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老师讲的第五节写作课,主要讲故事核与因果关系。
卓老师首先强调了故事核的内容。
人物异质性:应该是这人既属于某一类人,但又与同类略有差异。
例如:
①米金德与他的上司、同事属于同一类人,但他比他们懦弱。
②吴玉和应该跟村民一样,对粗口话事件算了,但他的知识分子尊严,让他坚持到底。
故事核至少包括人物、动机、主要事件。
故事核不是主题,但有时候等于主题。
主题是作者借助人物、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
动机是人物去做主要事件的原因,其实也是人物异质性的结果。
比如:吴玉和,因为他是个知识分子,所以,他看重尊严。
动机越强,覆盖的故事面就广,就越能推动人物发展。
动机:引发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
所以,动机包括欲望、目标、困境、麻烦。
比如:
《怒目金刚》
内因:知识分子的尊严、(目标)想要获得道歉。
外因:天保当着那么多人的辱骂。
《我为什么没有小蜜》
内因:内心渴望被人看得起,想要和周围的人平起平坐。
外因:上司的小蜜、同事的出轨、妻子的歧视。
我们如何构思情节?
1.先确定主题。
先问自己,我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故事?
比如:性别、忠诚、真相、复仇、家庭、勇气、 孤独、自我实现、成长、贪婪、牺牲、友谊、权力等。
我们的主题,可以先是一些宏大的词语,但每一部作品的主题应该是小的。
宏大主题,我们可以理解为“母题”,小主题我们可以理解成“主题”。
比如:权力这个“母题”。
①《权力游戏》讨论的是如何夺权,守江山,权力如何改变掌权者及其臣服者。
讨论的是:强权即公理、以剑为生、权力腐败、极权等。
②《饥饿游戏》讨论的是政府控制、“老大哥”式的监视和独立(个体权利)、独裁权威不可信、不自由、毋宁死。
一个写作者的主题是否会千姿百态?
我对各类故事都非常感兴趣,但总有一些故事主题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最终让我情不自禁地动笔。有些主题会不停浮现在我脑海中:正义、忠诚、暴力、死亡、政治、社会问题以及自由。——伊莎贝尔·阿连德
我们如何获得属于自己的主题?
①不断阅读,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②不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③可以从谚语里确定自己的主题: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好奇害死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2.贴着人物构思。
根据人物的异质性,思考 “会发生什么?”
比如,一个懦弱的老实人,会发生什么事情?被人欺负,会被怎样欺负呢?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自己的女儿被欺负,如《七号房的礼物》。
3.从结局开始思考。
根据尾声的意象、主题、结局,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不知道故事中读者的出口在哪儿,我就想不出第一句话,想不出故事的入口。而一旦明确读者听到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我就能推倒回去,就像顺着路线逆行一般。——约翰·欧文
《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最后一次试图卖血是在儿子们都成家立业之后,六十多岁的他到街上闲逛,偶然闻到炒猪肝的香味,于是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年轻的血头嫌他太老了,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医院不收了。许三观顿时觉得自己已经没用了,他用卖血的钱度过了人生中的一次又一次灾难,而此时已没人要他的血,如果家里再有灾难,该怎么办呢?他的精神崩溃了,他绝望地哭了。
这正符合余华萌发写《许三观卖血记》的灵感。
总结
1.人物的异质性,是指同类人物中的细微差别,这是人物最大亮点。
2.因果关系的“因”包括,内因、外因,主要包括人物的欲望、目标、障碍、困境、麻烦等。
3.如何构思情节?
①先确定一个主题(可以是模糊的,但尽量具体)
②贴着人物构思,问“会发生什么事情”。
③从结局开始构思,问“为什么会这样”。
作业:任选一个写一篇故事,不少于1500字
1.用“明朝、定时炸弹、魔幻石”写一个故事。
2.以《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事》为题,写一个故事。
3.以“透明人”为形象,写一个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