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一篇关于小时候淋雨的回忆,激起了不少友人的童年回忆,除了小时候淋雨,对于天气我还有更多的情思蕴藏在其中,无论是身处闹市亦是立于旷野之下,都会牵动我敏感的神经,不经意间这些已牢牢熔铸在我的记忆深处。
最初关于天气的理解还是源于小学二年级时,父亲从旧书摊上淘回来的几册《十万个为什么》,黑色的封皮很是经典,其中就有“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的解答,让我对于大气运动有了基本的了解,明白了原来空气无处不在竟是这样的其妙,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娱乐方式,所以这本书我看得格外认真仔细。
以至于多年以后,我初次接触气象专业,竟然用起了小学二年级的知识储备。当时因为工作关系,在气象台待过一段时间,每天的工作相当单调,就是观测记录天象,形成气象资料,觉得甚是乏味单调。
后来有机会去了湖南,坐着火车一路南下,看惯了北方的千里冰封,一觉醒来竟看到了处处青山绿水,心情也随着兴奋起来,尤其对丘陵间的红色泥土感慨不已,下了车便兴奋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周遭的景物人物,无不美妙生动,就连远处的行人也灵动不少,听着当地的方言只觉得婉转动听,甚是喜欢。
当然也正式开始了气象观测的系统学习,起初依旧是听着老师在课堂上的碎碎念,昏昏沉沉,但是一旦把大家放出去实操,那简直就像把咸鱼干丢进了山泉之中,瞬间活了过来。我们在楼后的空地看云,那些是低云,哪些是高云,好在衡阳的天气变化莫测,烈焰当空,一会乌云密布,正是学习气象的天然课堂。
我兴致冲冲地看着老师头顶的草帽,他皮肤黝黑,像极了一个田间老农,“老师,我可以戴一下吗?”老师大手一挥,“那个箱子里都是,你们自己去拿。”于是我飞扑过去挑了一顶最新的,用绳子系在下巴处,掏出自己黑色墨镜戴上,志得意满地来回踱步。
同学也是一样,纷纷戴上墨镜,双手叉腰,看着向远方,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感觉。顺着老师的手指方向,我看但远处的山上有一个白色足球形状的物体,那是一座观测站,里面有我们工作的同仁,远处楼房的位置是一坨棉花糖样子的云,那是淡积云,底部平坦,上面如同菜花状凸起,就是大家常说的筋斗云和古典装饰上祥云图案的由来,往右三个手掌位置已经开始发育起来的是浓积云……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