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寒露随记

寒露随记

作者: 阿童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1-10-08 17:15 被阅读0次

    今日寒露,也是国庆收假后第一天。

    早上到校,恒正在收拾讲台卫生,他一边擦黑板,一边忽闪着眼睛上下打量着我:“老师,你这也太夸张了吧!穿那么厚。”“啊?不夸张吧!天冷了呀!”其实,真不厚,只是有点长,是件薄风衣。

    不过,这小家伙的一句话,还挺暖和的。

    浩追过来问:“老师,你看电影《长津湖》没有?

    我说还没有。有点惭愧,国庆放假七天,竟没有抽出3个小时去看电影。

    忽然感觉,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有懈怠,老师的知晓,也会落后于孩童。

    今天上午只有两节语文课,想要完成的任务有很多。但,今日是寒露,按照惯例,节气课程必须安排一节课。

    听到我的安排,孩子们眼角掠过一丝喜悦。

    记得白露时,我们一起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时,南归的雁开始起航,而今,寒露时节,最后一批雁群将消失在寒烟之上,古人不知道雀鸟南迁之习,见海中的蛤蜊外壳形似雀鸟之身,因此认为鸟儿入海变为了蛤蜊。

    我给孩子们讲述时,他们忍俊不禁咧开小嘴笑起来。古人的可爱,今人的幸福,都在这呵呵一笑里。

    最喜爱这个节气与“菊”相关。爱菊,无论是山野里那些星星点点的小菊花,还是公园里那些硕大的菊。

    旁的花大抵喜欢在春暖时节开放,而菊却选择了与这个阴冷季节抗衡,愈是风霜,愈是娇艳。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不知道怎样形容菊花之色,且借李商隐的诗句一用。

    它那若即若离之香,李清照的诗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秀”最为贴切。

    而黄巢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却把这素朴安静的菊写得气势恢宏。

    元稹更是对菊爱的坚贞,他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但在匆忙的脚步里,我们还是向往陶渊明的那份淡然之境。

    这个节气还与一个节日相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很看重这个节日,他们会在这一天里登高祈福,喝菊花酒,配插茱萸,拜神祭祖,饮宴求寿等。

    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在重阳节登高时怀想亲人之作。

    而今天,在我们当地,这个节日更多的意义是一个爱老敬老之节,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每一个节气里,都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

    关于寒露节气的一些知识聊过之后,我们来分享分享这个假期里的自然笔记吧!

    分组活动开始。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津津有味地讲述起来。

    这是继秋分之后,我们第二次分享自然笔记。虽然,画笔还不是很灵动,文字稍显粗糙,对自然知识还缺乏准确表达,但正是这样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去更好地完善。

    课后我把孩子们的自然笔记,一份份细看,发现,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几乎每一份笔记,都会带给我一些小惊喜。

    收假后需要批改的作业堆成了几座小山,我却忍不住先查看了他们的自然笔记和书法作品。

    我们的计划是每个节气学习一次节气知识,分享一次自然笔记。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让心灵与自然万物相融。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静穆的天空,流动的河流,草木虫蝶,四季更迭。它们静默着,却又似乎想要告诉我们太多太多。

    人类走得太快,无色炫目,五音喧哗。如梭罗所言,我们安居在大地上,却忘记了天空的模样。

    在速度旋风的裹挟里,我们仍然想追寻一种“定”;在瞬息万变的生活里,我们仍然想追寻一种“常”;在一望无际的水泥森林里,我们依旧想找寻到自我与大自然连接的转门。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呼吸和节奏。伴随着这个呼吸和节奏,我们细细去聆听,轻轻去触摸,感念万物,给自然书写日记,在记录中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把自我融入自然万物。在自然的节拍中,感受生命的共鸣,探寻生活的真谛。

    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分别去各地街头采访青年人,问现在的米价是多少?大部分人说出的米价令人啼笑皆非。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沉思,孩子们所学是不是脱离生活太多。

    自然笔记就是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大自然,让他们更多的去认识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珍爱我们生存的空间,更健康地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露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sx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