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作者: 看海的树袋熊 | 来源:发表于2024-06-09 20:07 被阅读0次

劝导性沟通不可在信息里把不良行为渲染得过分普遍,反而让它变得“正常”起来。

与其仅仅依赖于现有的社会认同,不如通过未来社会认同的证据来达到同样目的。

但还有很多场合,我们的确需要把别人的行为当成有效的信息来源。要是我们发现自己处在这种证据经人蓄意篡改、信息不可靠的情况下时,我们便应做好还击的准备。

头衔是最难却又是最容易得到的权威象征。正常来说,要得到真正的头衔必须付出多年的艰苦努力。然而,也有人毫不费力地就给自己贴上了个标签,轻松得到了他人的自动顺从。正如我们所见,电视广告里的演员和骗子们全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都很成功。

生存斗争中,几乎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有着对应的拟态体,就连一些最原始的病原体也不例外。这些聪明的细菌和病毒通过模拟对身体有益的激素或营养素的部分关键特征,进入健康的宿主细胞。健康的细胞受了欺骗,热切又天真地把狂犬病、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普通伤风的病源接纳下来。

毫无疑问,在人们不确定的时候,更容易根据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该怎么做。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适用条件:人多。同一种行为,做的人越多就显得越正确。

基于社会认同的信息的一个优势在于,它解决了“能否实现”这一不确定的问题。如果人们得知许多跟自己差不多的人都节约了能源,那这么做无疑是可行的,因为它显得现实且具有可执行性。

人们需要付诸行动的理由。当然,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什么原因的动员效果最好”。在我们的研究中,家庭节能最具说服力的原因是,大多数邻居都在这么做。

我们会用他人的行为判断自己做出怎样的行为才恰当,尤其是在我们觉得别人跟自己一样的时候。

知道别人自杀之后,一大批人觉得,对自己来说,自杀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于是,有些人采取了直接的行动,不加掩饰地自杀了,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杀率猛增。

不确定感,这可是社会认同原则的左膀右臂!我们已经看到,人们在不确定的时候,会根据他人的行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般来说,在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时,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对环境不熟悉,是不确定感扩散的另一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容易跟着别人走。

碰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人们很自然地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动来加以判断。我们可以根据其他目击者的反应方式,得知事情到底够不够紧急。

只要消除了不确定感,并且目击者们确信出现了紧急情况,那他们就很可能会出手相助。

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他们不帮忙,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紧急情况是否真的存在,也无法确定此时是否需要自己采取行动。只要他们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插手干预紧急事件,他们便大有可能采取行动。

很明显,身为受害者,除了提醒旁观者你需要紧急救助之外,你还必须多做点什么,你要消除他们的不确定感,告诉他们怎样提供救助,谁该提供救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zb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