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毅力、持之以恒、努力这些概念在以前的认知系统里都是被看作是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品质”。被看作是自己期望,又很难以做到状态。
运用李笑来老师的概念,调用元认知能力来重新看待“坚持”这个话题,会有一个颠覆性的观念,刷新你之前的认知系统。
所谓的那些你所羡慕的人拥有的“坚持”“毅力”的品质,其实这个概念并不真实存在。就像量子物理里看玫瑰花并不是来自于玫瑰花本身,而是来源于观察者的意识一样。那些看起来持之以恒毫不费劲,反而还乐此不疲的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坚持”这个概念。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是没有要刻意的“坚持”的意识。
一件事要靠苦哈哈的努力,傻呆呆的坚持才能持续到话,说明这件事让你感到不舒服,你从骨子里就不心甘情愿的去做。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这种事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成功。
这里说到的骨子里,不仅仅是比喻。人大脑的反应来自内脑和脊髓的连接处,也叫大脑深处。所以,人最底层的反应确实来自“骨子里”。
既然成功的人没有这个概念,那他们的确在坚持和努力是个什么状态呢?李笑来老师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叫做“根本停不下来”。能坚持阅读的人会极为享受阅读带来的快感。能坚持锻炼的人因为锻炼产生了让人产生快感的多巴胺所以锻炼上瘾。能喜欢学习坚持学习的人能持续在获取新认知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有没有发觉,这种状态的人都没有“痛苦”“辛苦”或者“累”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快感,享受,愉悦甚至是上瘾。
其实有没有发现,能否坚持这个问题,答案不在“坚持”本身。 而取决于你对打算要做对这件事的认知水平。如果你能找到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根本动机或者说底层逻辑。而且能够清晰的将做这个事情的过程,量化成一个个可衡量、而且有价值的小目标时。你就能轻松的驾驭“坚持”,一旦进入状态,就“根本停不下来”。
所以,简单的概括,如何让自己“停不下来”呢?
第一: 将为什么要做的这件事赋予它一个重大的意义。
第二: 把做这件事的过程拆分成最小的单元,然后将重大的意义量化到每个最小的单元,并对它们赋能。
第三: 想尽一切办法“把没有这件事的存在”赋予更多负面意义。
举个跑步锻炼例子:
你想坚持跑步,你得找一个跑步对自己来说重大的意义。 比如:跑步=赚钱。跑步=防老。然后拆分量化,算一笔账: 一年大病医疗的保费约1万。健身房费用约一年1万。 如果一年52周每周坚持2次跑步,相档于每次起床跑步就挣192块! 而且,当你老了,你不用长期关顾医院,留下优雅的时间和身体去旅游。与很多身体糟糕的老头老太比,你年轻又充满活力,你的子女因此而没有沉重的养老顾虑和负担。 哇哇哇...想想这些概念如果深入到自己骨根子里,早上爬起来将是一件根本停不下来的事。
所以,调用元认知能力,找对钥匙,才能正真打开“坚持”的大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