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爸爸,爸爸》
作者:【日】宫西达也 文/图 译:许婷婷
故事内容:男孩A的爸爸在家用吸尘器做打扫卫生,在工作的时候是“工地主任”;女孩B的Dad在家为她按照天线,在工作的时候是“老师”;男孩C的爹爹在家和他一起玩游戏,在工作的时候是“厨师”;男孩D的阿爸在家和他一起演奏音乐,在工作的时候是“菜店老板”;女孩E的爹地在家陪她睡觉,工作的时候是“司机师傅”;男孩F的老爸在家怕小虫子,在工作的时候是拳击比赛的“冠军”。
绘本解读: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我们习惯了爸爸在家里和自己相处时的样子,但是他除了是我们的爸爸外,还有他自己的工作,还有他自己另外的样子,同时对比爸爸在家和工作时的不同表现,更突出爸爸在孩子面前的温暖和亲切模样。比如女孩F的爹地在家怕女孩扔给她的一条虫子,而在工作时确是拳击比赛的“冠军”,如此鲜明对比,爸爸真得是怕一条小虫子吗?如此爸爸的温暖感人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了。
2、故事中的文字特别简洁,图片对文字进行了充分地补充,让故事显得更加丰盈有趣。
3、读完故事我会问弟弟,“你的爸爸在工作时是什么样子的呢?”。而在路上遇到公交车司机时,我会告诉弟弟,“我的爸爸是公交车司机”,我们会会心一笑。
4、弟弟特别喜欢这本书,每每读它都会露出温暖的笑容。
2、《黄色的......是蝴蝶!》
作者:【日】五味太郎 文/图 【日】猿渡静子 译
故事内容:一个小朋友拿着一个大大的捕蝶网到处在找黄色的蝴蝶,他捕到了许多黄色的“蝴蝶”,但是,其实它们分别是黄色的小花、黄色的果子、黄色的小鸡、黄色的气球、黄色的安全帽、黄色的交通灯和黄色的蛋饼,最后他非常失望地放弃捕蝴蝶的念头,“这回不管谁说什么,都不是蝴蝶!”结果窗外一只美丽的蝴蝶自由自在的翩翩起舞,越飞越高,飞向广阔的天空。
绘本解读:
1、趣味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本书采用巧妙的洞洞设计,让每个黄色看起来都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但是继续翻页过去会发现,“哦,原来是一朵黄色的小花”;“哦,原来是一颗黄色的果子”;“哦,原来是一只黄色的小鸡”;“哦,原来是一个黄色的气球”;“哦,原来是一个黄色的安全帽”;“哦,原来是一只黄色的交通灯”;“哦,原来是一个黄色的蛋饼”,在反复的“是”与“不是”的“期待”和“失望”中情绪起伏,一开始孩子还没有找到其中的规律或诀窍时孩子的心情会如书中小朋友的心情一样起起伏伏,当看过之后,孩子找到规律后,就会变成一个旁观者,用轻松又戏谑的心态去观看书中小朋友的经历,心中会有暗暗窃喜之情,也会特别期待和开心。
2、趣味之余作者安排最后那只真正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何尝不是对生命自由自在的成全。孩子是有点失落了,但是蝴蝶却是开心幸运的。
3、本书用五味太郎惯用的儿童绘画风格,让孩子看起来倍感亲切。
4、讲故事时,我会把自己的右手握成空掌,像捕蝴蝶的网一样去捕“黄色的蝴蝶”,然后再慢慢的移开和慢慢的去翻页,制造神秘感,当看到不是蝴蝶后又发出深深的失望声,孩子会非常的感兴趣,并且被带入故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