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一生都在艰难跋涉,不停的经历、不断的磨砺,不停的雕琢自我,用生命填充时光。
所以你要知道,人生万千,能成点事本身只是万千可能中小概率的一种,这不是幸运是什么?
所谓奋斗,所谓创业,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在成不了事的弥天大网之中拼尽全力捕捉到那一点点侥幸,然后死死抓住这一丁点胜机、进行饱和式的资源投注、希望能凿出一条通道,这就是成功。
不成事是极大概率的,至于是不是“失败”,取决于个人对“不成事”的感官,比如爱迪生,就把一千多次别人看起来的失败,当作是不能做灯丝的实验证明。这其实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只有一种或者极少的材料适合做灯丝,也就是说成功就是偶然的,得大量的实验找出那最合适的材料才是成功,这是穷举啊,所有的材料一直试一直试,直到找出那一种。
仔细想,人生本质也是如此,是不是有些绝望了?
我们并不知道哪一个方向、哪一种方式是适合自己的,只能是拿手里有限的资源用尽方法来试,做对了只不过是碰对了的幸运,而那乌泱泱的大众只不过是运气不好、没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路而已。
这是人生的最残酷处,亦是最无奈处。
但我们要有这个清醒的认知、用这种心态来看待所谓“成功”,就会明白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那么,“幸运”和“幸运感”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幸运是客观的概率,但幸运感是个人对于概率的感官。
相信自己幸运并不是阿Q或者自我麻醉,笃定自己的幸运就会对很多信息或者潜在的机会保持远超常人的敏感,而信心对于成功有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发现很多卓越的领袖都有一个特点,能绘制出极其宏大的愿景,很多时候在旁人看来就是吹牛。
比如刘邦,作风就是典型的流氓,不事产业,但就是这点画大饼的本事,相比项羽拿个勋章磨圆了都不舍得给出去,聚集了好多当世的豪杰跟随。
再比如当世的孙正义,在只有两个下属的时候就敢吹到天上,直接吓跑了其中一个;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是,在他们公司工资只有800块,每个月还要有600块强制入股,只发200块钱。任正非经常说:你们以后买房子一定要买大的!不仅要房子大,阳台也要大!深圳这个地方特别潮湿,以后你们都会有很多钱,要阳台买小了,晒钱不方便!
这些胸怀大志的人在描绘愿景时,大多数人把他们当作了笑话,甚至是疯子,而一小部分人被愿景感染,并投注了战略资源时间和精力。
这些选择相信的人,实际上是围绕愿景为自己的大脑选择了一种认知方式,也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方向也就说他们眼前有愿景,并一步步把愿景变成现实。
有的人只有看见了才相信,而有的人是相信了才看见。
在所有人都在海海人生中盲目尝试的时候,这些人只是选择了一个方向投注战略资源而已,会失败吗?当然,但和其他所有人失败的概率是一样的。
当相信了并成为信仰,就会把生活中有利于这个信念的信息、事实统统收纳回来,一点点的在现实中做出来,最终就像马太效应,越强的就会越来越强大,信念、信心、信仰也就越来越坚定。
同样面对迷茫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同人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了信仰就会做出选择,就像是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然后拿时间精力来浇灌,最终才有可能结出果实。
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得到的,出乎意料,但草灰蛇线,细细思量绝对会在逻辑之中。
比如我个人现在的路和所处的生态位,深盘下来,居然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兑现年少时在一帮小姑娘面前吹过的牛。
“牛”吹出来就相当于在大脑中有了认知,当特别认真对待这个“牛”的时候,就自主选择了围绕这个“牛”的一种认知模式,进而也就选择了一种行为模式,会不自觉的注意符合吹的那个牛的信息和事项。
开始的时候,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但一旦被种入一种认知框架,思维和行为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进一步强化认知,不知不觉的做一件符合认知的事情,付出的努力、尝试的广度和深度跟没有吹过这个牛的其他人就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幸运”本质就是概率,而幸运感,是相信这个幸运,并为之付出了努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成功的概率就大大高于没有动过这个念头、没有吹这个“牛”的人。
画大饼也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只要付出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