要达成的目标却很远大呵,日语一级,英语阅读200本,还想要练就结实的身体,就这样每个小目标上均匀一点,都不太能看出太明显的效果,而给自己设置的临界点已经近在眼前,真的是悔恨自己之前27年的光阴为啥仅仅取得了那样一点成果...
当前的困惑非常多,痛苦,愤懑,每天压制着情绪,控制着不让自己爆发,似乎分分钟都能哭出来,并不是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而是真的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愤慨啊,而一次次的失败似乎已经在隐隐约约中注定了的,隐藏在性格中的。一直以来,不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一种马马虎虎的态度,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很好地自觉,有时候还容易被消极的环境带偏,导致成长的路也是曲曲折折的,没有达到自己最理想的状态。
我有时候在想,假如在18岁的时候我更有勇气去选择复读,不出意外,我可以考上一个重点大学。
假如在22岁的时候我没有选择考研,以我当时的资源,我应该会在家旁边找一份工作,不在乎大城市什么样,没有机会见识,也不会刺激出这么多想法,产生这么多痛苦。
假如在22岁的时候我没有选择考研,我也不会遇到果果,这是我的幸运呢,还是我的不幸。这都得等以后时间来鉴别了。
但是人不可能活在一种假如带来的想象中,当脑海中产生了假如,往往是生活遇到了不如意之处。于我目前的处境看,我对自己和果果都有不满,从我目前的情况看,我真的不确定自己能在未来有点什么成就,空有一纸文凭,既不能展示出能力,也不能转化为金钱,一心想要考出日语一级来,到时候又能有怎样的转机,也都尚未可知,但是不断地去尝试,去播种,说不定哪一个就开会结果呢,姑且为了这个小目标先奋斗着吧!再说说文凭这东西,这只是阶段性努力取得的一点成果,这点积累还不至于让你不费力就能在人群中发光发亮,而重要的是要持续充电,做出最起码和别人一样多的努力,然后再祈求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要避免一个误区,工作是很单纯的事情,不能总想当然地认为在别的地方付出的努力直接会作用到自己的工作上,要有目标针对性地提高,不要将自己的风花雪月视为理所当然,而是真正地把它转化为生产力。读了一本书,是否可以以某种形式总结出来,或者以读后感或者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发思考,把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分类,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条理的人,也将自己的知识真正地储备起来,随时都能用起来。
关于自己的焦虑问题,焦虑说明人在思考,痛苦说明还未完全麻木,那就不妨再尝试一把,轻松也是一个,辛劳也是一天,而人生从来就不轻松,那还不如将自己的身体设定为工作模式,早早习惯起来。
人生没有假如,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为错过了太阳而伤心,那你也会错过星星和月亮。而我相信,处于低谷的我,人生不会仅仅就是这样了,一定还有重新洗牌的机会,而一旦机会来临,我要有紧紧抓住它的能力。而现在我就是要积累训练这种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