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三世孙 董建龙
现存于董湾村南山脚下的堡子,就是当年的永安堡。虽然远去了销烟弥漫的气息,但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难看到永安堡雄霸一方的壮举。
现在的永安堡内抗回贼
据考证,最早吴家沟、董湾村共同建成一座堡子。由于世道太平,因无人修葺而毁废。
道光壬寅(1842年),世道开始变乱,八世祖董贞吉遂倡议,并加倍出资,亲自带领村民,经过数日劳做,建成了堡子。后由于秋雨淋漓,南面堡子墙忽然坍塌。贞吉公非常懊恼、担忧。
咸丰癸丑(1853年),贞吉公纵观时势,力排众议,从旧城堡另选址新建了一座堡子,起名叫永安堡。这一堡子建成后,不仅吴沟村、董湾村人可以避难,周边没有堡子的人,都可以来避难。
同治元年(1861年),陕西的回族发生变乱,张家川、莲花城两个大镇都被攻陷,落入贼手。永安堡正好介于两镇之间,回贼骑马经常骚扰乡民。邻近村民扶老携幼,都来永安堡避难。由于永安堡不能容纳更多的乡民,又在堡子外面扩建了第二道城墙,形成了里外两道防线,同时也为更多的乡民提供了避难场所。
为了固守堡寨,贞吉公带领一孙,冒险单骑赴秦州(今泰安县),在他儿子至善(时任秦州训导)的举荐下,拜见了秦州刺史。公以恳切的言词,讲清了当前的形势和唇亡齿寒的道理,使秦州刺史为之动容,给了数尊火炮和数十杆火枪。
至善哭泣着挽留父亲住宿一晚上,第二天再返回。但贞吉公厉声说:永安堡中数千村民,都夜不能寐,我怎么能够独自安心睡觉呢。于是带着枪炮连夜赶回。永安堡也因有了枪炮,守护更加牢固。
按照当时的形势,回贼蔓延,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而当地官员(牧令)听之任之,不去抵挡。东至平凉,西至河州,有十数座郡县失守,乡民横尸遍野。特别是静宁东北一带,因没有堡寨,乡民死亡更多。唯独水洛城左右,联合抗贼,贼不敢犯。而永安堡,在贞吉公的指挥下,首当其充,成为抗贼的典范。
正当永安堡坚守之际,傅家堡被回贼攻打甚急。贞吉公知道后,挑选精壮劳力,和邻近堡寨人员,前往援助,大战于傅家堡下,大大打击了回贼的嚣张气焰。但最终因寡不敌众,战事失利,死亡十余人。贞吉公十分悲痛,对战死的乡民,全部予以厚葬。众人都感激涕零,更加听命于公,坚守堡寨,确保了永安堡万无一失。
同治三年(1863年)夏,朝廷官兵到达甘肃,收复平凉。秋季,依次收复张家川、莲花城,才使得秦安和静宁之间得以平息。一些漂流在外的人回到家乡后,都指着永安堡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哭着说:我辈能安然无恙,都因为是有永安堡和贞吉公。
秦州刺史听到这件事后,大为赞赏,写下了《守堡行之歌》,歌中有“封翁此举世所希,一老贤于良有司”之语,对贞吉公的不凡之才给予了高度评价。
跑土匪
规模较大回贼叛乱被平叛后,小规模的回贼一直骚扰不断。最后发展到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期间的逃兵,也成了我们俗称的土匪,凭借手中的枪支,为非作歹,祸患乡里,扰民不断。
我家一门分支家谱序言中记载:同治初年(1862年),岁逢壬戍,回贼猖獗,于陇千堡寨失守,难免丧亡之灾,安问宗器之存否?而倾覆流离之际,能负木主而逃乎?阅数年,至戊辰(1868年),回贼如故,而土匪又作。彼往次来,此往彼来,然土匪之遭躟比回而更甚,财帛粟米一概抢夺,即有闭藏者,焚灾拷问。无财者饿死沟壑,有财者尽遭炮烙。
原《家谱艺文卷》记载:流贼蜂起,堡寨颓坏。同治(1862年)永平六十余年,民生未见兵燹,率皆束手无策。锡川、济川二公竭力奔走,始晓以祖宗所托命,继谕以身家所寄寓,倘不补葺,急则安往乎?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纠众督工,先己后人,不因循以废事,不强人以所难,经营之际,有无食者,公辄与以糇餗,盛以囊橐,劳力不伤财,咸乐与赴。公计工千有百余,不日成之,即对永堡进行了一次修缮。
对躲避土匪的这段历史,由于没有明确的记载,我只是小时候听曾母讲述的比较多。
在解放前,只要村里有人喊土匪来了,村上便会有人负责专门敲打铜锣,告知村民。村里不分男女老幼,都会赶上牲畜,奔向永安堡,就是口头说的“跑土匪”。当然听曾祖母说,十有八九都是虚惊一场。但对匪患的恐惧感,村民们都是与生俱来的,从不怀疑,也从不怠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据曾祖母回忆,经常正当她们做饭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喊土匪来了。于是连火都顾不上息灭,牵上牲口就往堡子里跑。时间久了,牲口不用人牵,就很自觉地跑到堡子里去了,比人还快,对跑土匪都建立了条件反射。可想而知,当时跑土匪的频次有多高。
当然狡诈的土匪也不是漫无目的乱抢劫,也是先打探好当地的大户人家,出其不意深夜进行袭击。凡抓到户主,进行严酷的拷打,有的被吊在门框上,下面架上火烤,直到逼问出藏钱财的地方。一般的庄户人家,可能就没那么紧张了。这就充分印证了农村里过去的一句谚语:田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金钱是催命的鬼。
遭毁废
新中国成立后,天下一统,世事太平,永安堡逐渐无人问津,也无人管理,任人破坏。在七八年代,一些人甚至挖城墙取土垫圈,城门上能用的木料也被人盗走。到了九十年代,基本上就剩下永安堡的内墙,外墙已残缺不全。
经对残存的永安堡实地勘测,堡子依地形而建。左侧为滑沟崖,右侧为比较高的地埂,后面地势比较平坦,正前面为陡峭的堡子坡。永安堡外城墙正前方设有一座1.8*2.6米的城门,城门前面就是堡子坡。
永安堡城门洞口据说贼匪攻城的时候,守城的人既可以居高临下用火器之类攻击,也可以从城内放出碌碡来碾压。内城前后各有一个城门洞,宽1.2米,高约1.6米,一个人躬着身才能进去。内堡城墙内四周开挖有50厘米见方的小拱形洞,供放置马灯,以便夜晚照明。
放置马灯的孔洞内堡为不规则的梯形状,左侧宽约38米,右侧宽约59米,两侧长约85米。城墙高约7.8米,地基宽约4.1米,顶宽1.6至1.8米。城墙四角设有3*14米的守望台。
外城墙只残存城门所在的一段和左侧一少部分。左侧城墙依高埂和沟而建成。从现存的城墙看,明显比内城墙低矮。
穿越塌陷的城墙进入内堡,堡内已是包产到户的农田,大部分栽成了苹果园,一部分开始挂果。外城墙内有一座小养羊场、荒废的院落和大部分农田。
站在城墙上眺望,感慨当年先辈们是怎样用人力筑成这样一座宏伟的城堡。
附:
覃恩貤封修职佐郎贞吉董公守堡行
封翁,性朴讷,任侠不欺,好远游,屡客青门、金城,遍交其贤豪长者。自恨少失学,义方之训,不以独子而稍宽,卒致游庠,并竭力入粟得官,今秦州训导,午桥广文是也。世居静宁水洛城董家庄,今秋回变起,封翁首倡守御计,任劳任怨,众感其公且勤,及龙山镇被围,意嫌守具尚单,携一孙冒险匹马至秦,向州营署请得抬炮一尊,鸟枪若干杆,辄大喜,复驰归。有挽留者,皆应之曰:余非为一身一家计也。噫!封翁老矣,其志坚气壮如是,今天下之守土操柄者,能无闻而愧汗乎?余嘉其意,故为之歌,而并志其概云。
鬼火狐鸣潜丛祠。奸回抅乱陇西陲张家川,已破弓门镇,复夷陇山孤城还被围,村氓相顾皆自危,入保堡寨,聊支持听命,耆凭指麾就中贤者,当数谁——广文。
封翁男子,奇素发垂领,逾古稀,侠骨义胆,众所推修寨。完堞埤,募粟饷援师,为觅火器,思壮威突围,匹马复南驰,请得枪炮,心欢怡,翻然遄归,不少迟。吁嗟乎,封翁此心天当知,激于义愤,匪顾私。封翁此举世所希,一老贤于良有司,我为封翁歌此辞,輶轩他年,待採诗用。愧天下文恬武嬉而素尸。
乙丑秋,午桥先生以守堡行,嘱书且言,封翁既以火器归,居者大喜,守益固久之。渐悉敌情至,则率众击却之。賊不敢逼近,山有某氏堡者,数被贼备矣,来乞援。封翁曰;唇亡则齿寒,是绝不容膜视也,急应之,围遂解。三贼悉,众至,势迥不敌,封翁之众有死者乃还。越日而邻堡陷,封翁既悲邻堡之陷,而尤痛里人之苦战以死也,悉为出资备棺,殓且厚䘏其家,众见其如此,皆感激涕零,乐为封翁死,卒用活众而全其堡。
岁壬戌,我师琴翁先生为作守堡行,尚在此事前,兹以书前诗,午桥始言之,且嘱歌其事,乃撮其所述,为赋一篇,附书於后,其辞曰:
闭城守,弃城走。军兴以来,数长策。闻斯二者,谁曰否。坐领大郡,握重兵,一矢加敌,勿敢轻空穴之风声,野鹤嘹唳,而长征使人听之心魂惊。诸公衮衮怖欲死,何论村墟农家子。农家事桑麻,未识弓与矢,旄头森芒角,獍枭突四起,仓皇逃死犹苦不可得,上马击贼,谁能使水洛城无城有堡。邻贼营杀气,亭午里烽火彻明,明似此,岌岌三四载,弹丸之堡岿然在,何以能耳?见者怪,众志成城无豫怠。初惟垣墉崇饬,我守备防贼攻,既乃刀枪鸣,率我子弟与贼争,自能与贼争,且复援其邻屡胜,邻堡存。一挫邻堡倾,邻堡倾颓不可救,健儿战死恤宜厚,雪涕哀哀赙其柩,复老其老,幼其幼,众心感此心益坚,山岳可憾堡不骞,堡中之人谁使然。佥曰:董氏封翁贤。
我为封翁歌此曲,我心忉怛别有触吁。嗟乎!封豕长蛇,搏噬腾拿,摧城若枯,杀人如麻,天黩地惨,开此茫茫之浩劫,达官走避兮,大将踌躇而嗟呀。呜乎,逆奴之祸何时息,鬼声哭徹天南北,贤如封翁安可得。
天水晚学吴西川楳龙氏顿首拜草
永安堡俯视 已长满苔草的城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