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

作者: 游荔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1-11 08:08 被阅读0次

修身养性

修身,是通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以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实现理想人格,进而影响他人,奉献社会。修身能抑制人性中的恶,光大人性中的善。古人对人性的认识,说法不一。孔子曰“性相近”,孟子倡“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不管怎么样,人性只是一个内在的、潜藏的某种可能性,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须下结结实实的修身功夫。

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情感,但这四种道德意识只是“善端”,即善的萌芽,能不能显露出来且成长壮大,有待于后天努力,需要自我修养、爱护、培养。就像树木的生长,需要阳光照耀,雨露滋润,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斧斤砍伐,牛羊啃食,再好的树苗也会夭折。

孟子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荀子认为人生而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好声色,如果顺从天性,就会出现争抢掠夺、残杀暴乱、淫荡混乱之事,必须制订礼仪法则制度规范,强制人们遵守,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修养。

人性兼善恶,若不加以修炼,善也可能会变成恶。唯有修身才能抑恶扬善,成就世间最高贵的人。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修身要达成的目标,一要光明磊落,坦荡正直。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老是烦恼。二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三要积极进取,宽厚包容。《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生不息,君子应如自然一样,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大地胸怀阔大,兼容万物,君子应如大地般心胸宽广,增厚美德。

修身对内要达到的效果是“慎其独”。《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重修身,注意培育理想的精神境界,因此拥有了高贵的品格,让人尊重,让人敬服,且不怒而威,就像荀子所说的,“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

未明修短理,昂首问苍天。修身需要自我努力,不断超越。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认为只要心中存仁,按照仁的标准去做,向着仁的目标不断努力,就能实现仁。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美善不是外面得来的,而是自我内在的努力,好的名气也不是虚张声势得来的,而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

修身要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还要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要进行切、磋、琢、磨的功夫,否则不能成器。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要成就一名君子,也需要进行一番艰苦修炼的过程。

要知安分处,修性本真常。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文礼乐源何大,振笔云雷泽益滋。只要经过持之以恒的陶冶修炼,人人皆可成为道德高尚之人,成为知耻向荣之人;只要每一个人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向善,远离邪恶,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习俗与社会氛围。

相关文章

  • 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

  • 【原创】能量书法-50:修身养性

    能量书法:修身养性 今日送上能量书法: 修身养性。 创作者:光明真人。 配上一首打油诗: 《修身养性》 人到地球走...

  • 无他

    修身养性。

  • 无标题文章

    修身养性。

  • 描红

    修身养性

  • 谈修身

    修身养性

  • 2017-07-09

    动辄修身养性

  • 12月4日作业

    写字修身养性

  • 《道学.修身养性的栓释》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修身养性是锁心猿擒意马,行走坐卧真常; 修身养性是戒骄戒躁,处事荣辱不惊; 修身养性...

  • 修身养性与行善积德

    修身养性与行善积德是人生的二大修行,修身养性针对的是自身,行善积德针对的是他人、公众,修身养性指通过自我反省和修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身养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sb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