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周五下午,我有幸参加了亚运城小学四年级家长会及班级家长会。特别惊喜的是谢校长亲自为大家分享了教育方法,可见学校对本次家长会非常重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谢校长和老师们并没有过多强调学习成绩,而是重点在引导家长思考家庭教育问题,强调家校合作共建的重要性。会后,我对孩子的教育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一、面对孩子的教育时,有时感到特别焦虑。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表现优秀,而自家孩子有那么多缺点、老是犯同样的错误、感觉“优秀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因此难免在家中有唠叨、命令或打骂孩子的情况。四年级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父母的唠叨、命令和打骂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应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焦虑,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智发展。不要按照大人的逻辑认为“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应该放下家长身份,跟孩子沟通,让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现在的家长普遍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学习好了,就什么都好了。甚至孩子在被逼着学习,参加各种培训辅导班,导致吃饭的时间变短了,睡觉的时间也缩短了,甚至连走路休息的时间都被缩短了。孩子应该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不能只读死书,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做家务的时间、玩的时间。我们常说,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成绩好只能说明孩子在学校这套标准的评测下,暂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相比学习成绩,孩子的品德修养以及应对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三、家庭教育中,大人一定要达成统一意见,否则孩子将会无所适从。大人之间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一定要统一,并且及时互相通报,共同研究教育子女的问题,互相配合,彼此维护威信。如果有分歧和不同的看法时,不可以当着子女的面争论。
四、家庭环境要营造读书的氛围。不要老是怪孩子喜欢看电视、喜欢看手机。首先家长要改变自己,不要回家就老爱看手机。想一想家中书柜大、还是看电视的客厅大?我们能不能把客厅变成书厅?想一想自己还看书吗?一年看了多少本书?作为家长要时刻反省自己,孩子的好习惯培养要由家长做起。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首先从家长自身改变开始。最好的教育除了用心的陪伴,还要以身作则。父母要致力于给孩子做人生的榜样。
五、工作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如果因为工作而不能照顾家庭和孩子,那工作就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影响孩子成长因素离不开家长和学校。为了孩子一生不要留遗憾,家长再忙也不要错过孩子成长的陪伴,家长与学校老师共同努力、共同协作,为爱而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家长,要与老师、家长间多沟通,努力学习育人的理念和方法,避免盲目焦虑。
感谢学校精心安排,感谢校长为家长上了一堂宝贵的育儿课,感谢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了孩子的学校情况。使我们能停下来反思过去教育孩子的得失,让我们从自然型家长逐步成长为智慧性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