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喜欢讲究分寸,中庸之道。
水满则溢,任何事情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平衡是最持久的状态。
一
当我自己在写随笔或者日记时,手速赶不上脑子,因为要争点气,慢慢地就算在手机上的小小的键盘打字,也快了不知道几倍速。可是当我准备了一个主题时,尽管也可以马不停蹄,可是硬着头皮写出来的究竟不是自己的心声,话语难免勉强,或者写着写着就不知道去哪里了,只好作罢。
当我看着别人动辄几千字的长篇大论,不禁好奇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思想,他们的头脑里怎么就那么多形容词,怎么就记得住那么多细节。同一个想法,从人家笔下出来就是诗情画意,从我这里出来就是一篇干枯的字句排列。
自从有了开始写作的想法,我看到的书告诉我早上起床是写作良时,是让潜意识流动的最佳时机。起床后,不要碰任何读物,只是拿起笔或者平时喜好的写作工具,写些东西出来,最好的描述对象是自己的梦,刚起床对梦里的情节记得最清晰。
所以我开始了早起半小时的生活,在冬天的宿舍里,隐匿在自己小小的床帘里,听着别人的深长的呼吸声,望着天花板上透进来的若隐若现的一丝丝亮光,感觉到全身都沉浸到那一刻了,那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时光。我大多都在描述自己的心境,写自己喜欢的男生,写讨厌的人,写对未来的期许,写下自己被父母的牵绊,甚至因为对梦境的剖析,回忆起到一直堵在心里面不肯正视的童年。感谢那段朦胧的清晨,让我对自己有了对自己的认知。
渐渐地,我写的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地将自己的心理活动用文字展现出来。一段时间过后,我准备回头看那些没有打过草稿的文字,刚刚开始写的内容乱七八糟,总有一种牛头不接马尾的感觉,看了几页过后我有了想要放弃的念头,心想这到底是谁在说什么,果然难道我没有写作的天赋,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打算再看一页如果还不行就删掉这些东西,找点其他事做。也许上天只是在和我开玩笑,从那一天的开始,像是换了一个笔风一样,逻辑接的上了,内容开始丰富起来,我瞬间忘记自己前一分钟的沮丧,完完全全地读到最后。
于是才有了现在我的试图从其他地方突破自己,我知道早上那些晨练,写的都是心里话,说给自己听的,丰富一些也理所应当,况且它也不能拿给别人看,那些嚣张的话语任谁看了都会想要打我。
二
我看一些公众号的文章,看很多很多的小散文,我觉得散文或者小杂文很适合现代人读,有含义深刻,而且文藻优美,关键是有象征性,甚至会有转折。在这个节奏快到模糊的世界,每天看几篇散文,犹如在湖边散步一样。
因为想要像别人一样靠发文章赚钱,于是关注了很多的公众号,可是其实公众号也是难以避免浮躁,或者字数太多的鸡汤文又太过死板,总之很少有公众号能够兼顾热度和文藻两个方面。我不想写一些没有质量的东西,可是又怕观点太犀利的话没有人会要。
后来发现这个担心简直是杞人忧天,就算我反社会人格,也写不出那么尖刻的东西来,我就是会很快地跑题,无论什么观点,头脑里面太多东西,一不小心就迷失了。
我不断地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试图找到解决办法。我也强迫自己不跑题,把每句话都围绕中心思想去写,可是写完之后就会发现简直就是垃圾。相当于给我一个牢笼,然后告诉我让我在里面自由奔跑,不可能好吗!
现在是疫情期间,时间够充足,爱好广泛的我不仅在提高自己的写作,也在学习插花、穿搭、冥想,为了塑形每天做运动,而且在为了专八和毕业论文发愁,终于醒悟到想要输出就必须有所输入。
相信刷b站是很多小朋友的生活乐趣之一,那么up主要定期更新,必须不停找灵感,视频甚至要比文字更佳要求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那些能够在十几分钟一直讲话的up主,一定有提前打好草稿,做好攻略,难免要先洗吸收别人的东西,然后再做自己的东西,在学校老师也讲过,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其实自己的观点是可以有,别人的观点也要吸收,去了解, 要不然怎么能知道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新颖,会不会荒唐。想要又自己的个人风格很好,但是假如为了保护自己的思想完全闭关锁国好像也不太对。
所以,假如要写一个主题,可以先去了解一下相关的资料或者看看别人怎么想的,就像经历过答辩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写论文的查重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我们不还得借鉴前任人的东西,那个东西叫做参考文献。
有进才有出,湖水都告诉我们,是活水才能保持清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