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0月20日写了一篇文章,《问向未来的问题》。
https://www.jianshu.com/p/f36fc0762c15
在文章的结尾,我写道:
“1,孩子的礼貌,尊敬人的问题,是怎么改善的?花了多久时间?有没有什么好办法?2、孩子自理能力的问题,花了多久时间,用了什么样的办法达成了?”
时间过去了2个月,是时候写一封回信。
11月29日,婆婆因和我在照顾妹妹的方式方法上意见不合,争执当下我的不耐烦的态度让婆婆一气之下回了老家。事后回看,这是彻底放开之前难得的、几乎是转瞬即逝的回乡窗口。
婆婆走了后,家中只剩下外婆一人,家里的事情操弄起来,更加艰难。
我们的时间再没有富裕,甚至没有Plan B。几乎不会因为家里的事儿和领导告假的我,也明确和领导说,下班点到了后,我需要立即回家照看孩子。如果有事,等我回到家后,我再处理。
在这样的时间框架下,哥哥每天早晨8点气候必须出门,由爸爸送他上学;而外婆买完菜回到家,必须照顾家中小妹。
一开始,十二月初,小妹在每天哥哥放学的时点,就会提前和外婆一起去幼儿园接哥哥,再陪伴哥哥一起去游泳。随着深圳疫情的发展,小妹坐公交,以及从下午四点出门再到晚上七点回到家,对她而言过于疲惫。我和钟点工商量提前30分钟到家开始协助做家事,在外婆去接哥哥放学的那段时间,由钟点工接手1个半小时带妹妹下来玩耍。
而我则是每天五点就从单位离开,不是去游泳池接手小妹,就是去家里接手小妹。
等十二月中旬,疫情发展过快,我们再暂停了哥哥游泳,在难得的一周有余的时间里,我匆忙完成了年度的KPI目标。我们一家再协力坚持了一周。在我完成了部门一系列年底工作汇总后,完成个人年内汇报后的第二天,因为我还保持着中午在食堂和同事们一起吃饭的下关,我先阳了,还没等我们缓过神来全家已全阳。
人手的紧张,不仅仅是在日程安排上。更明显的一点是,我们更难有独立(避开小妹)的时间来贴身一对一辅导哥哥的学习。哥哥的弹琴、阅读还有认字,原本在奶奶专职带小妹的时候,我们能有个相对独立的时空来陪伴哥哥。但现在,几乎难以有相对独立的时间。
有的时候,我喊哥哥来练琴,哥哥还赖在地垫上玩游戏,而妹妹激动万分地跑来上琴了。对我而言,我得一面把妹妹劝下琴,还得把哥哥拉上琴。就是这般的混乱。
写到这里,我的两个难题解决了吗?解决了。
虽然人手不足,但哥哥从有限的人手中更能够体恤大人的不易。看到,如果他想要坚持学习,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环境。
就这样,一家人磕磕绊绊、互相分担着、齐心协力走向来。生活的面貌是这样的:
哥哥或许在家会欺负小妹,但在外尽可能都是帮着我或者爸爸一起带妹妹。原先,我们曾经有我、爸爸、奶奶三个大人一起带两小只出门玩的情形。但现在,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大人带着他们两小只出门,所以哥哥总是会帮助我一起带妹妹。
哥哥的学习我们经历了一阵子的混沌期。我们目前调整成为:
每天在上学(或爸爸妈妈上班前),他会完成:认字(四五快读)、体能训练(徒手游泳、吊环);
每天在放学(或爸爸妈妈下班后),他会先行完成:钢琴(可以自己练琴,在我们上完一节四手联弹的课程后,他找到了自己弹琴的风格和表达的方式)、英语学习(除了词卡,需要我们陪他一起过一遍以外,分级、绘本他能够自己拿着书,跟着音频全程自己听完,这一周我们听完了牛津树最高阶的全系列,分级到了RAZ J)。
我们还需要开始的还有,系统练字、以及数学。
什么时候我觉得哥哥变成有礼貌的孩子?或许是,我看到他能真正体恤父母的不容易。他开始自己一个人入睡,愿意让我拥有更多的时间喘口气。什么时候我觉得哥哥变成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主要功劳是爸爸。爸爸的做法让我觉得,父母要有能力和底气去向孩子提要求,提对他的要求、对他的期许,并鼓励和支持他完成。爸爸的形象严厉且要求高,但哥哥一旦在爸爸在家的时候就浑身充满着“来,爸爸快给我要求、快给我任务,我一定能做到”的兴奋感。
回首这两个月,最艰难且实质性的变化,是在奶奶回乡后才出现的。家里人少了,而我们经历了一切磕磕绊绊,但都长大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果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诉求。以及我们更加团结,并且经历了疫情冲击下对小家庭的考验。
在这篇的结尾,我写下新的问向未来的问题:
我一直对自己很沮丧。这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个很难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如说,运动,比如说带哥哥学习英语的打卡,以及学习数学。
我想问问,未来的自己:
“我的工作习惯现在怎么样了?我适应了新年的工作目标和挑战了吗?”
“我的健身计划如何?我有变得更为自律吗?”
“哥哥的练字计划,执行的如何?哥哥练字的错误姿势纠正了吗?”
“哥哥的数学学习计划,最终是怎么放进时间表里的?”
这是期许,是许愿,也是对未来工作生活的要求。
我会沮丧,会焦虑,但我也会继续往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