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概要与重点:
1、说“目标+计划”比直接说“目标”比较好。
1)比如晒梦想、目标,缺乏路径和克服障碍意志的人说:“我要成为一个。。。样的人”
“从明天开始,我要”这样的梦想往往会获得很多赞赏,但是会减低你的行动力。
2)目标计划,比如“这一个月内,我们要开始每周运动3次”、“我要每天坚持。。。。”
一定要清晰的表明目标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大家的注意力才从仅仅让你放松的欣赏,变成有利于行动的社会监督。
启发:想起以前小时候自己许的愿望如“我要当xx家”,“我要成为有用的人”“我要成为有幽默的人”,现在看来这些目标、梦想过于高高在上,降低行动力。
不过今年改观了,我今年要说“我要读xx本书”“做xx篇读书笔记”这些比较具体目标计划。
2,有个很有意思的2个概念:
一个是心理学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塑造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少年,然后自己爱上她。心理学家认为,他人对一个人的期待,能塑造一个人。例如小时候被认为是“聪明”的学生的孩子真的会变成很聪明。
另一个是“锚定效应”,《思考,快与慢》中的作者让学生预估红杉树的高度:
第一组,
1,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比180英尺高吗?
2,你觉得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多高?
第二组,
1,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比1200英尺高吗?
2,你觉得世界上最高的红杉树多高?
第一组的平均答案是280英尺,第二组的是844英尺。
这也就是因为第一个问题定了一个锚,让大家思考这树高度在这个锚上下范围内。
所以另个概念连接起来:
他人的正向期待会改变你,当你公布目标的时候,他们的水平也锚定了你的水平。就如那一问题先定义红杉树高度一样,
例如你希望的目标是:一年之内工资增加一倍,想要每天学习1小时,主动接受新任务。
机关上班的伙伴说“想这个干吗,今晚火锅吗”你开始每天学习1小时后他们赞扬:好努力呀,。。。。你是不是要上天呀?
而超级个体的小伙伴听后说“为什么不是2倍,为什么不尝试新的领域,为什么不试创业”学习1小时很正常,试试路上也能抓紧时间试试平常再实践实践?
启发:皮格马利翁效应会让你自己或者他人对你自己产生期待,会塑造自己。
比如一起学习一样东西,你比他们有见识,那他们认为你很厉害,对你产生期待,那我肯定就不负众望,自然就会变得厉害起来,现在终于明白小时候“聪明的孩子”真的会变得聪明,因为别人认为你聪明,你自己也不自觉的认为自己聪明,于是自信起来,从而为了要保持这个“聪明”持续的付出努力,会更加自信,从而就更加“聪明”,不断的良心循环,成为大家眼中的“牛人”。
锚定效应告诉我们要选择比你自己或比平常小伙伴对你标准更高的人来评价我们。
比如我喜欢去博物馆,身边的同事就打趣说我去博物馆一周都去几次,所以告诉他们去博物馆的事情没有意义,应该寻找有共同兴趣,喜欢历史文化的人,
比如学习也一样的,我是没有告诉同事们我再学习,因为我知道,他们还处在舒适区,告诉他们了,他们真的会说“你是不是要飞上天了?”
3、对你有积极期待的人说。
向正能量能积极看待你,而且标准更高的人宣布目标,会形成社会监督和目标鼓励。不要在比你low的圈子里说。
4、目标,尤其是新目标,一定要行动一段时间完成评估后再说。
没有经验的新目标,先守口如瓶,行动一段时间后再说,因为前面的一段时间的行动仅仅是“试探性目标评估”
社会支持和监督系统不应该是你的主要驱动力,否则是为别人而活。
你需要的是用自己的动力跑起来,然后才是借力。“延迟满足感”本身是个好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