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和我的母亲

我和我的母亲

作者: 回南少年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22:29 被阅读0次

    第一次用文字来写我的母亲,这么多年来竟然没有过用文字来记录我的母亲,说来也是惭愧。从小到大很少和妈妈闹矛盾,记得的只有小时候的一个谎话和一次正面冲突。在妈妈眼中我应该是一个乖孩子,妈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轻微地抱怨也只有偶尔的几次。在我心中妈妈是一位勤劳、善良、孝顺、随和、倔强、敢爱敢恨的母亲。近几年来我越来越多的注意到了我妈妈的这些品质,也慢慢有意识的去思考和妈妈相处中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妈妈兄弟姐妹六个,妈妈排行第五。外公是一位比较严厉的父亲,喜欢走南闯北交结朋友,重视妈妈兄弟姐妹几人传统礼仪道德的学习,妈妈现在仍然可以随口说出一些谚语古训,让我很是佩服。我没有见过我的外婆,但是经常听妈妈说起,是一位勤劳朴实慈祥的母亲。妈妈和三个姨、两个舅舅相处的都很融洽,互帮互助,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当时外公家是地主的成分,整个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几位舅舅和姨母很小便要开始做农活,妈妈读书到小学毕业,在兄弟姐妹中是读书最多的了。妈妈很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多年后对于上学时期的好多事情仍记忆犹新,经常会跟我们说起。就在前几年遇到了当年上学时关系很好的老同学,妈妈很高兴,现在两人一直保持着频繁的交往。

    妈妈的品质中我首先意识到的是倔强。我小的时候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不好,婆媳关系不和谐是中国社会关系中的很常见的现象。妈妈是比较善良的人,攻击性较弱,在和奶奶的矛盾会积累一些闷气,不愿意和外人说,有时候会一气之下直接带着我去到外公家住上一阵子,要等爸爸登门去接才愿意回来,这些陈年往事都是从妈妈的讲述中知道的。等我和弟弟妹妹大了之后,妈妈不高兴的事情就会跟我们说,诉说能够缓解妈妈压抑的情绪。所以后来在外上学时,我会经常给妈妈打电话聊一聊,基本多数时间都是在听妈妈讲述最近高兴和不高兴的事,每次我都会耐心听妈妈讲,虽然多数都是一些小事,但是能够通过这些了解到家中的情况,同时还能缓解妈妈的情绪,我感觉还是很值得的。不过后来妈妈的倔强脾气还是做了一件我让惊心的事。

    外公去世三年的时候,妈妈与爸爸发生了一些争执,妈妈感觉很委屈,找二舅去说理。妈妈和二舅姐弟的感情很好的,一直到现在都是,大舅不在了,有什么委屈的妈妈会跟二舅说。妈妈后来跟我说,当时爸爸说她做的不对,二舅也说他做的不对,妈妈就感觉特别受委屈,又没有地方诉说,当天晚上有了寻死的想法。幸好爸爸及时阻止才没有发生,听完之后我真的很后怕,妈妈倔强的性格真有可能做出自杀的事情来,后来我就会经常给妈妈打电话聊聊天,就怕妈妈情绪不好做出什么事情来。现在我和弟弟妹妹都已成年,妈妈好多事情都会跟我们说,也更懂得了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完全不会有类似想不开的想法了。

    我和妈妈的正面冲突:小学二年级的一天下雪,雪融化后会有泥水,早上出门上学时妈妈让我穿长筒胶鞋(防水防泥),我当时也不知道为啥,就是不愿意穿,妈妈尝试几次给我穿上,都在我的挣扎下没有成功。那是我和妈妈第一次较劲,我就坐在屋里的椅子上不穿鞋也不去上学,妈妈去做自己的活不搭理我,我和妈妈就这么耗了好久。后来上课的时间马上要到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穿上胶鞋上学去了。

    妈妈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敢爱敢恨。妈妈生活中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没有什么脾气,邻居们都喜欢到我家串门和妈妈聊天,妈妈也很热情大方地跟邻居们互动。但是妈妈对于不喜欢的人就很排斥,妈妈很讨厌自私懒惰的人。在与身边的人相处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人自私自利的做法,妈妈都会指出他们的不妥指出,生活中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有过多的接触。敢爱敢恨的性格也给了妈妈足够的勇气,还记得小学时被同学欺负后,妈妈去同学家和人父母理论的场景;记得初中时我在学校把床搞丢了,妈妈天不亮就早起,带着我踩着冻雪走路五公里到学校找床的事情;记得读初中时有一段时间家里经济不好,妈妈每天在家里做手工活赚钱来维持我每周的生活费用。现在回头看一看妈妈当时的这些壮举,真的很佩服妈妈的勇气。

    我对妈妈说过的谎话: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当时每天晚上要到奶奶家睡觉,但是奶奶家没有电视,而我又想要看电视。在一天晚上到奶奶家后,我特别想看电视就又跑回家里,然后跟妈妈说奶奶不让我在她家睡了,妈妈当时没说啥就安排我睡觉了。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就看到妈妈坐在屋子里不高兴的样子,妈妈就问了我昨晚上是不是奶奶不让我在她家住的,我当时很羞愧,承认自己说谎了。妈妈也没有说什么,忙着自己的事去了,我后来才想到妈妈上午肯定和奶奶大闹了一场,我的谎话肯定给妈妈惹来了不少气,后来我就从来没向妈妈说过谎话了。

    最近几年我常常在想要怎么和父母相处的问题,同时也在思考自己和父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随着对自身了解的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程度也在相应的一步步加深,也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和父母在性格上的相通之处,尤其是妈妈性格上的特点在我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父母不仅仅是给了我们肉体,更重要是的潜移默化的塑造了我们的内在品质和性格。我们肉体中携带的基因对我们的身体和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这个在遗传学上有着很成熟的理论研究。同时外界环境对我们的性格的形成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有一句古话叫三岁看终身,就是说我们三岁时性格的一些特征已经很成熟了,这些成型的性格中有一部分来自基因的塑造,当然还有一部分与我们三岁之前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岁之前我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很弱的,基本上都是被动的接受来自外界的影响,像外界的温度、身边人物的情绪、食物、被关照程度等,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因素可能就是塑造我们性格的主要因素,当然可能还存在很多我们现在没有探索到的领域,我一直认为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作用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对于我来说,小时候都是都是跟着父母生活的,三岁之前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较多,母亲通过好多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方式,把她的性格特征传递给了我,这也许就是我和母亲性格上很多相似之处的原因。

    和父母不同的地方是很明显的,父母这个年代的人在观念上和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总喜欢用他们的观念来要求年轻人的生活,这不只是所有父母的一个常见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容易存在的一个问题。妈妈倒不会强制要求我们按照她的想法去生活,她对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不会干预太多,但是她会用她的观念来评价我们的生活,她会对我们的做法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妈妈会向我们诉说她对别人的不高兴,但是好多时候不会说对我们儿女的不满意,这种情绪压在妈妈心中也是不好的。

    面对观念的不同和可能出现的矛盾,我们应该怎样和自己的父母相处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子女应该考虑的问题。我想首先是要尊重他们,这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我们要照顾他们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在物质上照顾好他们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其实一般来说父母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并不是太多,像我的妈妈生活上一直省吃俭用的,消费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平时生活中的花费是很少的。

    但是要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确实要花费一些心思,父母的岁数越大,我们越不想让他们操心太多。但是他们要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我们要有意识的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找到存在感。就像一位战友在文章里说的,故意把厨房做饭的任务留给妈妈,让妈妈在厨房这个战场上调兵遣将,同时把日常支出的记账任务交给老妈,让老妈的价值得到了完全的发挥,提升了妈妈的存在感和幸福感,这位战友充满智慧的举措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其次就是要多站在母亲的角度上去和他们沟通问题。就像父母催婚这个问题,大多数年轻人都很反对父母催促自己结婚,我们可能也经常和朋友吐槽父母对待自己婚姻的态度。父母着急我们结婚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说的,现在的年轻人不着急结婚是站在自身的角度上来说的,这就是观念不同带来的矛盾。就像我们很反感父母用他们的方式思考自己的生活,那么反过来我们是不是有必要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考虑他们的问题呢。我们想一想父母着急结婚的原因大概有哪些:想要我们先成家后立业;怕我们过了年龄结不了婚;早日抱孙子孙女等。现在社会的婚姻状况和以前不一样了,晚婚晚育的很多,先立业后成家的也很多,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父母帮忙带小孩,我们从这些角度入手去向父母解释我们自己的想法,效果可能会好一点。

    其实每一位父母和子女的相处中都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只要我们能够生活的开心舒服,他们就很满足了。我们和父母的相处中一定要尊重父母的价值,要把他们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用心去跟他们沟通,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还要给他们的无私和伟大一个释放的空间,我们自己坦然接受的同时,还要用心的去回报他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我的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sr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