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一个阶段的写作练习,10天为一个阶段,不间断。
第一个10天,无主题自由书写。将每日所见记录下来,写出自己对这件事的所有看法想法,挑选其中最有感觉的想法写,找到支撑这种想法的理论,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写下今后的行动。
昨天读书读到晓萌老师的《韧性》,里面提到的“掌控感”非常吸引我。一个人的幸福感和意义感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掌控。通过创造“持续小赢”,逐步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喜欢一件事,并不必成为别人眼中的高手,只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我产生的想法有:要随时记录收集自己的小进步;要有意识的打造持续小赢事件;调整自己的目标,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看向自己的内心,你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选最后一个观点。
正文:
昨日读张晓萌老师的《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一书,里面有关于热爱的描述“热爱的驱动力是持续小赢的过程,深化美好的体验。喜欢一件事,并不是必然成为别人眼中的高手,只需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一点,能与别人多分享一点。”
的确,喜欢一件事始于心动的那一刻,但常常在自己的功利心当中失了兴味。
不弹古筝很久了,初学的时候源于小时候的乐器梦,看到那些演奏古筝的人,气定神闲优雅从容,便心生向往。开始学习之后发现,自己无法达到那样的境界,也没有练出厉害的曲子让人赞美,渐渐地也就不练了。
只因一心想着早日练成厉害的曲子,早日成为厉害的人物,我忘记了关注在练习过程中的美好体验,刚学会第一首曲子时,虽然简单,内心却是欢喜的。刚学会摇指的时候,内心是自豪的,因为那个技能是我认为不可能学会的,这些过程中的美好体验才是我应该关注的,而这才是热爱的原始驱动力。
任何一件事,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体验,如果只是专注功利性的目标,而忽略了美好体验,很快就会放弃。由此想到应试学习,如果父母老师只是一味强调要好好学,要考好大学,而没有带领孩子自己体会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的反叛、厌学也就很好理解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保护好自己的热情,不断关注自己做这件事时的美好体验,至于那个目标,只是追逐热爱路上的一个结果罢了,然而我们收获到的却是毕生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