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作者: 吴此人z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13:28 被阅读4次

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说,都江堰可能会让很多游人失望。 

这里没有秀美叠嶂的山,没有澄碧蜿蜒的水;有的只是浑黄的江水携带着泥沙,冲击河道和山麓的轰响。 

不少游客都在重复着当地导游都很熟悉的一句话:“这不就是江中的一个沙洲小岛嘛,有什么好看的?” 

是的,我也曾这么想,从没有见过那么脏的水,黄绿混杂却奔腾不息。 

当水流撞击在石壁上时涌起来的浪花,也不见一片白色,氤氲出的水汽满是浮光微尘,让人躲闪不及。 

我想即便是黄河,她展现出的无边雄壮也抵消了人们对于水质的要求。而岷江呢? 

此时刚过汛期,岷江的水量不大不小,但每一股水流都如此真实。 

当到达鱼嘴分流口时,水流们的反应却异常激烈,每一滴水都将自己重重地拍打在石块上,似乎与命运的抗争,极其不愿意被一堆石块来安排自己前进的方向。 

但水的本性是动的,和人一样,并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也没有时间来表达她们的忧愁和苦闷。她们在经过这堆一言不发的石碓后,便心有不甘却顺其自然地流到了她们应该去的方向。

这如同生死判官般的石碓,就这么日复一日,恪尽职守地存在了两千两百多年。 

天府之国

岷江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她本身也是汇集各股支流而成,离成都平原不过百里,可谓一枝独秀。 

自古平原多旱涝,这里也不出其外。旱时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汛期一片汪洋,人如鱼虾,说得并不夸张。岷江水系,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而都江堰的产生,正是让成都这片天府之国,有了她真正的含义。这也是从公元元年之后,唯一存在并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 

可谓先有都江堰,后有天府国。 

都江堰

都江堰处于岷江中游,以鱼嘴石碓作为岷江分水口,四六分水,四分进入西边的外江,便是她原本的河道;六分进入人为形成的内江,灌溉成都平原。 

内江的河道极深,确保在旱时水量完全供给内江,此为“深淘滩”。而鱼嘴后的沙洲,便分隔开了内外两个河道,绵延而悠长。 

先人的壮举还不止如此,在江水涌入两个河道后的数百米之内,还有一条贯穿内外两江的飞沙堰。在汛期多余的水量将会回流至外江,确保平原内免遭洪涝。此为“低作堰”。 

同时,飞沙堰中的江水因水流冲力和环流的作用,将携带的泥沙抛入外江中,避免内江泥沙沉积带来的水位变化。 

李冰父子

创造这项奇迹的先人,如今被供奉在都江堰边的二王庙内,正是战国末期的郡守李冰及其儿子。他们受秦昭王的委派到此治水,筹备了八年,建造了八年。 

在筹备期间,二人行走于乡野田间,不断询问水情和治理经验,从居民口中得到了所有的经验。 

开凿宝瓶口,如果是要以铁锤砸出,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于是命人将山体的石块烧红,浇以冷水让石块冷热交替而迸裂,鱼嘴用石块垒起,破竹为笼,填满石块投入江中,建起沙洲。 

使用石人像放入水中,衡量旱时水位不下降至石人脚面,汛期水位不高过石人肩膀。 

但最为著名的,还得算是“深淘滩,低作堰”这六个字。 

在李冰逝世后四百年,一位接替都江堰的汉朝水管看度量水位的石人已经残破,便意欲建造一个李冰的石像放入水中做度量,结果无人反对,顺利实施了。 

在我看来,这并不冲突,也不代表不尊重,而正是这样,才能让李冰永远待在他应该在的地方,这才是对他的纪念。 

总说古时车马很慢,书信很慢,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李冰用他在位的期间去做了一件造福千年,永世流芳的事,这正如都江堰后门的这座木雕,手握一只笔,整个的形状恰似一个郡守的“守”字(余秋雨《文化苦旅》)。 

李冰用他的一生去诠释了“守”的含义。 

问道青城山

青城山离都江堰不过十几里地,著名的道教圣地,全真教发源地,道家第五洞天,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赞誉。 

老庄学说,提倡“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 

这些其实与主流价值观的冲突由来已久。人们更愿意以位高权重和富贵荣华来要求自己,而失去了作为一个人本来的乐趣。 

从钱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开始,便再无纯粹的手艺人,再无纯粹的梦想家。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把青城山和都江堰合并作为一处世界遗产? 

到现在虽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认为如同“道生万物,道法自然”一样,李冰之于都江堰,是顺从了自然的力量,对于岷江,是引水,而不是治水。 

故与青城山理念重合,相得益彰。 

而那滔滔不绝的岷江水也仿佛领会了李冰的意思,听命与自然,却不逆己心意。 

从此虽奔腾不息,却再无水患。潮涨潮落,不争片刻光阴;福及苍生,同时乐此不疲。 

相关文章

  • 浪浪浪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 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逍遥龙溪谷,悠然天府源

  •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昨年,领略了都江堰激流的澎湃。今夕,问道青城山的古寨、白云。 喜欢旅游的人儿,总是没有...

  • 青城之语

    青城之语(一)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青城天下幽闻...

  •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两地相邻, 也许这就是其间的意境所在!完成了都江堰拜水,在细雨蒙蒙、几分寒意里,问道青...

  • 【原创】坐着高铁逛成都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也是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然...

  •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去参观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还是去青城山寻仙问道,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两难...

  • 有感青城山

    水借山势奔向前,山借水势声震天。 拜水都江堰车水马龙,问道青城山人来人往,。

  •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杂记

    1、著名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就是,“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余秋雨先生这句墨宝,朗朗上口,...

  • 静心之旅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仅仅几个字,便说出了都江堰和青城山的特点。都江堰气势恢宏而且透露出古人深深的智慧;青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ls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