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信誉靠什么?不是靠卖药,不是靠自我吹嘘,而是靠医术,靠服务,靠病人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有发言权的,能说出一二。可能是一鳞半爪、挂一漏万,也可能是以偏概全、妄下评论,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病人的真实感受。
我对阜外医院有好的印象,不光是因为它救我一命,还因为它能以病人为主,以治病为目标,以服务为职责。这些事情,虽然是小事,但可以证明医院的宗旨。
从胸内科到胸外科,从介入到搭桥,本来距离很近,无需多少联络与周折,可对我们普通病人来说,这个距离显得很长很长,病人无能为力,只能听从摆布和耐心等待。我从胸内科到胸外科,从介入到搭桥,个人一点儿也没费劲,都是医院做的,很顺畅,很及时。11月15日做得介入手术,11月19日做得搭桥手术,5天做了两个手术,中间只隔了3天,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背景,也没找任何人,完全是医院安排的。
手术固然重要,手术后的护理也很重要。可惜后者,往往被轻视,造成伤口感染,出现并发症,还可能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重视手术后的护理,是阜外医院一大特征。我搭桥手术后,先到的重症监护室。这里既严格又细致,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护理办法,从枕头的高低到饮水量的大小,从病人的苏醒到服药、进食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记录。手术后我的病房很自然地被调到阳面,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我在住院的32天中,换过5个病房,这种变化都是医院根据病情而安排的。
我到协和医院看病,最发愁的是如何让大夫看到我过去的病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办法,还是发愁。通常情况下,别的医院想看看病历都很难,何况要把病历带出大门呢。晚上,一名护士走进病房,把一个塑料夹子放在我的床上,说:“这是你的病历,明天看病时用得着,少的材料我又复印了一份。”说完就走了,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我和妻子都很感动。
我试图从这些小事中说出自己的感受,一个病人的体会,还有许多事、许多人,我都会记住的,都会激励我走好今后每一段的路程。
12月10日出院时,前两天下了一场小雪,我担心路面湿滑,影响按时出院回家。实际尽可放心,马路上早已干干净净,只有屋顶上还能看到下过雪的痕迹。
走出医院时,我又回头看了看住院部的大楼。,也许是触景生情,回忆起了33年前第一次告别这座城市的情景。我的大学生活是在这里度过的,它给了我做人的准则,给了我知识、力量,给了我勇气和坚忍。毕业后,我带着行李和上学用的全部家当,坐上出租三轮到了火车站。在北京的5年间,我只在1964年5月1日高中班同学聚会时到过颐和园,其他名胜古迹我都没去过。在天津工作的30年中,我多次来北京,但多是当天来当天回,来去匆忙,办完事就赶回去,也没去过别的地方。有人问我:你后悔吗?我回答:这不叫后悔,这叫遗憾。那时,有很多学生都留下了这种遗憾。
现在,我真想到处走走,多看几处名胜古迹。说这是一种补偿也好,一种怀旧也好,一种时尚也好,都没关系,反正这是我的一个心愿。但眼下……我又看了看医院的大门,自己安慰自己,以后会有这种机会的。在医院的门口,我第二次告别了这座城市,上了车,驶向回家的路上。
回到家里,邻居来看望,笑着对我说:“你行啊,又是中风,又是开胸,双重考验,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受了,这回更成熟了。”就是这样“成熟”的人,突然有一天,对家人说:“我想哭,想大哭一场。”全家人都惊呆了,妻子赶忙过来,拉着我的衣角说:“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说出来就好了。”我摇了摇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想哭。”我的确没有委屈的事,也没有伤心落泪的难题,就是想哭,而且越来越强烈,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而且想控制都没办法。妻子马上抄起电话,向阜外医院求助。医院讲:这是手术后的一种反应,让病人哭出来就没事了,不用紧张。妻子放下电话,跟孩子嘀咕几句,转身对我说:“想哭你就哭,没人笑话。”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平生第一次当着别人的面掉泪。哭过之后,果然好了,哭的想法再也没有了。
到现在我都奇怪,当时为什么会想大哭一场?手术后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好像不哭出来就有灭顶之灾,只有哭出来才能自救。刚才还好好的,又说又笑,变得真快,立刻放声大哭,像是受了委屈,叫人好可怜。大哭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理智,一切都正常了。仔细想想,不禁好笑,我甚至跟自己说:“这种事呀,是小孩该干的,怎么会是一个60岁的人做的事呢?”
这次通话,是与阜外医院的第一次联系,这种联系一直保持到今天。每年到心脏搭桥这一天,我就给大夫寄去一束鲜花或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2008年11月19日,我在信中写道:“……只要我的头脑还清醒,会记住你们让我拥有今天、拥有未来……”2009年11月19日,我让孩子在网上给大夫寄去一束鲜花,并发了一个短信:大夫的恩情我将铭刻在心中。
我这么做了,心里踏实些,不光是北京阜外医院,对其他医院和其他人也是这样,凡是帮助过我的人,我都会记住他们的。知恩感恩,感谢别人,激励自己,已经成了我做人的准则。
网友评论