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垃圾识别

垃圾识别

作者: LZzzHe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01:13 被阅读0次

网络垃圾识别的必要性


以前,我们如果想搜索信息,就只能到图书馆去查阅书本或者期刊。你可能会有不同于书本的见解,但你基本能肯定,在书本发行之前,已经有人已经复核过作者的言论,确定一切无误。但是,当你点击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某个链接时,你无法肯定自己看到的信息是否准确,它也可能是胡说八道。
数字化媒体带来了走神和轻信的危险,这点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要摒弃那种对注意力放任自流,或者对流言不加甄别的坏习惯。如果说注意力素养的核心是关注你的意图,那么垃圾识别的关键就是时刻保持怀疑。不是说要拒绝相信一切;而是不要一开始就相信一切。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鉴别信息的优劣,盲目相信从网上找到的所有信息,你就有可能遭人蒙骗。

记者约翰·麦克曼努斯(JohnMcManus)最近写了一部绝妙的垃圾新闻识别指南《如何在纸媒、广播以及互联网上识别偏见和垃圾新闻》(DetectingBull:HowtoIdentifyBiasandJunkJournalisminPrint,Broadcast,andontheWildWeb)。麦可曼努斯的建议是“像侦探一样思考”

帮助垃圾识别的几种网络服务


  • Whois
    它能显示大多数网站的所有者的姓名。通过了解作者到身份背景,我们可以对网站内容的真伪做一个初步判断。
  • alexa.com
    它可以来查询网站的点击率有多高。
  • “link:http://…”(用网站的URL代替省略号)
    用来查看有没有其他的网站引用了该网页。
  • Sourcewatch.org
    这是一种帮助人们追踪网络组织的查询服务。
  • Snopes.com
    这个网站从1995年起就致力于揭穿网络上的流言。在你转发任何社会化媒体上的最新信息之前,请到Snopes.com上复核一下。
  • FactCheckED.org
    可以使用其资源来核实作者的可信度。
  • FactCheck.org
    可以用来核实作者到可信度,但是针对政治方面的信息。

垃圾识别所需的几项意识


吉尔默提出的“消费媒体的"五条原则”其实是“将被动消费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五条原则”

以下几项原则也是垃圾识别所需的意识:

一、“保持怀疑”,网站的设计、搜索引擎所呈现到位置前后不能成为我们辨别网络垃圾到标准。
二、“主动判断”,这让我们在面对不可靠的网络信息时,不至于陷入愤世嫉俗的想法之中:“显然,我们得自问,我们希望自己的后代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当中,他们除了自己的朋友之外,谁都不信;而这些朋友也许并不值得信任。”
三、“不断追问”,这跟上文麦可曼努斯所倡导的“侦探式的思维”不谋而合。

(相关文献引用于《网络素养》)

相关文章

  • 垃圾识别

    网络垃圾识别的必要性 以前,我们如果想搜索信息,就只能到图书馆去查阅书本或者期刊。你可能会有不同于书本的见解,但你...

  • 你需要的优秀的毕业设计小程序都在这

    1. 智能垃圾回收小程序 智能垃圾回收小程序,支持拍照识别、语音录入识别,包含垃圾分类题库测试。 云开发版:使用小...

  • 垃圾评论识别

    问题: 判断给定的一个评论是否为垃圾评论(spam) 大致: 应用朴素贝叶斯公式计算该评论为垃圾评论的概率,如果大...

  • 垃圾识别术

    1.如果你知道如何搜索, 你几乎能回答所有问题。2.搜索的时候, 想想目标页面可能包含哪些词汇; 提问时想想可能的...

  • 云开发的超强智能垃圾回收小程序

    智能垃圾回收小程序,支持拍照识别、语音录入识别,包含垃圾分类题库测试。 使用小程序云开发,无需单独搭建服务器。 下...

  • 随笔3

    心得 “垃圾识别”:使用搜索引擎时学会垃圾识别,首先要保持怀疑,其次要查清作者,最后要看看别人对此的评论。就像平常...

  •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爱护环境,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一款帮助大家识别垃圾类型的软件,可查找周边的垃圾回收站/垃圾处理站/垃圾分类管理,...

  • 第二章

    保持注意力要学会垃圾识别,而垃圾识别的关键就是: 1时刻保持怀疑2要“保持怀疑,查清作者,然后看看别人对作者的评论...

  • 第二章(2).md

    垃圾识别术入门:如何找到需要的信息及如何辨别信息真伪 如果说注意力素养的核心是关注你的意图,那么垃圾识别的关键就是...

  • 让你相见恨晚的4款APP,让你瞬间成为手机达人

    熊猫吃短信 一款智能识别垃圾信息的APP。它能够准确的推广语义识别垃圾短信,不需要手动配置任何过滤。打开就可以使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垃圾识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q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